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级联实施肿瘤一体化诊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级联实施一体化诊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肿瘤诊疗领域。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有效地诊断与治疗肿瘤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尽管很多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各种攻克肿瘤的新方法,但临床上肿瘤的治愈率仍未明显提高。传统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是临床上所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治疗中仍面临诊断与治疗不同步、手术创伤大、毒副作用大、疗效差、易复发等难题。近年来抗肿瘤多肽药物的研发备受关注,肽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具有免疫原性低、分子量小、细胞通透性好、易于改造等优点。某些肽类对整合素受体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或特异性,如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的寡肽序列能被整合素αvβ3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整合素αvβ3受体是一类 ...
【技术保护点】
1.一类级联实施肿瘤一体化诊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荧光标记的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的疏水区域经疏水和配位作用结合到无机纳米粒的表面,形成光学/光声成像指导的化疗/光疗联合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功能纳米复合物(iTmN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级联实施肿瘤一体化诊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荧光标记的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的疏水区域经疏水和配位作用结合到无机纳米粒的表面,形成光学/光声成像指导的化疗/光疗联合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功能纳米复合物(iTmN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标记的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式(Ⅰ)、式(Ⅱ)、式(Ⅲ)或式(Ⅳ)所示结构:
式(Ⅰ)中,NIR为近红外花青素荧光探针Cy3、Cy3.5、Cy5、Cy5.5、Cy7、Cy7.5;x为聚合度,10≤x≤100;y为聚合度,1≤y≤8;
式(Ⅱ)中,NIR为近红外花青素荧光探针Cy3、Cy3.5、Cy5、Cy5.5、Cy7、Cy7.5;x为聚合度,10≤x≤100;y为聚合度,1≤y≤8;
式(Ⅲ)中,NIR为近红外花青素荧光探针Cy3、Cy3.5、Cy5、Cy5.5、Cy7、Cy7.5;x为聚合度,10≤x≤100;y为聚合度,1≤y≤8;z为聚合度,10≤z≤80;
式(Ⅳ)中,NIR为近红外花青素荧光探针Cy3、Cy3.5、Cy5、Cy5.5、Cy7、Cy7.5;x为聚合度,10≤x≤100;y为聚合度,1≤y≤8;z为聚合度,10≤z≤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粒是指具有NIR吸收特性、能实施光声成像/光治疗的无机功能纳米粒子,硫化铜纳米粒、金纳米粒、金纳米棒、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材料;
优选地,所述无机纳米粒为空心硫化铜纳米粒。
4.一类级联实施肿瘤一体化诊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化疗是指以分子靶向前药PDC作为化疗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中的化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靶向前药PDC是指RGD多肽与化疗药物经小分子连接桥臂偶联所得的偶联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琴,孙亚楠,代文兵,何冰,张华,王学清,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