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及其限位圈的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863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包括手柄、刀杆、限位圈、棘轮、弹性件、调节块;所述手柄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前端具有刀杆出口、后端具有装配口;刀杆上具有环形凸起,刀杆后端面为棘轮面;刀杆前端从刀杆出口伸出容纳腔,环形凸起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限位圈套在刀杆上,使限位圈的前端面与环形凸起后端面贴合;将限位圈固定在容纳腔内壁上,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棘轮面与棘轮相啮合;弹性件位于棘轮和调节块之间;在调节块外设置外螺纹,容纳腔内壁设置内螺纹,以使调节块与容纳腔内壁螺旋连接。还公开了与之配套使用的装配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力矩调节简单,调节范围广,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及其限位圈的装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力矩可调螺丝刀及其限位圈的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有源植入的医疗器械一般分为刺激器和电极两大部分,但这两个部分是分离的,所以会存在两者之间的一个连接问题。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手术中,如果使用非力矩的螺丝刀锁紧电极和导线等部件时,往往会因为无法控制输出扭矩的大小而导致连接部件损坏或锁不紧,轻则影响手术的质量,重则导致手术的失败。另外如果力矩螺丝刀输出扭矩不稳定也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市面上的扭矩螺丝刀,例如公开号为:CN204839713U和公开号为:CN202556324U的力矩螺丝刀,存在以下缺点:a)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刀柄和刀头是会发生轻微轴向位移的,这就会导致力矩输出的扭矩不稳定,会导致手术失败;b)力矩调节比较复杂,在出厂调节力矩时有可能产生刀头脱出刀柄的情况;或者会发生刀头随转的情况;c)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可调节力矩相对较小,普遍在1.0kgfcm以下;再例如公开号为:CN207807574U,中的扭矩螺丝刀,虽然可以避免轴向位移的发生,但是其是定扭矩的扭矩螺丝刀,无法调节扭矩的力矩一旦变动需要重新更改设计,这就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力矩可调螺丝刀,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包括手柄、刀杆、限位圈、棘轮、弹性件、调节块;所述手柄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前端具有刀杆出口、后端具有装配口。装配口扣有后盖用于防尘、也防止异物落入。所述刀杆上具有环形凸起,刀杆后端面为棘轮面;所述刀杆前端从刀杆出口伸出容纳腔,环形凸起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所述限位圈套在刀杆上,使所述限位圈的前端面与所述环形凸起后端面贴合;将所述限位圈固定在容纳腔内壁上,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所述棘轮面与棘轮相啮合;弹性件位于棘轮和调节块之间;在所述调节块外设置外螺纹,所述容纳腔内壁设置内螺纹,以使调节块与容纳腔内壁螺旋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由于环形凸起和限位圈的共同作用,使本力矩螺丝刀在使用过程中刀杆相对于手柄不会发生轴向的位移,力矩螺丝刀输出扭矩稳定,使用可靠。另外,对于力矩的调节,更加方便、简单,只需要根据使用的需要对调节块旋入容纳腔的深度进行调解,而使弹性件的在棘轮上的压力改变就可以实现输出力矩的调节。每次调节可以借助专业的测力矩设备。再者,对于本力矩螺丝刀,在调节力矩过程中由于环形凸起和限位圈的共同作用,刀杆无论怎么调节都不会脱落,结构可靠稳定。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一个方案是为了增加刀杆的使用强度,位于容纳腔内的刀杆从刀杆出口到环形凸起部分的刀杆直径增粗。由于环形凸起后方的刀杆伸入到限位圈内,变向的增加了刀杆的直径,对刀杆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刀杆的前端通常设置为内六角扳手头,匹配性更好;由于刀杆后端和棘轮之间是啮合的,需要在遇到极限扭矩时,刀杆或是棘轮旋转发生错位以发出“嗒嗒”的声音提醒使用者,因此刀杆和棘轮至少有一个在刀柄的容纳腔内可旋转。另外,在可旋转的基础上,棘轮需要具有一定的轴向位移,才能实现与刀杆脱离。对于限位圈固定在容纳腔的方式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要做限定,例如通过胶粘接、螺纹连接,或是在容纳腔内设置阶梯限位挡肩实现限位圈的轴向固定。在这里提供一种优化结构,所述限位圈具有第二外螺纹,与容纳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简单,同时也便于拆卸、检修。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容纳腔壁上设置打胶孔,所述打胶孔贯穿容纳腔壁,所述打胶孔通至所述限位圈。通过胶水将限位圈固定在手柄的容纳腔内壁上也是一种可选操作。另外,打胶孔和螺纹连接两种方式可以结合作为限位圈的固定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螺纹磨损而导致刀杆获得轴向位移。优选的:所述棘轮上设置导向柱,导向柱前端设置挡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在导向柱上。这里设置导向柱保证弹簧安装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调节块包括套筒、导向腔;所述外螺纹设置在套筒外,所述套筒罩在导向柱外;沿着套筒轴向设置导向腔,所述导向腔与导向柱匹配使导向柱在导向腔内滑动。调节块在沿着手柄内部螺纹移动时,为了保证弹簧压缩的稳定性,避免弹簧形变不均匀,增加套筒,套筒下表面与弹簧接触,在下移过程中始终对弹簧压力均匀;为了减少导向柱的卡滞,让导向柱在导向腔内移动。优选的:在所述套筒上设置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位于导向腔四周等分排布。调节孔主要是便于外接工具用于连接旋转套筒的工具。优选的:在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注胶孔,注胶孔沿着容纳腔轴向设置,其中注胶孔轴向侧壁具有缺口,所述容纳腔内壁将该缺口封堵,使得所述注胶孔与容纳腔内壁共同形成胶水容纳空间。增加该注胶孔,主要是通过胶水将套筒进一步固定在手柄上,主要是由于本螺丝刀尺寸较小,因此螺纹的螺距、螺纹牙也会很细,螺纹在反复调节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因此在可调节的范围内,增加使用寿命,避免螺纹磨损而发生的螺丝刀失效。优选的:所述导向柱横截面为多边形,对应所述导向腔同为多边形。这样既可以避免棘轮发生旋转,有可以保证棘轮在轴向上的位移不偏移。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与容纳腔之间设置第一垫圈,环形凸起与限位圈之间设置第二垫圈。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优选的是PTFE垫圈,可以减小摩擦阻力。垫圈的使用可以保护垫圈两侧的装置,避免直接摩擦彼此损耗;另外垫圈还可以吸收一部分震动,在达到扭矩值时,可以降低棘轮对刀杆的冲击力,保证使用的平稳。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圈为杯子状,杯子底部设有穿过刀杆的小孔。该垫圈将刀杆从刀杆出口到环形凸起之间的刀杆包裹,避免刀杆直接与刀柄容纳腔摩擦,发生磨损。优选的:在所述刀杆上套有防卡滞弹簧,所述防卡滞弹簧位于环形凸起和容纳腔之间。防卡滞弹簧主要用于防卡滞,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医护人员拧动力矩螺丝刀快达到峰值力矩时,且内部机构未发生卡滞,此时只会棘轮上侧弹簧发生较大形变,棘轮发生轴向位移,力矩螺丝刀发出哒哒声正常工作并提示医护人员螺丝已被锁紧;但是如果此时棘轮由于机械原因无法实现轴向位移而发生卡滞,就会导致弹簧的作用失效,刀杆随手柄一起旋转,随后刺激器螺丝的力矩逐渐增大且超过刺激器设备设计力矩但未达到损坏力矩,此时防卡滞弹簧由于大力矩开始受压变形,环形凸起由于大扭力原因向下挤压防卡滞弹簧,刀杆后端面上的棘轮面和棘轮上的棘轮面脱离,刀杆发生空转现象,并发生沉闷的哒哒声,告诉医护人员设备螺丝已被拧紧。此时刺激器设备螺丝所受力矩处于设计力矩和最大力矩之间,未损坏设备。所以说防卡滞弹簧防止了刺激器设备螺丝孔由于力矩太大而损坏。由于整个螺丝刀尺寸非常小,长度为5cm上下;内部的限位圈尺寸将更小,安装不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了便于限位圈的安装,提供一种限位圈的装配系统。一种以上所述限位圈的装配系统;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杆、限位圈、棘轮、弹性件、调节块;/n所述手柄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前端具有刀杆出口、后端具有装配口;/n所述刀杆上具有环形凸起,刀杆后端面为棘轮面;/n所述刀杆前端从刀杆出口伸出容纳腔,环形凸起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n所述限位圈套在刀杆上,使所述限位圈的前端面与所述环形凸起后端面贴合;将所述限位圈固定在容纳腔内壁上,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n所述棘轮面与棘轮相啮合;弹性件位于棘轮和调节块之间;/n在所述调节块外设置外螺纹,所述容纳腔内壁设置内螺纹,以使调节块与容纳腔内壁螺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杆、限位圈、棘轮、弹性件、调节块;
所述手柄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前端具有刀杆出口、后端具有装配口;
所述刀杆上具有环形凸起,刀杆后端面为棘轮面;
所述刀杆前端从刀杆出口伸出容纳腔,环形凸起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
所述限位圈套在刀杆上,使所述限位圈的前端面与所述环形凸起后端面贴合;将所述限位圈固定在容纳腔内壁上,对刀杆实现轴向限位;
所述棘轮面与棘轮相啮合;弹性件位于棘轮和调节块之间;
在所述调节块外设置外螺纹,所述容纳腔内壁设置内螺纹,以使调节块与容纳腔内壁螺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具有第二外螺纹,与容纳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壁上设置打胶孔,所述打胶孔贯穿容纳腔壁,所述打胶孔通至所述限位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上设置导向柱,导向柱前端设置挡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在导向柱上。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包括套筒、导向腔;所述外螺纹设置在套筒外,所述套筒罩在导向柱外;沿着套筒轴向设置导向腔,所述导向腔与导向柱匹配使导向柱在导向腔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栋良姚松林陈涛姜阿芬陈新蕾童安磊崔贺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