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308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纤维引导管,所述纤维引导管上开设有纤维导入孔,所述纤维引导管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导纱针,所述导纱针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导纱针的圆周上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焊接有指针,所述纤维引导管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纵板,所述纵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指针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调节导纱针和锭子端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性高,使用方便,成纱质量好,同时方便对导气孔和抽气孔的疏通面积进行单独的调整,从而方便对涡流速度的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涡流纺是在喷气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来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涡流纺纱利用空气的旋转使长纤维向纱线的中心集聚,短线维分散包覆在外层。这种独特的生产方法不仅可以生产包芯纱,而且可以利用不同的纤维长度,收缩度等生产双重结构的纱,能纺出丰富多彩的特出纱,具有毛羽少,密度高、爽感性好,耐洗涤性好、保湿性和膨松性好的特点。现有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导纱针和锭子端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不方便控制调节的深度,不能对调节的深度进行掌控,同时不方便对导气孔和抽气孔的疏通面积进行单独的调整,不方便控制涡流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纤维引导管(2),所述纤维引导管(2)上开设有纤维导入孔(3),所述纤维引导管(2)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导纱针(4),所述导纱针(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5),所述导纱针(4)的圆周上转动连接有圆盘(6),所述圆盘(6)的一侧焊接有指针(7),所述纤维引导管(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纵板(8),所述纵板(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指针(7)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一滑槽(9)的外侧位于所述纵板(8)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0),所述纤维引导管(2)的两侧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涡流纺纱用涡流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纤维引导管(2),所述纤维引导管(2)上开设有纤维导入孔(3),所述纤维引导管(2)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导纱针(4),所述导纱针(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5),所述导纱针(4)的圆周上转动连接有圆盘(6),所述圆盘(6)的一侧焊接有指针(7),所述纤维引导管(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纵板(8),所述纵板(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指针(7)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一滑槽(9)的外侧位于所述纵板(8)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0),所述纤维引导管(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气孔(1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导气孔(12),所述导气孔(12)设置在所述进气孔(11)的外侧,所述导气孔(12)的外侧位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14),所述连接块(13)的外侧设置有导气管(15),所述导气管(1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插块(16),所述插块(16)插接在所述插槽(14)内,所述连接块(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7),所述插块(16)通过所述紧固螺栓(17)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14)内,所述导气管(15)的内部开设有引气孔(18),所述引气孔(18)与所述导气孔(12)连通设置,所述引气孔(1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9),所述导气管(15)的内部位于所述引气孔(18)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隔板(19)与所述第二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隔板(19)的顶部一侧焊接有连接杆(21),所述导气管(15)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2),所述连接杆(21)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22)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底端与所述凹槽(2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管体(1)与所述纤维引导管(2)之间设置有涡流腔(24),所述涡流腔(24)内设置有锭子(25),所述锭子(25)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涡流腔(24)的底部,所述锭子(2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出纱通道(26),所述出纱通道(26)与所述管体(1)的外侧连通设置,所述涡流腔(24)的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抽气孔(27),所述抽气孔(27)的外侧位于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调节套筒(28),所述调节套筒(28)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28)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抽气孔(27)的外侧。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勤陈路鲍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