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58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的改进,属于测量仪器。本装置的特征在于表体内装有两个弹簧,通过一套简易的机构,能使弹簧实现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两种状态。当单个弹簧动作时,阻尼小,用于测量汽油机气缸压力;当两个弹簧联合动作时,阻尼大,用于测量柴油机气缸气压力,从而达到一表两用——既可用于汽油机又可用于柴油机的目的。(*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的改进,属于测量仪器。目前国内使用的内燃机气缸压力表通常为表盘式压力表,其基本原理为利用气缸内引出的有压气体的压力,压缩一个弹簧管,再由弹簧管带动一个指针,然后按指针在表盘上的位置目测读数。其缺点为气压不稳定或单向阀漏气时,指针会发生颤动,易造成阅读误差。近期国外研制了一种记录式压力表,可用指针在记录纸上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克服了表盘式压力表的缺点,提高了测量精度。但是,无论是表盘式压力表或记录式压力表,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都是按测量范围的不同而制成汽油机用和柴油机用两种,两者不能通用。本技术针对上述缺点,在记录式压力表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改进,研制了一种既可用于汽油机又可用于柴油机的通用型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以提高通用程序,达到一表两用的目的。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测量汽油机气缸压力的状态;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B-B剖视图;图4为C向展开图,图中展示弹簧套筒上口型孔的形状;图5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测量柴油机气缸压力的状态;图6为D-D剖视图;图7为E-E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简要介绍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动作原理。在图1中,1为调整套筒;2为内弹簧;3为内弹簧垫圈;4为外弹簧;5为弹簧套筒;6为外弹簧垫圈;7为旋转垫圈;8为驱动销;9为定位弹簧;10为中心杆总成。测量气体压力时,将弹簧套筒(5)的下端连接到导气元件上,使有压气体与中心杆总成(10)的下端面接触,以推动中心杆总成(10)动作。中心杆总成(10)上套有内弹簧(2)和外弹簧(4),通过中心杆总成(10)上的凸台以及内弹簧垫圈(3)、外弹簧垫圈(6)、旋转垫圈(7)等附属零件,将中心杆总成(10)的动作传递到内弹簧(2)和外弹簧(4)上。这两个弹簧的上端与记录装置相连,有压气体通过中心杆总成(10)上的两个弹簧使记录装置动作,将压力数据记录下来。为了测量两种不同量程的压力数值,本技术将现行记录式压力表所用的一个弹簧改用两个弹簧,即内弹簧(2)和外弹簧(4),并通过控制零件使之产生两种状态当内弹簧(2)单独动作时(如图1,2,3所示状态),用于测量汽油机气缸的气体压力,此种动作原理类似于现行的记录式压力表;当内弹簧(2)和外弹簧(4)联合动作时(如图5,6,7所示状态),用于测量柴油机气缸的气体压力,此种动作原理即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介绍上述两种动作状态之前,先介绍有关零件的结构。中心杆总成(10)上有两个对称的、横断面为扇形的凸台(凸台亦可为其它形状),凸台轴向分上、下两段,图示为四块,亦可多块,由图2可见下段凸台,由图3可见上段凸台。内弹簧垫圈(3)空套在中心杆总成(10)上,依靠上段凸台和内弹簧(2)与中心杆总成(10)轴向定位。旋转垫圈(7)的内孔上有两个扇形缺口,与凸台相配合(见图3),旋转垫圈(7)空套在中心杆总成(10)的两段凸台之间(此段为园柱形,见图3),依靠弹簧套筒(5)的内孔台肩、外弹簧垫圈(6)及外弹簧(4)在中心杆总成(10)上轴向定位。调整套筒(1)的外表面有滚花,可顺时针向拧动90°,与弹簧套筒(5)产生相对运动。调整套筒(1)内有一个用螺纹连结的驱动销(8),驱动销(8)可穿过弹簧套筒(5)上的冂型孔(见图4)伸到旋转垫圈(7)的定位凹槽内,为方便加工装配,凹槽制成四个,实际使用一个。图1所示,为驱动销(8)在凹槽的右侧位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中心杆总成(10)上的下部扇形凸块可自由通过旋转垫圈(7),因此,内弹簧(2)单独起作用而外弹簧(4)不起作用,由于内弹簧(2)的阻尼较小,故用于测量汽油机气缸的压力。当调整套筒(1)沿顺时针向转动90°时,驱动销(8)随之沿弹簧套筒(5)上的冂型槽转动90°,并拨动旋转垫圈(7),使之也转动90°,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中心杆总成(10)的下部扇形凸台推动旋转垫圈(7)、外弹簧垫圈(6)和外弹簧(4),使内弹簧(2)和外弹簧(4)同时动作(见图6和图7),由于阻尼较大,故可用于测量柴油机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图4为弹簧套筒(5)上的冂型孔的展开图,冂型孔的左、右两侧纵向孔在弹簧套筒(5)上相隔90°(参见图7)。定位弹簧(9)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其一个作用是给调整套筒(1)以向下推力,使驱动销(8)能在冂型孔的左、右两侧纵向孔的最低点定位。另一个作用是需拧动调整套筒(1)时,先将其上抬,定位弹簧(9)受压,驱动销(8)即离开冂型孔两侧纵向孔的最低位置而在水平孔内自由移动。上述各图及其说明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其特征在于表体由下列主要零部件,调整套筒(1)、内弹簧(2)、内弹簧垫圈(3)、外弹簧(4)、弹簧套筒(5)、外弹簧垫圈(6)、旋转垫圈(7)、驱动销(8)、定位弹簧(9)和中心杆总成(10)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中心杆总成(10)上有两段凸台凸台断面可为扇形或其它形状,数量可为两个或多个。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弹簧套筒(5)上有一个冂形孔。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旋转垫圈(7)上有与驱动销(8)配合的、径向定位的定位槽。旋转垫圈(7)的内孔刻有中心杆总成(10)上的凸台可自由通过的、外形与凸台相配合的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调整套筒(1)外表刻有滚花。专利摘要本技术为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的改进,属于测量仪器。本装置的特征在于表体内装有两个弹簧,通过一套简易的机构,能使弹簧实现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两种状态。当单个弹簧动作时,阻尼小,用于测量汽油机气缸压力;当两个弹簧联合动作时,阻尼大,用于测量柴油机气缸气压力,从而达到一表两用——既可用于汽油机又可用于柴油机的目的。文档编号G01L7/00GK2056754SQ8920197公开日1990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马惠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式内燃机气缸压力表,其特征在于表体由下列主要零部件,调整套筒(1)、内弹簧(2)、内弹簧垫圈(3)、外弹簧(4)、弹簧套筒(5)、外弹簧垫圈(6)、旋转垫圈(7)、驱动销(8)、定位弹簧(9)和中心杆总成(1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惠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