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28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包括:驱动半轴,驱动半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轮毂轴承法兰盘,轮毂轴承法兰盘内限定有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腔体,轮毂轴承法兰盘套设在第二连接部上,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轮毂轴承法兰盘的一端;锥套,锥套形成为内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外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筒体,锥套设在腔体内且套设在第二连接部上,锥套的内壁面与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相对固定且外壁面与轮毂轴承法兰盘的内壁面摩擦连接;锁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能够在驱动半轴承受的瞬间冲击扭矩过大时,使驱动半轴发生打滑,避免驱动半轴的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越野车,常因为行驶环境恶劣,驱动半轴瞬间冲击扭矩值过大,导致驱动半轴断裂,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用于将差速传感器输入的扭矩传递至车轮,所述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包括:驱动半轴,所述驱动半轴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差速传感器相连;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形成为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杆体;轮毂轴承法兰盘,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内限定有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腔体,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一端;锥套,所述锥套形成为内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外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筒体,所述锥套设在所述腔体内且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锥套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相对固定且外壁面与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内壁面摩擦连接;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止抵所述锥套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锥套一端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为止抵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止抵部。进一步地,所述锥套的周向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配合槽,还包括:平键,所述平键设在所述缺口和所述配合槽内以使所述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锥套的另一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与所述缺口连通的缝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所述腔体的另一端形成为圆柱体,所述锁紧件形成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且两侧分别止抵所述锁紧件和所述锥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内壁面之间限定有间隙,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间隙内且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锥套外壁面的锥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外壁面的锥度。进一步地,所述锥套外壁面的锥度为2°~3°,所述第二连接部外壁面的锥度为4°~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通过将驱动半轴和轮毂轴承法兰盘的配合结构由传统的花键配合改为圆锥摩擦配合,并通过锁紧件调节传递摩擦力的大小,该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在驱动半轴承受的瞬间冲击扭矩过大时,使驱动半轴发生打滑,有效地避免驱动半轴的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的锥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的锥套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驱动半轴10;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轮毂轴承法兰盘20;锥套30;缺口31;缝隙32;止挡部33;锁紧件40;平键50;垫片60;轮毂轴承座7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用于将差速传感器输入的扭矩传递至车轮,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包括驱动半轴10、轮毂轴承法兰盘20、锥套30和锁紧件40。具体而言,驱动半轴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与差速传感器相连,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形成为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杆体,轮毂轴承法兰盘20内限定有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腔体,轮毂轴承法兰盘20套设在第二连接部12上,第二连接部12的另一端伸出轮毂轴承法兰盘20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锥套30形成为内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外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筒体,锥套30设在腔体内且套设在第二连接部12上,锥套30的内壁面与第二连接部12的外壁面相对固定且外壁面与轮毂轴承法兰盘20的内壁面摩擦连接,锁紧件40套设在第二连接部12的另一端且止抵锥套30的一端。换言之,如图1所示,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主要由驱动半轴10、轮毂轴承法兰盘20、锥套30和锁紧件40组成,其中,驱动半轴10主要由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组成,第一连接部11与差速传感器相连,第二连接部12上套设有锥套30,锥套30上套设有轮毂轴承法兰盘20,轮毂轴承法兰盘20外安装有轮毂轴承座70,锥套30与轮毂轴承法兰盘20摩擦连接,也就是说,将驱动半轴10和轮毂轴承法兰盘20的配合结构由传统的花键配合改为圆锥摩擦配合,第二连接部12的另一端还套设有锁紧件40,根据不同车型的驱动半轴扭矩要求,通过调节锁紧件40可以调节传递摩擦力的大小。使用时,当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两端承担的扭矩大于规定值时,锥套30与轮毂轴承法兰盘20之间的配合锥面开始打滑,驱动半轴10承受的扭矩不再增大,从而保护驱动半轴10,避免过载发生断裂;而当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频发生过载打滑,发生严重磨损,传递扭矩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通过锁紧件40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传递扭矩的性能,同时保证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的使用寿命。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通过将驱动半轴10和轮毂轴承法兰盘20的配合结构由传统的花键配合改为圆锥摩擦配合,并通过锁紧件40调节传递摩擦力的大小,该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100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在驱动半轴10承受的瞬间冲击扭矩过大时,使驱动半轴10发生打滑,有效地避免驱动半轴的断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锥套30一端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为止抵轮毂轴承法兰盘20的止抵部,止抵部可以配合专用工具进行拆卸,拆装方便。优选地,锥套30的周向上设有缺口31,第二连接部12的外壁面上设有与缺口31相对应的配合槽,还包括平键50,平键50设在缺口31和配合槽内以使锥套30与第二连接部12相对固定。也就是说,通过平键50使锥套30和驱动半轴10实现刚性连接,扭矩传递靠锥套30外壁面与轮毂轴承法兰盘20的内壁面配合实现,该锥面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用于将差速传感器输入的扭矩传递至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包括:/n驱动半轴,所述驱动半轴包括:/n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差速传感器相连;/n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形成为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杆体;/n轮毂轴承法兰盘,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内限定有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腔体,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一端;/n锥套,所述锥套形成为内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外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筒体,所述锥套设在所述腔体内且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锥套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相对固定且外壁面与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内壁面摩擦连接;/n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止抵所述锥套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用于将差速传感器输入的扭矩传递至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包括:
驱动半轴,所述驱动半轴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差速传感器相连;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形成为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杆体;
轮毂轴承法兰盘,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内限定有自一端向另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腔体,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一端;
锥套,所述锥套形成为内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外径尺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筒体,所述锥套设在所述腔体内且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锥套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相对固定且外壁面与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内壁面摩擦连接;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止抵所述锥套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一端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为止抵所述轮毂轴承法兰盘的止抵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冲击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的周向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配合槽,还包括:
平键,所述平键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亘许红伟肖军席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