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7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属于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柱、动模和压杆,所述动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下端吸附固定有加工产品,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固定有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柱,通过在旋转调节座使螺纹杆伸出套筒或者收进套筒中这样改变连接柱的整体高度,方便压杆进行下压,提高加工产品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压杆内部设置冷却腔,通过进水口进入冷却水,冷却水顺着冷却腔循环从出水口排出,使杆体对加工产品表面降温,使加工产品冷却回弹性降低,方便进行产品的整形,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自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并执行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汽车产销量、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市场集中度均有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汽车工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要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并具有指导意义的产业政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结构上存在连接柱固定式无法调节,造成压杆使用受限,且压杆结构简单,无法对产品降温进行降温,对于整形帮助小,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柱可调节,压杆可降温,使用便携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包括连接柱、动模和压杆,所述动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下端吸附固定有加工产品,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固定有压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旋转座、调节座、套筒和螺纹杆,其中,所述吸盘的上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和套筒的内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有旋转座。优选的,所述压杆包括进水口、杆体、冷却腔和出水口,其中,所述杆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所述杆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杆体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调节座与套筒转动连接固定,所述螺纹杆与调节座螺纹啮合转动,所述旋转座与螺纹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腔的一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腔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腔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进水口与外部水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柱,通过在旋转调节座使螺纹杆伸出套筒或者收进套筒中这样改变连接柱的整体高度,方便压杆进行下压,提高加工产品的使用范围;2、本技术在压杆内部设置冷却腔,通过进水口进入冷却水,冷却水顺着冷却腔循环从出水口排出,使杆体对加工产品表面降温,使加工产品冷却回弹性降低,方便进行产品的整形,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板;2、连接柱;21、旋转座;22、调节座;23、套筒;24、螺纹杆;3、动模;4、吸盘;5、加工产品;6、压杆;61、进水口;62、杆体;63、冷却腔;64、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包括连接柱2、动模3和压杆6,动模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连接板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柱2,连接柱2的下端连接有吸盘4,吸盘4的下端吸附固定有加工产品5,连接板1的中间固定有压杆6。连接柱2包括旋转座21、调节座22、套筒23和螺纹杆24,其中,吸盘4的上端固定有套筒23,套筒23的上端固定有调节座22,调节座22和套筒23的内部固定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上端固定有旋转座21,为了方便进行调节,调节座22与套筒23转动连接固定,螺纹杆24与调节座22螺纹啮合转动,旋转座21与螺纹杆24转动连接。压杆6包括进水口61、杆体62、冷却腔63和出水口64,其中,杆体6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63,杆体6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61,为了方便冷却,冷却腔63设置为U型结构,进水口61与外部水泵连接,杆体62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4,为了方便进行冷却,冷却腔63的一端与进水口61连接,冷却腔63的另一端与出水口64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将整形机构安装在合适位置,通过在旋转调节座22使螺纹杆24伸出套筒23或者收进套筒23中这样改变连接柱2的整体高度,方便压杆6进行下压,提高加工产品5的使用范围,吸盘4将刚加工的加工产品5吸附固定,压杆6在外部的机械手作用下而下压,将要回弹变形的产品4并压紧固定,通过进水口61进入冷却水,冷却水顺着冷却腔63循环从出水口64排出,使杆体62对加工产品5表面降温,使加工产品5冷却回弹性降低,方便进行产品的整形,使用便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包括连接柱(2)、动模(3)和压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下端连接有吸盘(4),所述吸盘(4)的下端吸附固定有加工产品(5),所述连接板(1)的中间固定有压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包括连接柱(2)、动模(3)和压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下端连接有吸盘(4),所述吸盘(4)的下端吸附固定有加工产品(5),所述连接板(1)的中间固定有压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包括旋转座(21)、调节座(22)、套筒(23)和螺纹杆(24),其中,所述吸盘(4)的上端固定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上端固定有调节座(22),所述调节座(22)和套筒(23)的内部固定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的上端固定有旋转座(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塑件模内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6)包括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杰汽车塑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