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28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双面绒面料的两面分别为单面摇粒绒层(1)和单面绒布层(6),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和所述单面绒布层(6)之间从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往所述单面绒布层(6)方向依次复合有抗菌层(2)、保温层(3)、防风层(4)、防水透气层(5)。本复合双面绒面料的绒毛细度低,还具有弹性,柔软温和,皮肤对其触感更佳。复合防风层和防水透气层,解决了市场双面绒面料不挡风、不防水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层保温层,多种保温材料的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
本技术涉及服装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
技术介绍
双面绒布两面均有绒毛,绒布上表面具有厚实的绒毛,其立体感强,手感好,穿着温暖舒适。市场上的双面绒面料一般将两单面绒布直接复合,为使面料有不同的手感,两面分别采用摇粒绒和舒棉绒。在静态空气下,该双面绒面料有较高的保暖性,但在流动空气下,特别是大风天气,其保暖性能不佳。而且,不适合应用在潮湿天,其绒毛受潮穿着不舒适,保暖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可以有效防风防水,并且,保暖性也比市场上的双面绒面料更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双面绒面料的两面分别为单面摇粒绒层和单面绒布层,所述单面摇粒绒层和所述单面绒布层之间从所述单面摇粒绒层往所述单面绒布层方向依次复合有抗菌层、保温层、防风层、防水透气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抗菌层、防风层之间通过PUR热熔胶点状复合,所述单面摇粒绒层未起绒面与所述抗菌层、所述防风层与所述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与所述单面绒布层未起绒面的层与层之间通过水性胶复合。保温层为无纺布,其空气/纤维占比数值高,锁住空气禁止流动来提高保暖性;由于其为无纺布,所以用PUR热熔胶和抗菌层、防风层点状复合更为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单面摇粒绒层的绒毛和所述单面绒层的绒毛均为经编织物,且用75D144f涤纶圆孔弹丝为原料起绒;所述防风层采用的纤维原料为涤纶,所述防水透气层原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经编摇粒绒的起绒纱线复丝多,绒毛柔性越佳,弹性涤纶给皮肤的感觉更舒适;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薄膜有很好的防水性,阻止水向内的进一步扩散,同时其还拥有透气性,可以将内部的水汽向外排放。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保温层、防风层复合后再用缝线“井”字形缝合,缝线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保温层为无纺布,用缝线将无纺布、抗菌层、防风层再次复合,提高牢度,防止保温层出现拉丝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针刺羊毛毡或中空棉针刺布,其厚度为2-3毫米,并且带有穿孔。保温层的穿孔,可以提高空气流通,提升透气性,且对保温效果影响不大。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直径为0.05-0.3毫米,在所述保温层上“井”字形排布,间隔为1-2厘米。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包括蓄热层和保暖层;所述保暖层采用中空棉制成,所述蓄热层采用发热纤维制成。蓄热层吸收人体皮肤的汗液湿气产生热量,在寒冷的天气保温极为有效。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层叠合在所述蓄热层两侧,所述保温层厚度为3-4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复合双面绒面料的绒毛细度低,还具有弹性,柔软温和,皮肤对其触感更佳。复合防风层和防水透气层,解决了市场双面绒面料不挡风、不防水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层保温层,多种保温材料的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表示实施例一的本技术截面图;图2表示实施例二的本技术截面图;图3表示实施例三的本技术截面图;图中标号:1-单面摇粒绒层;2-抗菌层;3-保温层;4-防风层;5-防水透气层;6-单面绒布层;31-穿孔;311-保暖层;312-蓄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考附图1,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其两面分别为单面摇粒绒层1和单面绒布层6,单面摇粒绒层1和单面绒布层6之间从单面摇粒绒层1往单面绒布层6方向依次复合有抗菌层2、保温层3、防风层4、防水透气层5;保温层3与抗菌层2、防风层4之间通过PUR热熔胶点状复合,单面摇粒绒层1未起绒面与抗菌层2、防风层4与防水透气层5、防水透气层5与单面绒布层6未起绒面的层与层之间通过水性胶复合。保温层3为无纺布,其空气/纤维占比数值高,锁住空气禁止流动来提高保暖性;由于其为无纺布,所以用PUR热熔胶和抗菌层2、防风层4点状复合更为可靠。进一步地:单面摇粒绒层1的绒毛和单面绒层的绒毛均为经编织物,且用75D144f涤纶圆孔弹丝为原料起绒;防风层4采用的纤维原料为涤纶,防水透气层5原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经编摇粒绒的起绒纱线复丝多,绒毛柔性越佳,弹性涤纶给皮肤的感觉更舒适;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薄膜有很好的防水性,阻止水向内的进一步扩散,同时其还拥有透气性,可以将内部的水汽向外排放。进一步地:抗菌层2、保温层3、防风层4复合后再用缝线“井”字形缝合,缝线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保温层3为无纺布,用缝线将无纺布、抗菌层2、防风层4再次复合,提高牢度,防止保温层3出现拉丝的情况。实施例二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保温层3为针刺羊毛毡或中空棉针刺布,其厚度为2-3毫米,并且带有穿孔31。保温层3的穿孔31,可以提高空气流通,提升透气性,且对保温效果影响不大。进一步地:穿孔31直径为0.05-0.3毫米,在保温层3上“井”字形排布,间隔为1-2厘米。实施例三参考附图3,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保温层3包括蓄热层312和保暖层311;保暖层311采用中空棉制成,蓄热层312采用发热纤维制成。蓄热层312吸收人体皮肤的汗液湿气产生热量,在寒冷的天气保温极为有效。进一步地:保暖层311叠合在蓄热层312两侧,保温层3厚度为3-4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复合双面绒面料的绒毛细度低,还具有弹性,柔软温和,皮肤对其触感更佳。复合防风层和防水透气层,解决了市场双面绒面料不挡风、不防水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层保温层,多种保温材料的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与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双面绒面料的两面分别为单面摇粒绒层(1)和单面绒布层(6),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和所述单面绒布层(6)之间从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往所述单面绒布层(6)方向依次复合有抗菌层(2)、保温层(3)、防风层(4)、防水透气层(5);所述保温层(3)与所述抗菌层(2)、防风层(4)之间通过PUR热熔胶点状复合,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未起绒面与所述抗菌层(2)、所述防风层(4)与所述防水透气层(5)、所述防水透气层(5)与所述单面绒布层(6)未起绒面的层与层之间通过水性胶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双面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双面绒面料的两面分别为单面摇粒绒层(1)和单面绒布层(6),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和所述单面绒布层(6)之间从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往所述单面绒布层(6)方向依次复合有抗菌层(2)、保温层(3)、防风层(4)、防水透气层(5);所述保温层(3)与所述抗菌层(2)、防风层(4)之间通过PUR热熔胶点状复合,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未起绒面与所述抗菌层(2)、所述防风层(4)与所述防水透气层(5)、所述防水透气层(5)与所述单面绒布层(6)未起绒面的层与层之间通过水性胶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面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摇粒绒层(1)的绒毛和所述单面绒层的绒毛均为经编织物,且用75D144f涤纶圆孔弹丝为原料起绒;所述防风层(4)采用的纤维原料为涤纶,所述防水透气层(5)原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凯达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