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伤员拾取担架,特别涉及一种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
技术介绍
对于脊柱受到损伤的重伤员,依靠传统担架对其实施搬运,在使用中人力搬托或拖拽至担架上的过程中,很容易改变其身体的姿态,极易对已经损伤的脊柱带来二次伤害,轻者造成高位截瘫,重则危及生命。因而在将伤员转移至担架上的同时,如何有效的降低在伤员拾取过程中对其的位姿扰动,避免使脊柱伤员受到二次伤害,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针对重伤患的担架,通常都是在尽量不抬起人体的情况下,将担架插入伤员体下,比较常见的有纵向拼接式担架。设计者追求的是使用起来的方便与快捷。对于脊柱受到损伤的重伤员,在搬运过程中最忌讳的是两个方向的姿态扰动,一是脊柱的扭转、二是脊柱的弯曲。这种常规的纵向拼接式担架,在使用人力插入脊柱伤员体下时,极易带来脊柱的扭转与弯曲,并且扭转与弯曲的程度常常超出医学允许的范围。同时,使用简单的人力很难保证下手的轻重缓急,因此常规的抢救担架对脊柱重伤员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拾取舱(1)、临时担架(2)、线性模组(3)及机械双臂(4),其中临时担架(2)插设于所述拾取舱(1)底部,所述线性模组(3)设置于所述拾取舱(1)的顶部,所述机械双臂(4)悬吊于所述线性模组(3)上;所述机械双臂(4)用于托抱伤员(5),方便在所述拾取舱(1)的底部插设或抽取所述临时担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拾取舱(1)、临时担架(2)、线性模组(3)及机械双臂(4),其中临时担架(2)插设于所述拾取舱(1)底部,所述线性模组(3)设置于所述拾取舱(1)的顶部,所述机械双臂(4)悬吊于所述线性模组(3)上;所述机械双臂(4)用于托抱伤员(5),方便在所述拾取舱(1)的底部插设或抽取所述临时担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担架(2)由多个抽插拼板(6)依次插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插拼板(6)的一侧设有导轨(7),另一侧设有导槽(8);一所述抽插拼板(6)的导轨(7)与相邻的另一所述抽插拼板(6)的导槽(8)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的后端设有锥形引导结构(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舱(1)的底部设有插槽,所述抽插拼板(6)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插式位姿小扰动拾取担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春光,郎智明,姜运祥,高英丽,眭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