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3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包括床体、床板抬升组件和气枕抬高组件,床板抬升组件由相互铰接的基板、中部板和顶部板构成,且位于床体床板的顶部,基板固定安装于床体床板的顶部,顶部板与床体床板底部固定安装的动力组件相连接,并通过动力组件抬升顶部板使使用者上半身弯曲便于患者起身和吃饭。本实用提供的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解决了由于长时间卧床,头部易与枕头接触面容易产生汗液引起压疮,并且对患者颈部支撑的表面可活动调整角度,从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更加有利于患者颈部的矫正,并且装置可以调整顶部板上浮角度,从而便于患者一个人的时候起身如厕或是吃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床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颈椎骨折脱位者、上颈椎畸形或脱位者等特殊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颅骨牵引,也就是利用外界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对肢体或躯干进行牵引,但是这种牵引的治疗时间一般至少要牵引一个月。因此一般分为卧床牵引和坐立牵引。而对于卧床牵引的病人来说,由于受牵引下颌会伟抬,长期保持这个姿势易疲劳,而且配合牵引用的枕头颈部部位无法调整,那这种牵引用的枕部枕头都是固定规格的,无法对颈部部位的凹槽表面进行调整,并且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患者头部与枕头接触面容易产生汗液,这也是造成压疮的原因之一,再者由于患者颈部不适,因此在起床和吃饭的时候也是极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包括:一床体;一床板抬升组件,所述床板抬升组件由相互铰接的基板、中部板和顶部板构成,且位于所述床体床板的顶部,所述基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床板的顶部,所述顶部板与所述床体床板底部固定安装的动力组件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组件抬升所述顶部板使使用者上半身弯曲,便于患者起身和吃饭;一气枕抬高组件,所述气枕抬高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顶部板一侧顶部的中轴处,所述气枕抬高组件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且可进行调整颈部的高度并可配合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降温或吸汗。作为优选,所述中部板的长度大小是所述顶部板长度大小的二分之一,所述顶部板的长度大小是所述基板长度大小的三分之二。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一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床板的底部,且与所述中部板中轴处的位置相对应;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轴接于所述床体床板的底部,且一端与所述中部板的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推进架,所述推进架由横梁、滑块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滑块相铰接的短臂,所述滑块套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所述横梁固定安装于所述顶部板相邻一侧边沿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短臂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床体床板顶部的外侧。作为优选,所述气枕抬高组件包括:一枕块,所述枕块的顶部开设有人型头部和颈部结构的凹槽;一夹层件,所述夹层件覆盖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一透气鱼丝垫,所述透气鱼丝垫贴合于所述夹层件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凹槽边沿设置的魔术贴相连接;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对称铰接有圆柱形支撑柱,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外壁均设有马达,两个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圆柱形支撑柱连接臂尾端设置的从动齿轮相啮合。其中,两个所述圆柱形支撑柱与所述凹槽位于颈部结构的下表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枕块一侧的外壁设置有两个开关,且两个开关分别对应两个所述马达。作为优选,所述床体的床头板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启动键,且启动键与步进电机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夹层件可以为冰袋或棉质布层。作为优选,所述步进电机的型号具体为J-8618HB240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包括床体、床板抬升组件和气枕抬高组件,床板抬升组件由相互铰接的基板、中部板和顶部板构成,且位于床体床板的顶部,基板固定安装于床体床板的顶部,顶部板与床体床板底部固定安装的动力组件相连接,并通过动力组件抬升顶部板使使用者上半身弯曲便于患者起身和吃饭;气枕抬高组件固定安装于顶部板一侧顶部的中轴处,气枕抬高组件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且可进行调整颈部的高度并可配合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降温或吸汗。解决了由于长时间卧床,头部易与枕头接触面容易产生汗液引起压疮,并且对患者颈部支撑的表面可以活动调整角度,从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更加有利于患者的颈部的矫正,并且装置可以调整顶部板上浮角度,从而便于患者一个人的时候起身如厕或是吃饭。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枕抬高组件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0、床体;20、床板抬升组件;21、基板;22、中部板;23、顶部板;24、动力组件;30、气枕抬高组件;31、枕块;32、夹层件;33、透气鱼丝垫;34、固定座;50、步进电机;51、螺纹杆;52、推进架;60、圆柱形支撑柱;61、马达;62、驱动齿轮;63、从动齿轮;111、横梁;112、滑块;113、短臂;22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包括床体10、床板抬升组件20和床板抬升组件20,解决了由于长时间卧床,头部易与枕头接触面容易产生汗液引起压疮,并且对患者颈部支撑的表面可以活动调整角度,从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更加有利于患者的颈部的矫正,并且装置可以调整顶部板上浮角度,从而便于患者一个人的时候起身如厕或是吃饭。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如图1所示,床板抬升组件20由相互铰接的基板21、中部板22和顶部板23构成,且位于床体10床板的顶部,基板21固定安装于床体10床板的顶部,顶部板23与床体10床板底部固定安装的动力组件24相连接,并通过动力组件24抬升顶部板23使使用者上半身弯曲便于患者起身和吃饭。其中,中部板22的长度大小是顶部板23长度大小的二分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床体(10);/n一床板抬升组件(20),所述床板抬升组件(20)由相互铰接的基板(21)、中部板(22)和顶部板(23)构成,且位于所述床体(10)床板的顶部,所述基板(21)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0)床板的顶部,所述顶部板(23)与所述床体(10)床板底部固定安装的动力组件(24)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组件(24)抬升所述顶部板(23)使使用者上半身弯曲;/n一气枕抬高组件(30),所述气枕抬高组件(30)固定安装于所述顶部板(23)一侧顶部的中轴处,所述气枕抬高组件(30)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且可进行调整颈部的高度并可配合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降温或吸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床体(10);
一床板抬升组件(20),所述床板抬升组件(20)由相互铰接的基板(21)、中部板(22)和顶部板(23)构成,且位于所述床体(10)床板的顶部,所述基板(21)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0)床板的顶部,所述顶部板(23)与所述床体(10)床板底部固定安装的动力组件(24)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组件(24)抬升所述顶部板(23)使使用者上半身弯曲;
一气枕抬高组件(30),所述气枕抬高组件(30)固定安装于所述顶部板(23)一侧顶部的中轴处,所述气枕抬高组件(30)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且可进行调整颈部的高度并可配合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降温或吸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板(22)的长度大小是所述顶部板(23)长度大小的二分之一,所述顶部板(23)的长度大小是所述基板(21)长度大小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牵引配合的枕部抬高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4)包括:
一步进电机(50),所述步进电机(50)通过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0)床板的底部,且与所述中部板(22)中轴处的位置相对应;
一螺纹杆(51),所述螺纹杆(51)的两端均轴接于所述床体(10)床板的底部,且一端与所述中部板(22)的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50)的输出端相连接;
一推进架(52),所述推进架(52)由横梁(111)、滑块(112)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111)和所述滑块(112)相铰接的短臂(113)构成,所述滑块(112)套接于所述螺纹杆(5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洁欧玉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