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19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包括转运板,所述转运板包括左转运板与右转运板,所述左转运板、右转运板的下端均设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相连,所述连接座的外侧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设有支撑架,该发明专利技术在转移过程中事先拨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放置完毕后停止用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均向转运板的中侧移动,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辅助固定,便于在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保持更好的静卧状态,稳定性强,同时第一凹槽开设与第二凹槽贴合头部设计,更加方便患者保持平稳,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一般需要对心血管病人进行初步抢救时,需要将病人转运到救护车或医院内进行救治,在转运过程要求病人绝对静卧。而心血管病人在发病、转移到救治的过程中,需要将心血管病人由发病处转移到救护车或病床上。目前的常用做法,是使用担架将病人转移到救护车或病床上,这样可以使病人保持相对平躺状态。传统采用的转运设备一般是担架,传统担架由担架带柔性连接两根担架杆组成,显然不能保证心血管病人的静卧状态和转移平稳性,而且心血管病人需要及时进行吸氧护理,传统方式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吸氧护理十分不便,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完成上述要求的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对此公开号为CN2084816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包括转运主板、转运板一和转运板二,所述转运主板内设有容置腔,所述转运板一和转运板二通过转动轴一分别安装在容置腔两端,所述转运主板、转运板一和转运板二上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包括转运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板(1)包括左转运板(101)与右转运板(102),所述左转运板(101)、右转运板(102)的下端均设有连接座(11),两个所述连接座(11)之间通过铰链(10)铰接相连,所述连接座(11)的外侧焊接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设有支撑架(8),所述左转运板(101)、右转运板(102)的外侧均焊接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外侧焊接有把手(7),所述连接座(11)的内侧通过安装座安设有第一滑柱(18),所述安装架(9)的内侧通过安装座安设有第二滑柱(15),所述第一滑柱(18)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护理用转运架,包括转运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板(1)包括左转运板(101)与右转运板(102),所述左转运板(101)、右转运板(102)的下端均设有连接座(11),两个所述连接座(11)之间通过铰链(10)铰接相连,所述连接座(11)的外侧焊接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设有支撑架(8),所述左转运板(101)、右转运板(102)的外侧均焊接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外侧焊接有把手(7),所述连接座(11)的内侧通过安装座安设有第一滑柱(18),所述安装架(9)的内侧通过安装座安设有第二滑柱(15),所述第一滑柱(18)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夹板(2),所述第二滑柱(15)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夹板(4),所述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4)的外侧均套接有弹簧(19),所述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4)穿过通孔(16),且所述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4)的底端均与通孔(16)的边侧相抵,所述左转运板(101)、右转运板(102)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0),所述左转运板(101)的边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