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辅助治疗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或者颈椎间关节的退变,而导致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调查表明,在人群中颈椎病的患病率约为3.8---17.6%。颈椎牵引疗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也可适用于颈项肌肉劳损的保健治疗。牵引是通过外力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颈椎椎体之间的间隙通过牵引而增宽,同时限制颈椎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有利于解除颈部肌肉痊孪,从而减少对椎问盘的压力。增加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恢复正常椎体的排列,使神经根、脊髓及交感神经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利于己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传统颈椎牵引是患者端坐于长靠背凳子上,用布兜兜住下顿,向上悬挂于滑轮,滑轮下方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胸肩前座托、椎肩后座托、下颌骨座托和枕骨座托,所述胸肩前座托与所述椎肩后座托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相连,所述下颌骨座托与所述颅枕骨座托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相连,所述下颌骨座托与所述胸肩前座托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一支撑托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托与颈部前侧吻合,所述颅枕骨座托与所述椎肩后座托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二支撑托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托与颈部后侧吻合,所述第一支撑托和所述第二支撑托均为扁状可伸缩连接管,且所述扁状可伸缩连接管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扁状可伸缩连接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弹簧作用力大小的弹力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胸肩前座托、椎肩后座托、下颌骨座托和枕骨座托,所述胸肩前座托与所述椎肩后座托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相连,所述下颌骨座托与所述颅枕骨座托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相连,所述下颌骨座托与所述胸肩前座托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一支撑托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托与颈部前侧吻合,所述颅枕骨座托与所述椎肩后座托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二支撑托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托与颈部后侧吻合,所述第一支撑托和所述第二支撑托均为扁状可伸缩连接管,且所述扁状可伸缩连接管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扁状可伸缩连接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弹簧作用力大小的弹力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可伸缩连接管包括上段扁状管、中段扁状管和下段扁状管,所述中段扁状管位于颈肩转角处且其上下两端为直管段,所述上段扁状管的下端与所述中段扁状管的上端可伸缩连接,所述下段扁状管的上端与所述中段扁状管的下端可伸缩连接,所述弹簧在所述上段扁状管、中段扁状管和下段扁状管内呈通长设置,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上段扁状管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段扁状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上段弹力调节机构和下段弹力调节机构,所述上段弹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所述上段扁状管之间,所述下段弹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所述下段扁状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弹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卡扣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于所述弹簧的外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上段扁状管上且沿所述上段扁状管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滑槽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扣孔,其中,所述第一卡扣的头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当第一卡扣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扣孔时,所述第一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