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54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8
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调谐光源与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光电探测器和可调谐光源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在设备中设置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当反射光经过环形器传送到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对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进行检测得出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的序列特征,从而获取对应的设备,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光纤领域,尤其是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电子设备的识别主要依靠电子信号进行识别,在电磁干扰下容易出现识别错误的问题。申请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本申请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所述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所述可调谐光源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可调谐光源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在设备中设置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当反射光经过环形器进入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对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以获取对应的设备,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进一步,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栅。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以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栅进行排序生成,使得生成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具有唯一性。进一步,每两个所述光栅的光栅间距相同。同一个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以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栅按照相同的光栅间距进行排序生成,使得生成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具有唯一性。进一步,所述光栅间距大于光栅的长度除以光栅的数量,且小于光栅的长度乘以光栅的数量,能避免相邻两个光栅相互干扰。进一步,还包括通信管理设备和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通信管理设备、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设备连接。通信管理设备能够通过波分复用器完成与设备间通信,其中设备的对应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主控模块进行获取。进一步,所述设备还包括滤波器、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以及设备主体,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滤波器、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以及设备主体依次连接。输入滤波器的信号包括通信波以及识别波,滤波器能够对通信波的波长段与识别波的波长段进行隔离,滤波器能够使通信波的波长段,且能够过滤识别波的波长段,使得设备主体能够接收到有用的通信波。进一步,所述可调谐光源为窄带可调谐光源。可调谐光源可采用窄带可调谐激光器,窄带可调谐激光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改变激光输出波长。进一步,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具有放大功能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由于反射光可能较弱,因此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对反射光的信号进行放大。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识别方法,应用于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所述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所述可调谐光源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可调谐光源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所述可调谐光源输出光波;控制所述光电探测器检测所述光波经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发射回来的反射光强;根据所述光波的反射光强和反射时间得出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的序列特征;根据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的序列特征识别出对应的设备。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在设备中设置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当反射光经过环形器进入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对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的序列特征可以获取对应的设备,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进一步,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栅,每两个所述光栅的光栅间距相同,所述光栅间距大于光栅的长度除以光栅的数量,且小于光栅的长度乘以光栅的数量。同一个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以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栅按照相同的光栅间距进行排序生成,使得生成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具有唯一性,光栅的长度设置能避免相邻两个光栅相互干扰。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识别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控制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控制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识别方法。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在设备中设置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当反射光经过环形器进入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对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进行识别,识别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识别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的序列特征可以获取对应的设备,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识别方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系统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系统的设备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识别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目前,现有电子设备的识别主要依靠电子信号进行识别,在电磁干扰下容易出现识别错误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调谐光源与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光电探测器和可调谐光源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在设备中设置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当反射光经过环形器传送到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对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的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以获取对应的设备,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110、可调谐光源120、环形器130、设备140和光电探测器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所述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所述可调谐光源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可调谐光源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所述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所述可调谐光源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可调谐光源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光栅的光栅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间距大于光栅的长度除以光栅的数量,且小于光栅的长度乘以光栅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管理设备和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通信管理设备、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滤波器、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以及设备主体,所述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所述滤波器、所述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以及所述设备主体依次连接。


7.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君薛鹏白金刚毛志松邬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