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转动惯量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33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肢转动惯量测定装置,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二边上的夹具支撑臂,转动惯量测试系统,旋转夹具,红外测试装置,旋转夹具置于二个夹具支撑臂中间,定位转轴从夹具支撑臂两端同时拧入并与旋转夹具活动连接,使旋转夹具可绕定位转轴旋转,支撑臂左下方设置红外测试装置,红外测试装置位于旋转夹具处于平衡状态的最低平面上,用于测量假肢和假肢固定架的摆动周期,并将测量的参数输入转动惯量测试系统,测得假肢绕任一轴转动的转动惯量,同时将结果实时显示和保存。该装置测量便捷、准确,精度满足使用要求,是一个兼具测试、研发双重功能的实验平台。同样的测量原理,可推广到其它形式复杂物体的转动惯量测定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动惯量测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假肢转动惯 量的测定装置。 #胃駄现有的关于假肢产品的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假肢的加工质量。在国 内假肢行业中,对假肢转动惯量进行测定的装置还处于空白状态。每个下肢残疾的患者都希望能够有真正适合自己的假肢,个性化 生产是今后假肢发展的必然趋势。下肢假肢主要是围绕保证稳定性、 改善步态和减少体力消耗研究发展的,使用者在路面行走是人机环境 一体化的动态过程,对该系统的动力学研究是改善步态和提高假肢对 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人体惯性是人体保持自身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人体下肢惯性的特征量是指人体下肢整体及环节的质量、质心位置、 转动惯量及转距等在人体正常运动过程中对人体起到改变行走的步 态的基本变量。转动惯量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假肢惯性特征量参数, 对其进行测量并结合其它参数在下肢假肢的生物力学简化模型下开 展动力学分析,对于有效地对下肢假肢作出一个合理的功能评价具有 重要意义。因此研发一种假肢转动惯量的测量工具,对假肢的整个性 能评价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个性化假肢的研制和开发 提供了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测量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肢转动惯量测定装置,包括支座(3),固定在支座二边上的夹具支撑臂(2),转动惯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夹具(1),红外测试装置(4),所述旋转夹具(1)置于二个夹具支撑臂(2)中间,定位转轴(5)从夹具支撑臂(2)两端同时拧入并与旋转夹具(1)活动连接,使旋转夹具(1)可绕定位转轴(5)旋转,夹具支撑臂(2)左下方设置红外测试装置(4),红外测试装置(4)位于旋转夹具(1)处于平衡状态的最低平面上,用于测量假肢和假肢固定架的摆动周期,并将测量的参数输入转动惯量测试系统,测得假肢绕任一轴转动的转动惯量,同时将结果实时显示和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坡赵改平顾媛郭丹沈力行唐建光李萌徐萌周瑜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