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39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包括:储液槽体、阀板和拉杆,所述储液槽体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阀板对应的阀体,所述阀体中设置与指向下方的导向槽,所述阀板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储液槽体顶部设置有位于阀体上方的固定板,所述拉杆设置在阀板顶部且向上延伸至固定板上方,所述阀板背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延伸阀板正面下部的第一流道,所述阀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指向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而组成y形流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可以改变流体向下布流的流量,操作简便,减少残留,方便了储液槽体的内部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
技术介绍
钢带冷却机是一种进行流体冷却固化成型的设备,可以通过布料器或者溢流槽得到粒状或者带状的产品。溢流槽中泵入流体后,液位逐步升高,顶面的流体通过高度低于其他护板的溢流板而溢流到钢带上,经过钢带的运输和冷却,得到带状的产品,比如长条的沥青薄板。流体高温时呈现流体状态,可以泵入溢流槽,但是在生产结束时,溢流槽中液面低于溢流板顶部之下的沥青却难以快速清理出来,耗时长,而随着流体的降温,将更难以清空。另外,普通溢流槽的流量通过泵体来决定,而泵体的工作受到料罐、管道和电压等因素影响,并不能保证均匀的供料,使得溢流槽的瞬时溢出流量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了产品的厚度均匀性,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便于清理,提升流量的调节便利性和均匀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包括:储液槽体、阀板和拉杆,所述储液槽体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阀板对应的阀体,所述阀体中设置与指向下方的导向槽,所述阀板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储液槽体顶部设置有位于阀体上方的固定板,所述拉杆设置在阀板顶部且向上延伸至固定板上方,所述阀板背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延伸阀板正面下部的第一流道,所述阀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指向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而组成y形流道。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位于储液槽体底部的中线上,所述储液槽体底部对称设置有斜向下指向阀体的坡面导流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上部设置有一段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位于固定板上方的调节螺母。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位于固定板下方的限位卡环,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位于限位卡环及固定板之间的弹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槽体底部两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宽幅相同且小于阀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顶部开口位于同一高度,通过阀板的上下调节改变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顶部开口的开度。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板中设置有伴热介质通道。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伴热介质通道沿阀板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流道下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板底部设置有两个位于端部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分别与伴热介质通道垂直连通,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设置有伴热介质管接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介质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封堵螺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利用增压泵向储液槽体中泵入流体,浸没阀板后通过拉杆进行阀板的向上调节,逐步增加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顶部开口的开度,从而改变流体向下布流的流量,调节的操作简便,而且生产结束时,储液槽体中的流体可以通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完全流出,减少残留,方便进行储液槽体的内部清理,而且阀板可以向上脱离阀体,清理更加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包括:储液槽体1、阀板7和拉杆6,所述储液槽体1底部两端焊接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架12,所述支架12底部设置有安装板11,方便安装在钢带冷却机端部的上方。所述储液槽体1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阀板7对应的阀体8,所述阀体8中设置与指向下方的导向槽,进行阀板7的导向。所述阀体8位于储液槽体1底部的中线上,所述储液槽体1底部对称设置有斜向下指向阀体8的坡面导流板,将储液槽体1中的流体导向阀体8,减少残留问题,提升清理的便利性。所述阀板7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储液槽体1顶部设置有位于阀体7上方的固定板4,所述拉杆6焊接在阀板7顶部且向上延伸至固定板4上方。固定板4上设置有与拉杆6对应的通孔,所述拉杆6上部设置有一段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位于固定板4上方的调节螺母3,进行拉杆6及阀板7的升降调节。所述拉杆6上设置有位于固定板4下方的限位卡环5,所述拉杆6上设置有位于限位卡环5及固定板4之间的弹簧2,通过弹簧2进行拉杆6的弹性下压,提升阀板7工作时的稳定性。限位卡环5采用卡簧,拉杆6上设置有一圈与限位卡环5对应的环形槽,提升限位卡环5的拆装便利性。所述阀板7背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延伸阀板7正面下部的第一流道9,所述阀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指向第一流道9的第二流道10,所述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相连通而组成y形流道,进行流体在阀板7中的汇流,最终通过y形流道底部布流。所述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的宽幅相同且小于阀板7的长度,通常也小于下方钢带的宽度,所述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的顶部开口位于同一高度,储液槽体1中的流体可以从两侧同时流入y形流道,通过阀板7的上下调节改变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顶部开口的开度,改变瞬时流量。所述阀板7中设置有伴热介质通道13,所述伴热介质通道13沿阀板7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流道9下方,可以通入伴热介质,避免第一流道9温度低而使得流体凝固。所述阀板7底部设置有两个位于端部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分别与伴热介质通道13垂直连通,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设置有伴热介质管接头14,外接伴热介质循环管路。所述伴热介质通道13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封堵螺柱,避免伴热介质泄漏问题,还不影响阀板7的升降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指出的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提升了瞬时流量的稳定性及调节便利性,而且流体的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清理维护的工作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槽体、阀板和拉杆,所述储液槽体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阀板对应的阀体,所述阀体中设置与指向下方的导向槽,所述阀板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储液槽体顶部设置有位于阀体上方的固定板,所述拉杆设置在阀板顶部且向上延伸至固定板上方,所述阀板背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延伸阀板正面下部的第一流道,所述阀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指向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而组成y形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槽体、阀板和拉杆,所述储液槽体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阀板对应的阀体,所述阀体中设置与指向下方的导向槽,所述阀板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储液槽体顶部设置有位于阀体上方的固定板,所述拉杆设置在阀板顶部且向上延伸至固定板上方,所述阀板背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延伸阀板正面下部的第一流道,所述阀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斜向下指向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而组成y形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位于储液槽体底部的中线上,所述储液槽体底部对称设置有斜向下指向阀体的坡面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部设置有一段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位于固定板上方的调节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冷却机用流量可调式布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位于固定板下方的限位卡环,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位于限位卡环及固定板之间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忠平褚云峰褚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瑞德顺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