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中多年生杂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63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中多年生杂草的方法,包括:1)清除地上枯落物和立枯物;2)喷洒除草剂;3)土地整理;4)目标物种移栽;5)水位管理;6)物种调查;7)调查农药残留;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可以为生长季多年生杂草植物的萌发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空间,促进其萌发;可减少杂草种子的输入;枯落物的清除便于后期的恢复地整地与苔草的移栽;喷洒除草剂的时间恰当,可有效的一次性全部杀死多年生杂草;可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多年生杂草的繁殖,喷洒除草剂与高水位管理相结合可使恢复区杂草减少90%以上,目标物种在短期内形成稳定优势群落,苔草成活率在95%以上,且本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中多年生杂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泥炭沼泽生态恢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中多年生杂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泥炭沼泽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的约3%,却拥有着陆地近1/3的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泥炭沼泽的生成、发展以及泥炭的积累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起来说,潮湿的气候,平坦或起伏和缓的地形,排水不畅的水文状况,繁茂的植被,以及稳定而持久的或缓慢下沉的构造条件等诸因素的相互配合,是造成有利于泥炭聚积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泥炭沼泽面积不断缩减,碳汇功能逐渐减弱,生物多样性降低,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受损或退化泥炭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刻不容缓。退化泥炭沼泽的植被恢复是泥炭地生态功能恢复的前提,塔头苔草具有高碳汇、高物种多样性及易成活等特点,常被当做退化泥炭地恢复的目标物种。然而,恢复地中的杂草,特别是多年生杂草(鬼针草、泽泻等)大量繁殖和扩张,严重影响目标物种的定植和扩繁,限制了塔头苔草群落种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中多年生杂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1)清除地上枯落物和立枯物:清除地上枯落物和立枯物,时间为4月底至5月初;/n2)喷洒除草剂: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待恢复地多年生杂草全部萌发后,在萌发的杂草上喷洒除草剂,每亩喷洒150ml~200ml,除草剂喷洒后的两周保持地表无积水;/n3)土地整理:在杂草全部死亡后,对恢复地进行补水,水位为0~10cm,旋耕进一步破坏杂草繁殖体,使恢复地地表形成镜面田;/n4)目标物种移栽:选择塔头基径较大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二分之一体积大小的塔头,保留分蘖根5~15cm长,剪除地上叶片部分,将挖取的部分塔头进行切割,得到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控制恢复泥炭地中多年生杂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1)清除地上枯落物和立枯物:清除地上枯落物和立枯物,时间为4月底至5月初;
2)喷洒除草剂: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待恢复地多年生杂草全部萌发后,在萌发的杂草上喷洒除草剂,每亩喷洒150ml~200ml,除草剂喷洒后的两周保持地表无积水;
3)土地整理:在杂草全部死亡后,对恢复地进行补水,水位为0~10cm,旋耕进一步破坏杂草繁殖体,使恢复地地表形成镜面田;
4)目标物种移栽:选择塔头基径较大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二分之一体积大小的塔头,保留分蘖根5~15cm长,剪除地上叶片部分,将挖取的部分塔头进行切割,得到移栽苗;将待移栽的苔草繁殖体埋到土中,深4~8cm,压实苔草周围土壤;
5)水位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段磊磊王升忠李兴丽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