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66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4
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包括卡体和设置在卡体表面的保护层;卡体上设置有条形码和识别区;识别区位于条形码的一侧;保护层将条形码和识别区覆盖住;识别区的内部设置有RFID芯片;卡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槽,卡体上设置有气囊;气囊的进气口插入通槽内部;卡体的底部设置有基座,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粘贴层上覆盖有保护膜;基座上设置有卡槽;通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腔;气腔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伸入气囊的进气口内;出气孔的外壁与气囊进气口的内壁密封连接;气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气腔与气囊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换卡体方便,有利于卡体的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
本技术涉及识别标签
,尤其涉及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
技术介绍
在医疗以及通信领域有许许多多相对贵重的精密的器材;贵重器材在转移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转运箱;现有技术中一般在转运箱上张贴识别标签;通过预先在识别标签内存入被转运贵重器材的信息;通过阅读器读取识别标签内的内容,从而实现快速读取信息的目的;转运箱上不会存在其他标记,不会造成信息泄露;但是现有技术中识别标签一般为一次性用品,粘贴在转运箱的表面,完成一次转运后,识别标签就会被丢弃;同时一般的识别标签通过胶水粘接,撕下标签较为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但是现有技术中识别标签一般为一次性用品,粘贴在转运箱的表面,完成一次转运后,识别标签就会被丢弃;同时一般的识别标签通过胶水粘接,撕下标签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本技术更换卡体方便,有利于卡体的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体(1)和设置在卡体(1)表面的保护层(5);/n卡体(1)上设置有条形码(2)和识别区(3);识别区(3)位于条形码(2)的一侧;保护层(5)将条形码(2)和识别区(3)覆盖住;识别区(3)的内部设置有RFID芯片(4);RFID芯片(4)包括供电线圈、数据写入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供电线圈与数据写入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电性连接;/n卡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槽(103);卡体(1)上设置有气囊(102);气囊(102)的进气口插入通槽(103)内部;卡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6),基座(6)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7),粘贴层(7)上覆盖有保护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贵重器材自动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体(1)和设置在卡体(1)表面的保护层(5);
卡体(1)上设置有条形码(2)和识别区(3);识别区(3)位于条形码(2)的一侧;保护层(5)将条形码(2)和识别区(3)覆盖住;识别区(3)的内部设置有RFID芯片(4);RFID芯片(4)包括供电线圈、数据写入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供电线圈与数据写入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电性连接;
卡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槽(103);卡体(1)上设置有气囊(102);气囊(102)的进气口插入通槽(103)内部;卡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6),基座(6)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7),粘贴层(7)上覆盖有保护膜;基座(6)上设置有卡槽(601);通槽(10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腔(10);气腔(10)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伸入气囊(102)的进气口内;出气孔的外壁与气囊(102)进气口的内壁密封连接;气腔(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9),活塞(9)沿着竖直方向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宁曹钰刘旭阳李羚玮于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