【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口盖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口盖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充电口盖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与外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安装不便,成本高,并且螺钉外漏,当充电口盖在潮湿环境下长期使用时,螺钉帽易锈蚀,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充电口盖的外观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口盖,内板和外板之间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相连,不必采用螺钉,成本低,可在潮湿环境下长期使用,同时,可通过第一视窗口观测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是否处于卡接位置,便于检测内板与外板之间是否装配到位,有利于提高内板和外板之间的装配效率。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充电口盖的电动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口盖,包括:内板,所述内板具有一侧敞开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外板,所述外板封盖所述容纳空间的敞开侧,所述外板的与所述容纳空间正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卡接部,在卡接位置、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板(1),所述内板(1)具有一侧敞开的容纳空间(a),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1);/n外板(2),所述外板(2)封盖所述容纳空间(a)的敞开侧,所述外板(2)的与所述容纳空间(a)正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卡接部(21),在卡接位置、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卡接;/n其中,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用于观测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1)是否处于卡接位置的第一视窗口(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1),所述内板(1)具有一侧敞开的容纳空间(a),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1);
外板(2),所述外板(2)封盖所述容纳空间(a)的敞开侧,所述外板(2)的与所述容纳空间(a)正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卡接部(21),在卡接位置、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卡接;
其中,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用于观测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1)是否处于卡接位置的第一视窗口(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1)设在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底壁上且突出于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底壁,所述第二卡接部(21)突出于所述外板(2)的面对所述容纳空间(a)的表面,在所述外板(2)的安装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部(21)的上游侧面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下游侧面抵接;
其中,所述外板(2)的安装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所述卡接位置、所述外板(2)与所述内板(1)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板(2)的安装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上游侧面为第一导向斜面(111),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11)朝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底壁的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板(2)的安装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部(21)的下游侧面为第二导向斜面(211),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11)朝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底壁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窗口(b)设在所述内板(1)上且与所述容纳空间(a)连通,在所述外板(2)的安装方向上,所述第一视窗口(b)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下游,在所述卡接位置、所述第一视窗口(b)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a)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扣(12),所述外板(2)的与所述容纳空间(a)正对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22),在所述卡接位置、多个所述第一卡扣(12)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扣(22)一一对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盖(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扣(12)分成两组第一卡扣组,每组所述第一卡扣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扣(12),两组所述第一卡扣组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两组所述第一卡扣组分别邻近所述容纳空间(a)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设置;
其中,在所述卡接位置、所述外板(2)与所述内板(1)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外板(2)的安装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星,周建明,房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