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35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12‑18份、黄芪25‑35份、山药12‑18份、当归12‑18份、女贞子12‑18份、山茱萸12‑18份、炙甘草3‑7份、陈皮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的组方,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养阴生津之功,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口干多饮、咽燥干咳、多食消瘦、体倦乏力、动则汗出、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心悸怔忡或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视物模糊、下肢浮肿、多尿或泡沫尿等,舌淡或红少津,苔黄白或无苔,边有齿印,脉细弱;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见上述证候者服用后均有明显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方领域,特别是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10年宁光教授团队在中国18岁以上的人群中调查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达到11.6%和50.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患病率骤升,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且发病情况有所变化,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肥胖者占80%以上。糖尿病,现代中医多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病相关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有“消瘅”,“三消”,“膈消”“消中”等病名。《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消,尽也”,为“消瘦、消散、消耗”的意思。“渴,欲也”,为“口干欲饮”的意思。从字面上的概念看,此病名是对存在类似症状病人的归纳。古代医家论述消渴病的病机时形成了多种学说,历代医家对该病病机都有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包括阴虚燥热说、三消说、肝郁气滞说、瘀血致消说等病机认识。目前多认为,病变脏腑多责之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则重在“养阴清热”。然而,现今临床发现不论是病因病机与发病,还是临床表现,乃至治疗方法,都与古代不同。申请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现代糖尿病人饮水连连却不解其渴,所饮之水不能化生津液而小便频频;消渴病人多食而易饥,且肌肤不荣,所食水谷不养四肢而形体消瘦;现代之消渴病人肥胖者居多,肥人多痰,痰湿素盛,湿盛伤脾,典型“阴虚燥热型消渴”的病人已经少见,养阴则助湿碍脾,清热则伤脾阳而痰湿更甚。所以,不管“阴虚”还是“燥热”,都只是消渴病的“标”,只看到消渴的症状,而忽视疾病的根本。现代糖尿病病机已从“阴虚燥热”,演变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浊下注、相火郁闭”,脾胃元气不足,来自下焦之湿浊阴火乘机上乘,消耗人体的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施布障碍,不循常道而致“消渴”,应以“补脾胃、升清阳、泻湿浊、降阴火”治之。而关于治疗糖尿病中期的中成药,有的着重于益气健脾,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如糖适康;有的着重于滋阴补肾,益气润肺,和胃生津,如糖尿乐胶囊;有的着重于益气养阴,健脾运津,如津力达颗粒;有的着重于益气养阴,滋脾补肾,如参芪降糖胶囊等等,暂无与本验方健脾益肺补肾,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功效相近的相关研究,市场暂无此类品种供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主要为糖代谢异常,长期的高血糖引起蛋白质糖基化,引起视网膜细微动脉损害,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基底膜增厚而出现DR。视网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其为有创性,并发症较多,因此药物治疗仍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是Ⅰ、Ⅱ、Ⅲ期视网膜病变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以改善微循环、降血糖等西药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常不理想,不良反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其疗效确切,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养阴生津,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安全有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药物上。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12-18份、黄芪25-35份、山药12-18份、当归12-18份、女贞子12-18份、山茱萸12-18份、炙甘草3-7份、陈皮8-12份。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8-22份、丹参14-16份、白术28-32份、太子参28-32份、黄柏14-16份、黄芪28-32份、山药14-16份、当归14-16份、女贞子14-16份、山茱萸14-16份、炙甘草4-6份、陈皮9-11份。最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20份、丹参15份、白术30份、太子参30份、黄柏15份、黄芪30份、山药15份、当归15份、女贞子15份、山茱萸15份、炙甘草5份、陈皮10份。所述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的应用。所述的药物为汤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或丸剂。所述的药物为以所述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配方中组分的提取物为有效成分,添加药用辅料制得的制剂。所述的提取物为水提取物。所述的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是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本专利技术是“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的组方,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养阴生津之功,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口干多饮、咽燥干咳、多食消瘦、体倦乏力、动则汗出、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心悸怔忡或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视物模糊、下肢浮肿、多尿或泡沫尿等,舌淡或红少津,苔黄白或无苔,边有齿印,脉细弱;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见上述证候者服用后均有明显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技术是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12-18份、黄芪25-35份、山药12-18份、当归12-18份、女贞子12-18份、山茱萸12-18份、炙甘草3-7份、陈皮8-12份。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8-22份、丹参14-16份、白术28-32份、太子参28-32份、黄柏14-16份、黄芪28-32份、山药14-16份、当归14-16份、女贞子14-16份、山茱萸14-16份、炙甘草4-6份、陈皮9-11份。最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20份、丹参15份、白术30份、太子参30份、黄柏15份、黄芪30份、山药15份、当归15份、女贞子15份、山茱萸15份、炙甘草5份、陈皮10份。所述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应用,尤其是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等。所述的药物可以为汤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或丸剂等口服剂型。所述的药物为以所述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配方中组分的提取物为有效成分,添加相应剂型的药用辅料按已有通用工艺制得的相应制剂。优选的,所述的提取物为水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组方来自专利技术人“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理论体系,认为糖尿病病机为:“脾胃失调,物不归化,精微不运,脏腑失养”,故治疗以调和脾胃,攻补兼施为核心。据大量糖尿病临床分析研究发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已显著减少,主要表现为口干、乏力、气短懒言、大便干结及视物模糊等,中医辨证也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因此本专利技术认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多表现为脾肺肾三脏气阴均虚损,以脾为本而重于肾,故立健脾益肾方治之。消渴病症状以消耗多食,口干多饮为主,饮食的代谢与运化,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那么,水饮进入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12-18份、黄芪25-35份、山药12-18份、当归12-18份、女贞子12-18份、山茱萸12-18份、炙甘草3-7份、陈皮8-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5-25份、丹参12-18份、白术25-35份、太子参25-35份、黄柏12-18份、黄芪25-35份、山药12-18份、当归12-18份、女贞子12-18份、山茱萸12-18份、炙甘草3-7份、陈皮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18-22份、丹参14-16份、白术28-32份、太子参28-32份、黄柏14-16份、黄芪28-32份、山药14-16份、当归14-16份、女贞子14-16份、山茱萸14-16份、炙甘草4-6份、陈皮9-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葛根20份、丹参15份、白术3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吴邦泰许旭昀陈秋铭王叙煌陈子睿吴典伟谢希林玺林俊和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