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62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包括两根直套管以及两根弧形管,弧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直套管中,直套管靠近两端插口处螺接有锁紧环,直套管和弧形管围成撑环,直套管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环,相对的两个支撑环之间设有撑杆组件,撑环利用撑杆组件实现撑开口横向长度的调节,利用弧形管外露长度实现撑开口纵向长度的调节,撑环的底侧设有封闭膜,封闭膜的边部翘起,并围绕撑环向内卷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撑环的横向、纵向长度均可进行调整,撑杆组件的支撑强度高,满足支撑需求;撑环的外侧覆盖有封闭膜,不影响观察的同时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延迟关胸作为心脏围手术期一项重要技术和措施,可以挽救许多患儿的生命。延迟关胸可以帮助部分危重患儿顺利度过血液循环不稳定的围手术期,为进一步的治疗和处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挽救了众多危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性命。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领域尚缺乏可供小儿心脏外科医师选择的适宜的延迟关胸胸骨撑开器。为此,公开号为CN105054982B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延迟关胸胸骨撑开装置,撑开装置包括底座部和胸骨槽上部,底座部包括弓板部和胸骨槽下部,其中弓板部设置在中间,胸骨槽下部对称的设置在弓板部的两端,胸骨槽下部包括胸骨槽下叶和两个下连接点,胸骨槽上部包括弹簧、横杆、两个上连接点、胸骨槽上叶及胸骨槽上叶尾部构成,上、下连接点上均有一个圆形小孔,上、下连接点通过横杆与胸骨槽下部共同构成胸骨槽,弹簧包括弹簧上臂、弹簧下臂和螺旋部分,弹簧下臂固定于弓板部的弹簧槽内,弹簧上臂固定于胸骨槽尾部的弹簧槽内。但是这种撑开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只能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单向宽度调整,撑开开口形状难以控制;二是其始终为开口状态,导致感染的风险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不仅能够达到延时关胸的目的,能够根据开口大小进行适度调整,同时还能满足在开胸状态下减少感染的风险的要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包括两根并排分布的直套管以及两根插接在两侧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直套管中,所述直套管靠近两端插口处螺接有锁紧环,所述直套管和弧形管围成撑环,所述直套管和弧形管内侧设有渗液吸收孔,与设置在所述直套管或弧形管上的负压吸引管相连;所述直套管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环,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撑杆组件,所述撑环利用撑杆组件实现撑开口横向长度的调节,利用弧形管外露长度实现撑开口纵向长度的调节,所述撑环的底侧设有封闭膜,所述封闭膜的边部翘起,并围绕撑环向内卷贴;所述撑杆组件包括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固定套、活动螺杆、六角台、转头、限位板和螺钉,所述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支撑环连为一体,所述前连接板的内侧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中螺接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位于螺纹的后方依次设有六角台和转头,所述限位板通过螺钉与后连接板固定,所述限位板中开设有能够转动限制转头的转槽。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均为L形板。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转头为T形头,所述转槽为开口的T形槽。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撑杆组件位于封闭膜的外侧。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直套管、弧形管为医用橡胶管。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撑杆组件中各部件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封闭膜为医用手术薄膜;封闭膜为边缘具有与皮肤缝合的缝合边,所述缝合边设有缝合穿针孔。。进一步地,上述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中,所述医用手术薄膜为便于观察内部情况的透明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利用直套管和弧形管围成撑环,撑环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均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且作为主要受力的横向部位利用撑杆组件进行支撑,支撑强度高,满足支撑需求;另一方面撑环的外侧覆盖有封闭膜,不影响观察的同时降低感染风险。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省略封闭膜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省略封闭膜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直套管,2-弧形管,3-锁紧环,4-渗液吸收孔,5-支撑环,6-撑杆组件,601-连接板,602-后连接板,603-固定套,604-活动螺杆,605-六角台,606-转头,607-限位板,608-螺钉,7-封闭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包括两根并排分布的直套管1以及两根插接在两侧的弧形管2,弧形管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直套管1中,直套管1靠近两端插口处螺接有锁紧环3。直套管1和弧形管2围成撑环,直套管1和弧形管2各自的管体内侧设有渗液吸收孔4,与设置在直套管或弧形管上的负压吸引管相连(图中未示)。直套管1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环5,相对的两个支撑环5之间设有撑杆组件6,撑环利用撑杆组件6实现撑开口横向长度的调节,利用弧形管2外露长度实现撑开口纵向长度的调节。撑环的底侧设有封闭膜7,封闭膜7的边部翘起,并围绕撑环向内卷贴,撑环与皮缘缝合时将封闭膜也一起缝合。本实施例中,撑杆组件6位于封闭膜的外侧。撑杆组件6包括前连接板601、后连接板602、固定套603、活动螺杆604、六角台605、转头606、限位板607和螺钉608。前连接板601、后连接板602分别与两个支撑环5连为一体,前连接板601的内侧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中螺接有活动螺杆605,活动螺杆605位于螺纹的后方依次设有六角台605和转头606,限位板607通过螺钉608与后连接板602固定,限位板607中开设有能够转动限制转头606的转槽。六角台605作为驱动部,利用手指或扳手夹持六角头605旋转即可调整撑杆组件的整体长度。本实施例中,前连接板601、后连接板602均为L形板。转头606为T形头,转槽为开口的T形槽。本实施例中,直套管1、弧形管2为医用橡胶管。撑杆组件6中各部件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封闭膜7为医用手术薄膜,医用手术薄膜为便于观察内部情况的透明膜;封闭膜为边缘具有与皮肤缝合的缝合边,缝合边设有缝合穿针孔,也可根据现场缝合需要,通过缝合针直接穿孔缝合。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利用直套管1和弧形管2围成撑环,撑环的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并排分布的直套管以及两根插接在两侧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直套管中,所述直套管靠近两端插口处螺接有锁紧环,所述直套管和弧形管围成撑环,所述直套管和弧形管内侧设有渗液吸收孔,与设置在所述直套管或弧形管上的负压吸引管相连;所述直套管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环,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撑杆组件,所述撑环利用撑杆组件实现撑开口横向长度的调节,利用弧形管外露长度实现撑开口纵向长度的调节,所述撑环的底侧设有封闭膜,所述封闭膜的边部翘起,并围绕撑环向内卷贴;/n所述撑杆组件包括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固定套、活动螺杆、六角台、转头、限位板和螺钉,所述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支撑环连为一体,所述前连接板的内侧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中螺接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位于螺纹的后方依次设有六角台和转头,所述限位板通过螺钉与后连接板固定,所述限位板中开设有能够转动限制转头的转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并排分布的直套管以及两根插接在两侧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直套管中,所述直套管靠近两端插口处螺接有锁紧环,所述直套管和弧形管围成撑环,所述直套管和弧形管内侧设有渗液吸收孔,与设置在所述直套管或弧形管上的负压吸引管相连;所述直套管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环,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撑杆组件,所述撑环利用撑杆组件实现撑开口横向长度的调节,利用弧形管外露长度实现撑开口纵向长度的调节,所述撑环的底侧设有封闭膜,所述封闭膜的边部翘起,并围绕撑环向内卷贴;
所述撑杆组件包括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固定套、活动螺杆、六角台、转头、限位板和螺钉,所述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支撑环连为一体,所述前连接板的内侧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中螺接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位于螺纹的后方依次设有六角台和转头,所述限位板通过螺钉与后连接板固定,所述限位板中开设有能够转动限制转头的转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迟关胸用的封闭型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萍张倩顾群宋妙何宗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