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兴强专利>正文

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45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在卷收器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棘轮,在锁止棘轮外侧的卷收器一侧设置有罩住锁止棘轮的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感应座,在感应座上设置有感应球和感应臂,感应座包括感应座体、卡块和连接感应座体和卡块的连接体,感应座体、连接体和卡块一体成型,在感应座体上端两侧设置有插入到感应臂两侧的销孔内的柱销,在感应座体上设置有放置感应球的弧形球窝,在壳体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配合固定卡块的卡槽,卡槽与卡块过盈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克服传统的车感装置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快速安装车感装置、且车感装置固定更为牢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
本技术所涉及车辆安全带
,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
技术介绍
车感装置在车辆安全带卷收器上能够实现加速度锁止和角度倾斜锁止功能,是安全带保护乘员最基础的功能。实现以上功能是依靠感应球受重力保持在感应座的弧形球窝中,当车辆加速度或倾角超过规定限值,感应球发生滚动从而触发卷收器锁止功能,因此车感装置的感应部分应该始终处于铅垂状态,而由于不同车型对安全带安装位置各有不同,所以需要不同角度的车感装置来满足安装角度要求。目前,车感装置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为专用结构设计,由于最初车型较少,车感装置通常将感应部分与固定部分设计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保证结构紧凑,但是当车型越来越多所需的车感装置角度种类大量增加,此时模具数量也就成倍增加,这样导致在数据管理,模具管理,模具成本,零件成本,生产周期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第二种,为通用结构设计,即使用同一种车感装置与固定座通过等分的齿槽对应啮合从而实现不同的安装角度,这种设计虽然能实现多种安装角度,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由于安装部分结构不能过大因而无法布置每一种角度,只能采用圆形等分布置,如每10度为一个刻度,而当需要其它角度时就无法满足。其次,由于角度布置结构较小,工人无法快速识别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出错概率,而采用自动化设备又无疑会增加大量的生产成本,显然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加工、且能够加工出实现卷收器不同安装角度需求的具有不同旋转角度的车感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在卷收器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棘轮,在锁止棘轮外侧的卷收器一侧设置有罩住锁止棘轮的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感应座,在感应座上设置有感应球和感应臂,感应座包括感应座体、卡块和连接感应座体和卡块的连接体,感应座体、连接体和卡块一体成型,在感应座体上端两侧设置有插入到感应臂两侧的销孔内的柱销,在感应座体上设置有放置感应球的弧形球窝,在壳体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配合固定卡块的卡槽,卡槽与卡块过盈装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感应臂上设置有与弧形球窝配合对感应球进行装配的圆弧形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卡槽的卡入口的三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引导倒角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卡槽内设置有数条三角筋。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感应座体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卡块左侧面的边部设置有凸起的边框,边框内侧形成了空白区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感应座分为卡块、连接体和感应座体三个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便于加工出不同偏转角度的感应座体,以便于满足卷收器不同安装角度的需求,采用这种结构的车感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更换不同模具镶件就可以实现生产出所需要的偏转一定角度的感应座体,不需要更换整个模具,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卡块边部设置有凸起的边框,边框内侧形成了空白区域,该区域用于标注对应的角度,便于识别,在壳体上设置有卡槽,在卡槽的卡入口处设置的引导倒角面便于快速的安装卡块,在安装卡块时三角筋的尖端发生形变,从而能够更牢固的固定感应座。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克服传统的车感装置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技术具有能够快速安装车感装置、且车感装置固定更为牢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部分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壳体与感应座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一种感应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种感应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三种感应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种感应座立体图。图7是感应座与壳体装配图。图8是加强筋板示意图。其中:1-卷收器,2-锁止棘轮,3-壳体,31-卡槽,311-引导倒角面,312-三角筋,4-感应座,41-感应座体,411-柱销,412-加强筋板,42-卡块,421-边框,422-空白区域,43-连接体,5-感应球,6-感应臂,61-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强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8所示,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1,在卷收器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棘轮2,在锁止棘轮2外侧的卷收器1一侧设置有罩住锁止棘轮2的壳体3,壳体3通过螺丝固定在卷首器1上,在壳体3内安装有感应座4,在感应座4上设置有感应球5和感应臂6,感应座4包括感应座体41、卡块42和连接感应座体41和卡块42的连接体43,感应座体41、连接体43和卡块42一体成型,在感应座体41上端两侧设置有插入到感应臂6两侧的销孔61内的柱销411,在感应座体41上设置有放置感应球5的弧形球窝,在感应臂6上设置有与弧形球窝配合对感应球5进行装配的圆弧形槽,当车感装置相对旋转时可以始终保持与锁止棘轮的间隙均匀,在感应座体41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412,能够使感应座体41的结构更为稳定,在壳体3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配合固定卡块42的卡槽31,卡槽31与卡块42过盈装配。在卡槽31的卡入口的三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引导倒角面311,引导倒角面311便于快速、且准确的将卡块42装配到卡槽31内,在卡槽31内设置有数条三角筋312,在装配卡块42时三角筋312的尖端可产生形变,能够使卡块42固定的更为牢固,在卡块42左侧面的边部设置有凸起的边框421,边框421内侧形成了空白区域422,空白区域422可以进行角度标记,便于安装人员识别。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克服传统的车感装置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技术具有能够快速安装车感装置、且车感装置固定更为牢固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1),在所述卷收器(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棘轮(2),在所述锁止棘轮(2)外侧的所述卷收器(1)一侧设置有罩住所述锁止棘轮(2)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内安装有感应座(4),在所述感应座(4)上设置有感应球(5)和感应臂(6),所述感应座(4)包括感应座体(41)、卡块(42)和连接所述感应座体(41)和所述卡块(42)的连接体(43),所述感应座体(41)、连接体(43)和所述卡块(42)一体成型,在所述感应座体(41)上端两侧设置有插入到所述感应臂(6)两侧的销孔(61)内的柱销(411),在所述感应座体(41)上设置有放置所述感应球(5)的弧形球窝,在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配合固定所述卡块(42)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与所述卡块(42)过盈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新型车感装置的车辆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1),在所述卷收器(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棘轮(2),在所述锁止棘轮(2)外侧的所述卷收器(1)一侧设置有罩住所述锁止棘轮(2)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内安装有感应座(4),在所述感应座(4)上设置有感应球(5)和感应臂(6),所述感应座(4)包括感应座体(41)、卡块(42)和连接所述感应座体(41)和所述卡块(42)的连接体(43),所述感应座体(41)、连接体(43)和所述卡块(42)一体成型,在所述感应座体(41)上端两侧设置有插入到所述感应臂(6)两侧的销孔(61)内的柱销(411),在所述感应座体(41)上设置有放置所述感应球(5)的弧形球窝,在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配合固定所述卡块(42)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与所述卡块(42)过盈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强
申请(专利权)人:吴兴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