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2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架体,破碎腔,咬合结构,出料口,进料口,电力腔,电机和转动轴,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破碎腔,在破碎腔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咬合结构;所述架体的内侧端破碎腔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在架体的侧端破碎腔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电力腔,在电力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电机,在电机的轴端设置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咬合结构,咬合纹和咬合齿的设置,利用防滑螺纹搭配旋转方向产生防滑做工,稳定活性连接的紧固性,避免现有结构在磨损后出现的替换不便的问题,形成优良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存在量也呈阶梯式增长,伴随着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着手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再利用,于是生产出了一系列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咬合粉碎机,咬合粉碎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咬合做工产生的破损性较高,在咬合结构呈现磨损状态时需要进行更换,因而现有建筑处理装置中存在的结构更换不便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建筑处理装置中存在的结构更换不便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架体,破碎腔,咬合结构,出料口,进料口,电力腔,电机和转动轴,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破碎腔,在破碎腔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咬合结构;所述架体的内侧端破碎腔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在架体的侧端破碎腔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电力腔,在电力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电机,在电机的轴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咬合结构包括咬合环,咬合纹和咬碎齿,在咬合结构的外围旋接有咬合环,在咬合环的表面整体成型有咬合纹,在咬合结构的两侧端螺纹固定有咬碎齿。所述咬合结构采用柱状结构合金钢,在咬合结构的外围开设有环形螺纹,在咬合结构对应的上下两侧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咬合环采用环状结构的金刚石;所述咬碎齿采用C状结构金刚石,且咬碎齿通过螺钉结构固定在咬合环的一端两侧,该咬碎齿的前端尖头位置采用平头结构。所述电机采用科尔摩根伺服电机,且电机通过电性连接与外部供电电源实现传输供电,该电机通过转动轴连接轴承结带动咬合结构进行异向转动咬合。所述咬合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咬合结构的相邻咬碎齿为凹凸对应咬合设置,该咬合结构通过两个电机进行一对一供电。所述出料口采用斗状结构合金钢;所述进料口采用相同结构;所述破碎腔采用矩形合金钢,且破碎腔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坡状结构合金钢连接至咬合结构的上方;所述架体采用“H”型合金钢。所述出料口采用斗状结构合金钢;所述进料口采用相同结构;所述破碎腔采用矩形合金钢;所述架体采用“H”型合金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咬碎齿的设置,通过啮合结构进行弧状设置,搭配螺纹结构产生紧固连接,实现稳定的咬合结构,提高咬合效率,对大结构混凝土块产生直接咬合破碎。2.本技术咬合纹的设置,通过对应结构产生后续做工,对小颗粒混凝土块进行二次挤压,在咬碎齿对应安装的前提下,咬合纹对应产生对缝设置,实现衔接做工。3.本技术咬合环的设置,采用活性安装,搭配防滑螺纹结构进行安装后产生固定,实现装置的安装便利性,避免在高磨损做工产生的效率低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咬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咬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破碎腔,3-咬合结构,31-咬合环,32-咬合纹,33-咬碎齿,4-出料口,5-进料口,6-电力腔,7-电机,8-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架体1,破碎腔2,咬合结构3,出料口4,进料口5,电力腔6,电机7和转动轴8,使用者将装置电源线接通外部电源,使用者通过送料带将建筑垃圾混凝土类运送至进料口5,建筑垃圾通过进料口5进入破碎腔2,在破碎腔2的内部接触咬合结构3,两咬合结构3在两电机7的带动下进行反向做工,建筑垃圾被弧形结构的咬碎齿33进行咬合,实现初步破碎,小块结构通过咬合结构3的缝隙处进行坠落,破碎腔2内壁的坡状防护结构放置大颗粒石块直接坠落(防护结构为矩形坡状设置,对应设置在咬合结构3外侧内凹处),小块结构被带入咬合结构3表面的咬合纹32表面,实现二次咬合,而后伴随着咬合结构的旋转,掉落至出料口,剩余大块垃圾结构依然在上端被咬合结构3进行咬合破碎。在咬合结构3呈现磨损状态严重时需要记性更换,将装置电机7的转动轴8端与轴承结构进行分离,将轴承结构与咬合结构3进行分离,将咬碎齿33通过螺纹结构与咬合结构3进行分离,将咬合纹31与咬合结构3通过螺纹进行分离,而后将咬合纹31旋接在咬合结构3的表面,将咬碎齿33通过螺钉结构进行固定,即可实现替换。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破碎腔(2),咬合结构(3),出料口(4),进料口(5),电力腔(6),电机(7)和转动轴(8),所述架体(1)的内侧设有破碎腔(2),在破碎腔(2)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咬合结构(3);所述架体(1)的内侧端破碎腔(2)的上方设有进料口(5),在架体(1)的侧端破碎腔(2)的底端设有出料口(4);所述架体(1)的外侧设有电力腔(6),在电力腔(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电机(7),在电机(7)的轴端设置有转动轴(8);所述咬合结构(3)包括咬合环(31),咬合纹(32)和咬碎齿(33),在咬合结构(3)的外围旋接有咬合环(31),在咬合环(31)的表面整体成型有咬合纹(32),在咬合结构(3)的两侧端螺纹固定有咬碎齿(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破碎腔(2),咬合结构(3),出料口(4),进料口(5),电力腔(6),电机(7)和转动轴(8),所述架体(1)的内侧设有破碎腔(2),在破碎腔(2)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咬合结构(3);所述架体(1)的内侧端破碎腔(2)的上方设有进料口(5),在架体(1)的侧端破碎腔(2)的底端设有出料口(4);所述架体(1)的外侧设有电力腔(6),在电力腔(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电机(7),在电机(7)的轴端设置有转动轴(8);所述咬合结构(3)包括咬合环(31),咬合纹(32)和咬碎齿(33),在咬合结构(3)的外围旋接有咬合环(31),在咬合环(31)的表面整体成型有咬合纹(32),在咬合结构(3)的两侧端螺纹固定有咬碎齿(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结构(3)采用柱状结构合金钢,在咬合结构(3)的外围开设有环形螺纹,在咬合结构(3)对应的上下两侧位置开设有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鹏
申请(专利权)人:符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