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4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4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的组方,具有健脾通络,清热活血之功,用于脾虚郁热,脉络瘀滞所致的消渴、消瘅、消痞等,症见口干多饮、多尿、口苦、形体肥胖、胸闷呕恶、疲倦乏力、便溏、肢体麻痹等;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早期、糖耐量异常、肥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等见上述证候者服用后均有明显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方领域,特别是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10年宁光教授团队在中国18岁以上的人群中调查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达到11.6%和50.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患病率骤升,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且发病情况有所变化,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肥胖者占80%以上。糖尿病,现代中医多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病相关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有“消瘅”,“三消”,“膈消”“消中”等病名。《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消,尽也”,为“消瘦、消散、消耗”的意思。“渴,欲也”,为“口干欲饮”的意思。从字面上的概念看,此病名是对存在类似症状病人的归纳。古代医家论述消渴病的病机时形成了多种学说,历代医家对该病病机都有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包括阴虚燥热说、三消说、肝郁气滞说、瘀血致消说等病机认识。目前多认为,病变脏腑多责之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则重在“养阴清热”。然而,现今临床发现不论是病因病机与发病,还是临床表现,乃至治疗方法,都与古代不同。申请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现代糖尿病人饮水连连却不解其渴,所饮之水不能化生津液而小便频频;消渴病人多食而易饥,且肌肤不荣,所食水谷不养四肢而形体消瘦;现代之消渴病人肥胖者居多,肥人多痰,痰湿素盛,湿盛伤脾,典型“阴虚燥热型消渴”的病人已经少见,养阴则助湿碍脾,清热则伤脾阳而痰湿更甚。所以,不管“阴虚”还是“燥热”,都只是消渴病的“标”,只看到消渴的症状,而忽视疾病的根本。现代糖尿病病机已从“阴虚燥热”,演变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浊下注、相火郁闭”,脾胃元气不足,来自下焦之湿浊阴火乘机上乘,消耗人体的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施布障碍,不循常道而致“消渴”,应以“补脾胃、升清阳、泻湿浊、降阴火”治之。而关于治疗糖尿病早期的中成药,多着重于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如渴乐宁胶囊、消渴康颗粒、降糖舒胶囊、降糖宁胶囊、十味玉泉胶囊等,暂无与本专利技术健脾通络,清热活血功效相近的相关研究,市场上也暂无此类品种供应。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前至后分别为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其中糖耐量异常指的是病情还未发展到糖尿病阶段,但血糖水平检测高于正常人群,并且有朝糖尿病发展的趋势,随时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重点进行防治。诱发糖尿病前期往糖尿病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多数研究认为与高尿酸症密切相关,表现为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症。另有研究表明,高尿酸症为糖尿病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如若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症,就会加速其朝糖尿病方向发展。因此不难看出,糖尿病前期和高尿酸症是相互影响的。有文献报道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并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在中国台湾的研究中发现基线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且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发生风险增高的具有相关性。临床对于糖耐量异常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其中降糖是基础性治疗,通过降低血糖,使得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防止向糖尿病方向发展,但是这一基础性措施远远不够,对高尿酸症问题仍旧无法解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原因,尿酸水平的不断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中不断沉积,从而引发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苯溴马隆是一种常见的降血尿酸药物,其作用机制表现为:作用在肾脏近曲小管,抑制对尿酸重吸收,并加快对尿酸排出,科学合理地使用可有效改善高尿酸症的症状,但单一用药效果并不理想,还容易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在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认为合并症的出现与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等因素有关,其病机为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浊毒内生,在治疗时需坚持健脾化浊,通络清淤的原则。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合并高尿酸血症及血脂异常的人群不断增多,而中西医结合理念在本病治疗中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多数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症效果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肥胖人群的比例逐年增高。而肥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科研人员还发现肥胖是通过分泌炎症因子介导参与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多种慢性疾病(诸如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的发生发展,最终影响病患的寿命。中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脾虚郁热,脉络瘀滞导致。肥胖与痰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脾为生痰之源”,脾不升清,则水谷精微不得布达,碍于中焦,化为痰湿,久积体内,化成膏脂,故气虚湿滞乃是肥胖之病机关键。因此在临床上多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改善脾主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运化有常,不致痰浊内生,发为肥胖。黄萍等(黄萍,周青,商洪涛.肥胖人群中医体质特征及体质类型调查[J].西部中医药,2016,29(5):64.)对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发现,肥胖患者中医辨证以虚为主,且多气虚、阳虚,或虚中夹实,病变脏腑多涉及脾肾,病理变化涉及瘀热。本申请人也曾在2015年对150例肥胖症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经统计后发现临床上脾虚郁热,脉络瘀滞肥胖患者占比最大,其余两型(肝气郁滞、湿热中阻)的患者往往同时兼有脾虚郁热,脉络瘀滞的症状,可见肥胖症在中医辩证分型上离不开脾虚郁热,脉络瘀滞。目前市场上常见减肥药物存在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多、减肥效果不显著等缺点。大量临床资料证实,中医治疗较西医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副作用少,不易反弹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发病机制。目前针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最基本的干预措施首先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其次是针对各种异常代谢组分的治疗,如降脂、降糖、降压等治疗,尚无对所有组分均有效的药物。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轻IR、调节TG、延缓高血压的进展、抑制食欲、减轻体质量等多途径干预代谢综合征(丁华君.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2):223-224.),但临床疗效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代谢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脾瘅”“消痞”范畴,其病理特征是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脾胃,而痰湿、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贯彻疾病始终。中医药的整体治疗在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疗效确切,具有健脾通络,清热活血之功,用于脾虚郁热,脉络瘀滞所致的消渴、消瘅、消痞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健脾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肥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的药物上。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8-12份。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8-22份、丹参14-16份、白术28-32份、太子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8-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8-22份、丹参14-16份、白术28-32份、太子参28-32份、黄柏9-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20份、丹参15份、白术30份、太子参30份、黄柏10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健脾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肥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的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吴邦泰许旭昀陈秋铭王叙煌陈子睿吴典伟谢希林玺林俊和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