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28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包括涤纶面料主体,所述涤纶面料主体由涤纶纤维层A、PP无纺布A、TPU薄膜、PP无纺布B和涤纶纤维层B粘接复合而成,所述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一侧涂喷银离子抗菌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同时PP无纺布A、TPU薄膜和PP无纺布B又能组成防水透气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具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效果,通过银离子抗菌剂,可加强涤纶面料主体的使用卫生,防止涤纶面料主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专利号CN201721386546.0公布了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其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垂直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由高分子型导电纤维和涤纶纤维以1:1的比例排列而成,实现面料抗静电功能,高分子型导电纤维采用聚苯胺导电纤维,这里的聚苯胺导电纤维和涤纶纤维均为低缩率材料,在水洗后不容易发生缩水,面料基层外侧设有透气层,透气层包括呈直线分布的多个蜂窝状吸附棉和呈直线分布的多个蜂窝状透气孔,蜂窝状吸附棉内分布有活性炭,在增加透气性能的同时可以吸附一定量的细菌物质,里层表面设有与蜂窝状透气孔对应的圆形透气孔,进一步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性。传统的涤纶面料在使用时,1)、自身不具有抗静电效果,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2)、同时传统的涤纶面料自身又不具有防水效果,进而降低了其自身的使用范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由于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同时PP无纺布A、TPU薄膜和PP无纺布B又能组成防水透气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具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效果,通过银离子抗菌剂,可加强涤纶面料主体的使用卫生,防止涤纶面料主体滋生细菌。r>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主体,所述涤纶面料主体由涤纶纤维层A、PP无纺布A、TPU薄膜、PP无纺布B和涤纶纤维层B粘接复合而成,所述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一侧涂喷银离子抗菌剂。可选的,所述涤纶纤维层A底部表面粘接有PP无纺布A,所述PP无纺布A底部表面粘接有TPU薄膜。可选的,所述TPU薄膜底部表面粘接有PP无纺布B,所述PP无纺布B底部表面粘接有涤纶纤维层B。可选的,所述PP无纺布A和PP无纺布B表面均粘接有抗拉纤维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涤纶纤维层A、PP无纺布A、TPU薄膜、PP无纺布B和涤纶纤维层B,可粘接复合而成涤纶面料主体,由于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同时PP无纺布A、TPU薄膜和PP无纺布B又能组成防水透气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具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效果。2、并且抗拉纤维丝又能防止PP无纺布A和PP无纺布B拉伸损坏,进而能够保护TPU薄膜的使用安全,通过涤纶纤维层A和涤纶纤维层B,既能保护内部的功能层,又能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通过银离子抗菌剂,可加强涤纶面料主体的使用卫生,防止涤纶面料主体滋生细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的涤纶面料主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的抗拉纤维丝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面料主体;2、涤纶纤维层A;3、PP无纺布A;4、TPU薄膜;5、PP无纺布B;6、涤纶纤维层B;7、抗静电剂;8、银离子抗菌剂;9、抗拉纤维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主体1,所述涤纶面料主体1由涤纶纤维层A2、PP无纺布A3、TPU薄膜4、PP无纺布B5和涤纶纤维层B6粘接复合而成,所述涤纶面料主体1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7,所述抗静电剂7一侧涂喷银离子抗菌剂8。其中,由于涤纶面料主体1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7,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1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同时PP无纺布A3、TPU薄膜4和PP无纺布B5又能组成防水透气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1具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效果,通过银离子抗菌剂8,可加强涤纶面料主体1的使用卫生,防止涤纶面料主体1滋生细菌。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所述涤纶纤维层A2底部表面粘接有PP无纺布A3,所述PP无纺布A3底部表面粘接有TPU薄膜4。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所述TPU薄膜4底部表面粘接有PP无纺布B5,所述PP无纺布B5底部表面粘接有涤纶纤维层B6。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所述PP无纺布A3和PP无纺布B5表面均粘接有抗拉纤维丝9。其中,通过抗拉纤维丝9又能防止PP无纺布A3和PP无纺布B5拉伸损坏,进而能够保护TPU薄膜4的使用安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通过涤纶纤维层A2、PP无纺布A3、TPU薄膜4、PP无纺布B5和涤纶纤维层B6,可粘接复合而成涤纶面料主体1,由于涤纶面料主体1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7,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1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同时PP无纺布A3、TPU薄膜4和PP无纺布B5又能组成防水透气层,从而能够使得涤纶面料主体1具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效果,并且抗拉纤维丝9又能防止PP无纺布A3和PP无纺布B5拉伸损坏,进而能够保护TPU薄膜4的使用安全,通过涤纶纤维层A2和涤纶纤维层B6,既能保护内部的功能层,又能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通过银离子抗菌剂8,可加强涤纶面料主体1的使用卫生,防止涤纶面料主体1滋生细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主体1、涤纶纤维层A2、PP无纺布A3、TPU薄膜4、PP无纺布B5、涤纶纤维层B6、抗静电剂7、银离子抗菌剂8和抗拉纤维丝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并且上述电器元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灵活的选取、安装并完成电路调试,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要求。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面料主体,所述涤纶面料主体由涤纶纤维层A、PP无纺布A、TPU薄膜、PP无纺布B和涤纶纤维层B粘接复合而成,所述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一侧涂喷银离子抗菌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面料主体,所述涤纶面料主体由涤纶纤维层A、PP无纺布A、TPU薄膜、PP无纺布B和涤纶纤维层B粘接复合而成,所述涤纶面料主体表面涂喷有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一侧涂喷银离子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低缩率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层A底部表面粘接有PP无纺布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兴磊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