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845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液的流量进行实时精准监控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及系统。该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包括:用于对人体内的引流液进行引流的引流管;设置在引流管上的信息采集模块;电磁阀门,沿着引流液的引流方向设置在引流管上且位于信息采集模块后方的位置处;控制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和电磁阀门相连接;以及用于实时显示采集到的流通参数的显示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引流液的流通参数,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参数阈值和采集到的流通参数控制电磁阀门调节其开口大小,使得引流液的引流量在适宜范围内,实现整个引流过程的实时精准控制,便于医护人员或者家属等直观了解到引流情况,大大提高引流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对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液的流量进行实时精准监控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以及包含该负压引流监控装置的负压引流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引流的技术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通畅的引流是诸多疾病治疗的必要手段,比如外科手术后的伤口引流,尿潴留的膀胱导尿,胸腔积液、脑脊液等的引流;通畅的引流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降低伤口压力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目前,现有的各种引流装置基本上都可以满足医学上的需求,但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5G网络和物联网的推进,智能手机功能的升级,医疗器械智能化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且,对于医学上一些特殊要求的引流更是需要引入智能化控制技术。例如,对于脊柱或脊髓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以及腰大池穿刺引流患者来说,对其引流量的控制有着特殊要求。如果引流不足,将导致脑脊液从手术切口渗漏而影响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风险;如果引流过量,则会出现低颅压甚至导致硬膜外血肿和脑疝等致命并发症发生。目前临床上对于控制脑脊液漏引流的办法不多,只能依赖于引流袋的悬挂高度和间断夹闭引流管来调节流量。这种解决方案繁琐、效率低下而且无法精准控制,经常导致伤口渗漏和低颅压的发生。再比如,对于脊髓损伤引起膀胱障碍短期内不能拔除导尿管或者需要长期带导尿管生存的患者,其导尿管的定期开放是这类患者护理的重要一环,如果长期开放易导致膀胱挛缩、容量缩小;如果长时间夹必导致膀胱过度膨胀、破裂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液的流量进行实时精准监控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以及包含该负压引流监控装置的负压引流监控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监控装置,用于对负压引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用于对人体内的引流液进行引流;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引流管上,实时采集引流液的流通参数;电磁阀门,沿着引流液的引流方向设置在引流管上且位于信息采集模块后方的位置处;负压球,沿着引流方向设置在引流管上且位于电磁阀门后方的位置处,用于产生引流所需的负压;控制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和电磁阀门相连接,基于预设的参数阈值和采集到的流通参数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口大小;以及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实时显示采集到的流通参数。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单向阀,沿着引流方向设置在引流管上,并且位于负压球的后方,用于限制引流液朝向与引流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报警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在流通参数超出参数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操作界面,从而让操作人员设置参数阈值。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引流袋,固定连接在引流管的引流方向的末端,其中,引流管的头端被插入人体内进行引流。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引流管为可拆卸连接管,其头端用于与从人体引出的导管可拆卸连接,末端用于与引流袋可拆卸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信息采集模块包含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流通参数包含压力值和流量值。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负压引流监控装置用于对脑脊液引流过程进行监控,信息采集模块还包含红细胞浓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脑脊液作为的引流液中的红细胞浓度。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和云端服务器,其中,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为上述结构中任意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负压引流监控装置与云端服务器相通信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流通参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从而让用户通过移动通信装置访问云端服务器对引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或者设置参数阈值。在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引流监控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负压引流监控装置还具有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具有开关按钮,一旦开关按钮被开启,通信模块则自动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通过负压球产生用于引流的负压,在进行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液在引流管中沿引流方向流动,分别流经信息采集模块、电磁阀门,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引流液流经时的流通参数,具体可以为压力值、流量值等,该流通参数被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参数阈值和采集到的流通参数控制电磁阀门调节其开口大小,使得引流液的引流量在适宜范围内,基于这种方式实现了整个引流过程的实时监控,而且基于预设的参数阈值实现了引流量的精准控制;另外,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采集到的流通参数,便于医护人员或者家属等直观了解到引流情况,大大提高了引流过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负压引流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负压引流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负压引流监控系统100是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智能化负压引流系统,可广泛用于各种伤口或体腔积液引流,如导尿、腹腔引流、各种造瘘管引流等,尤其适用于脊柱术后脑脊液漏、膀胱功能受损需要长期插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引流监控。负压引流监控系统100包括:负压引流监控装置10和云端服务器20。负压引流监控装置10用于对负压引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它包括:引流管11、负压球12、信息采集模块13、电磁阀门14、单向阀15、显示模块16、图中未显示的报警模块、控制模块17、通信模块18以及引流袋19。引流管11为细长的中空管状,其长度不限,可根据需要定制。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11的头端被插入人体内对应的位置,用于对人体内的引流液(即体腔积液等)进行引流,使引流液排出体外。负压球12设置在引流管11上,用于产生引流过程所需的负压。信息采集模块13设置在引流管11上,用于采集引流液的流通参数。这里,信息采集模块13可以设置在引流管11上的任意位置上,当然,越靠近引流管11的头端,能够使得流通参数的采集更早,监控效果就越好。信息采集模块13具体可以包含:压力传感器131和流量传感器132,对应的,流通参数则为引流液的压力值和流量值。电磁阀门14沿着引流液在引流管11中的引流方向设置在引流管11上、且位于信息采集模块13后方的位置处,引流液由电磁阀门14的开口中流过。单向阀15同样沿着引流液的引流方向设置在引流管11上,并且位于电磁阀门14的后方,用于限制引流液朝向与引流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也就是限制引流液朝向人体方向倒流。显示模块16用于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监控装置,用于对负压引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管,用于对人体内的引流液进行引流;/n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实时采集所述引流液的流通参数;/n电磁阀门,沿着所述引流液的引流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且位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后方的位置处;/n负压球,沿着所述引流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且位于所述电磁阀门后方的位置处,用于产生引流所需的负压;/n控制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所述电磁阀门相连接,基于预设的参数阈值和采集到的所述流通参数控制所述电磁阀门的开口大小;以及/n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实时显示采集到的所述流通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监控装置,用于对负压引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用于对人体内的引流液进行引流;
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实时采集所述引流液的流通参数;
电磁阀门,沿着所述引流液的引流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且位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后方的位置处;
负压球,沿着所述引流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且位于所述电磁阀门后方的位置处,用于产生引流所需的负压;
控制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所述电磁阀门相连接,基于预设的参数阈值和采集到的所述流通参数控制所述电磁阀门的开口大小;以及
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实时显示采集到的所述流通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向阀,沿着所述引流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并且位于所述负压球的后方,用于限制所述引流液朝向与所述引流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在所述流通参数超出所述参数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操作界面,从而让操作人员设置所述参数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流袋,固定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引流方向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如蔡小攀魏海峰吴志鹏杨兴海赵铖龙高欣龚海熠王霆贾齐孙海涛赵越超胡劲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