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66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胶层A、膜层、防转移层、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和底纸层;其中,屏蔽层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屏蔽层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读取信息的物理门槛,满足防伪溯源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属于射频识别

技术介绍
1.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射频识别简单地讲就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整个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单个非常具体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由于它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别,所以,更方便快捷,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可存储信息。2.RFID应用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不同封装形式的电子标签已经越来越多。RFID技术已经应用在制造过程控制和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工农业产品追溯管理,畜牧养殖管理,零售业物流配送,电子口岸及检验检疫管理,大型活动,军事装备及物资管理,国家电网和图书档案管理领域,并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应用。电子标签主要应用体现在服装吊牌、RFID票证,制造物流与供应链,军事,图书档案,商业零售,动物,车辆,医疗,航空,邮政等领域。根据国际标准对不同频段电子标签的使用要求,在诸多行业和领域,电子标签的作用正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3.现有电子标签生产方法电子标签生产就是在做好inlay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封装,做成成品的过程。比较常见的方法有:(1)不干胶复合法:采用不干胶材料,在复合设备上通过在线涂胶或复合双面胶带,嵌入inlay的工艺生产不干胶类电子标签的方法。(2)注塑法:根据项目对电子标签应用的需求,对外壳进行设计,并制作模具,通过注塑完成外壳的生产,再用胶粘剂粘接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完成。(3)制卡法:根据设计印刷好PVC等制卡材料,将inlay通过点焊方式固定在PVC等制卡材料内侧,经过对裱固定,上压合机加热加压合成,最后经过冲卡完成卡类电子标签的制作。(4)印刷法:在纸质材料、膜类材料、合成纸类材料等表面,根据天线设计(通常为超高频)制作天线印刷版,用导电墨类:导电银浆、石墨烯等印刷好天线,经过芯片绑定,涂胶复合,模切后完成电子标签的生产。(5)其他方法:电子标签的应用非常广泛,制作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例如滴塑法、陶瓷印刷法、柔性抗金属结构法、硅胶熔融浇铸法、纸质票卡法、腕带生产法等等。现有的RFID电子标签,只要使用标准匹配的读写器就可以随便读取信息,TID号及内部存储信息的直观保密性差,在一些芯片信息需要保密的应用场景下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读取信息的物理门槛,满足防伪溯源的特殊要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还提供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合理。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胶层A、膜层、防转移层、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和底纸层;其中,屏蔽层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屏蔽层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屏蔽层材料为导电材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屏蔽层材料为金属箔膜或导电橡胶或有机导电材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防转移层为防转移揭镂膜或透明隔离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膜层为PET膜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胶层A为不干胶或复合胶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胶层B是热熔压敏胶、溶剂型压敏胶或水乳性压敏胶。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防转移层上印刷光标和可变信息;(2)电子标签inlay上涂胶复合后模切,制作成湿电子标签inlay,转帖到防转移层上;(3)写入电子标签inlay信息;(4)屏蔽层表面涂布胶水,复合防转移层背面的膜层;(5)采集可变信息,印刷到屏蔽层另一面上,印刷位置与电子标签inlay复合位置一致;(6)底纸层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电子标签inlay面;(7)模切得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屏蔽层复合膜层后,防转移层上光标和可变信息完整露出;模切时,分切掉防转移层上的光标和可变信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写入电子标签inlay的信息为,可变信息;或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inlay的芯片的TID建立关联的信息。机理分析:1、屏蔽技术:导电的金属能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吸收,和抵消等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电磁波辐射的作用。(1)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2)当干扰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3)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要求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同时还要求是整个屏蔽体表面必须是导电连续的,并且是不能有直接穿透屏蔽体的导体。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除了金属,只要是导电良好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电磁屏蔽。比如:导电橡胶,金属网,有机导电材料等。电子标签的工作机理就是依靠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信息的空中传递。本技术中,涉及的是一种对电子标签的屏蔽,在屏蔽技术的使用中,选择的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可以导电的金属薄膜,可以选择铝膜、铜膜或其他导电的材料,只要便于电子标签的制作的满足屏蔽功能的材料均可以作为本技术选择的材料。通过屏蔽材料的使用,有效屏蔽电子标签电磁波接收和发射,从物理的角度实现对电子标签的保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让有权使用者,选择揭掉屏蔽材料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或者写入存储信息。2、防转移技术。防转移技术是针对不干胶类标签设计的一种特殊技术,通过层结构设计,揭起面层后,标签的其他部分会完整或局部的留在被贴物上,目的是防止标签挪作他用,以假乱真。本技术中,屏蔽层作为面层,配合屏蔽层的使用,设计了防转移结构,在标签的屏蔽层揭起后,膜层与防转移层分离,防转移层和电子标签inlay层留在被贴物上,即电子标签inlay会完整地留在被贴物上,去除屏蔽层后,让电子标签inlay可以继续被读取或者写入信息。防转移层可以是透明的隔离层材料,也可以是带有防转移信息的揭镂膜材料。揭镂膜材料的使用,可以帮助标签具备防伪功能或者鉴别标签是否被使用的功能。3、信息处理。本技术中涉及的信息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将屏蔽层表面的条码信息与电子标签芯片TID号建立关联关系;或者将屏蔽层面层的条码信息提前写入电子标签芯片,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使用时,采集屏蔽层上的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芯片中的信息进行核对;也可以将屏蔽层表面的可变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1)、胶层A(2)、膜层、防转移层(4)、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5)和底纸层(7);/n其中,屏蔽层(1)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5);屏蔽层(1)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1)、胶层A(2)、膜层、防转移层(4)、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5)和底纸层(7);
其中,屏蔽层(1)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5);屏蔽层(1)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屏蔽层(1)材料为导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森巩坤任慧颖巩龙贤宋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