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5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包括:塔壳、第一填料组件、第二填料组件、雾化喷头、水泵、储液箱、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延伸至塔壳内的第一喷淋管及第二喷淋管,所述雾化喷头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除雾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锥形气嘴,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部内凹设置有位于锥形气嘴上方的锥形盲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利用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进行溶剂的缓释,进一步提升气液接触效果,通过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进行气体与水雾的分离,进行溶剂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在部分塑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有机废气,比如沥青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废气,为了保护环境、保障操作者的职业健康及周边居民的健康,需要对生产线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中和洗涤器是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可以通过溶剂进行有机废气中水溶性空气污染物的去除,以及进行酸碱性的中和。现有技术中的中和洗涤器,存在溶剂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而且排气中的水分大,溶剂的消耗量大,还影响了气体的后续处理及排放,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包括:塔壳、第一填料组件、第二填料组件、雾化喷头、水泵、储液箱、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所述第一除雾组件、第二除雾组件、第一填料组件以及第二填料组件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塔壳中,所述塔壳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尾端设置有水平位于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空心盘,所述空心盘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喷气嘴,所述储液箱设置在塔壳底部或一侧,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液箱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延伸至塔壳内的第一喷淋管及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末端位于第一填料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末端位于第二填料组件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头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除雾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水平设置在第二隔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离板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锥形气嘴,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部内凹设置有位于锥形气嘴上方的锥形盲孔,所述第一隔离板上设置有避开锥形盲孔的排气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塔壳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末端分别为盘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除雾组件包括第一蜂窝板及数块横向间隔排列在第一蜂窝板上的C形除雾板或者S形除雾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面下凸设置有位于锥形盲孔底边的环形凸筋。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板底部设置有延伸至塔壳外侧的排水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组件包括第二蜂窝板及设置在第二蜂窝板上的三明治网布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料组件包括第三蜂窝板及设置在第三蜂窝板上的砾石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通过雾化喷头在塔壳中形成两处溶剂水雾区,加强废气与溶剂的气液接触,去除废气中的杂质,实现酸碱的中和,并利用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进行溶剂的缓释,进一步提升气液接触效果,提升溶剂的利用率,最后通过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进行气体与水雾的分离,进行溶剂的回收,减少溶剂的浪费,方便后续的进一步处理,提升气体排放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包括:塔壳1、第一填料组件、第二填料组件、雾化喷头18、水泵15、储液箱16、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10,第一除雾组件、第二除雾组件、第一填料组件以及第二填料组件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塔壳1中,在本实施例中,塔壳1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进气管2,将废气导入塔壳1。进气管2尾端设置有水平位于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空心盘14,空心盘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喷气嘴3,废气分别通过喷气嘴3吹向第二填料组件,气流均匀性好,并利用气流进行第二填料组件的冲击,减少第二填料组件的堵塞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填料组件包括第三蜂窝板13及设置在第三蜂窝板13上的砾石层4,溶剂通过砾石层4进行缓慢下落,增加了与废气的接触,提升溶剂的利用效果。储液箱16设置在塔壳1底部或一侧,内部存储有溶剂,水泵15的进水口与储液箱16相连接,水泵15的出水口设置有延伸至塔壳1内的第一喷淋管11及第二喷淋管12,将溶剂增压后送入第一喷淋管11和第二喷淋管12。第一喷淋管11末端位于第一填料组件的上方,第二喷淋管12末端位于第二填料组件的上方,雾化喷头18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喷淋管11和第二喷淋管12上,将溶剂在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上方形成水雾,与导入的废气充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喷淋管11和第二喷淋管12的末端分别为盘管,实现雾化喷头18的环形分布,提升水雾分布均匀性。如图1所示,第一填料组件包括第二蜂窝板5及设置在第二蜂窝板5上的三明治网布层6,利用三明治网布层6的立体及多孔结构,实现溶剂水雾在第一填料组件中的分布,与途径的废气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并去除杂质。如图2所示,第二除雾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22和第二隔离板21,第一隔离板22水平设置在第二隔离板21的上方,第二隔离板21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锥形气嘴24,第一隔离板22底部内凹设置有位于锥形气嘴24上方的锥形盲孔25,气流携带水雾通过锥形气嘴24向锥形盲孔25冲击,使得水雾与锥形盲孔25表面接触而与气流分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22底面下凸设置有位于锥形盲孔25底边的环形凸筋23,锥形盲孔25内部的溶剂水雾通过环形凸筋23向下滴落至第二隔离板21表面,第二隔离板21底部设置有延伸至塔壳1外侧的排水管17,排水管17可以与储液箱16相连接,进行溶剂的回收利用。第一隔离板22上设置有避开锥形盲孔25的排气孔26,使得第一次气雾分离的气流通过排气孔26继续向上流动,再通过第一除雾组件进行残留水雾的清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除雾组件包括第一蜂窝板9及数块横向间隔排列在第一蜂窝板上的C形除雾板8或者S形除雾板,对途径的气流进行分通道除雾。在本实施例中,塔壳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7,进行气流的排出,后利于后续的进一步净化或者排放。综上,本技术指出的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实现了废气的多次中和洗涤及分离除雾,提升了中和洗涤效果和溶剂的利用率,有利于溶剂的回收利用,减低生产成本。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壳、第一填料组件、第二填料组件、雾化喷头、水泵、储液箱、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所述第一除雾组件、第二除雾组件、第一填料组件以及第二填料组件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塔壳中,所述塔壳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尾端设置有水平位于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空心盘,所述空心盘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喷气嘴,所述储液箱设置在塔壳底部或一侧,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液箱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延伸至塔壳内的第一喷淋管及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末端位于第一填料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末端位于第二填料组件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头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除雾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水平设置在第二隔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离板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锥形气嘴,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部内凹设置有位于锥形气嘴上方的锥形盲孔,所述第一隔离板上设置有避开锥形盲孔的排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中和洗涤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壳、第一填料组件、第二填料组件、雾化喷头、水泵、储液箱、第一除雾组件和第二除雾组件,所述第一除雾组件、第二除雾组件、第一填料组件以及第二填料组件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塔壳中,所述塔壳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尾端设置有水平位于第二填料组件下方的空心盘,所述空心盘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喷气嘴,所述储液箱设置在塔壳底部或一侧,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液箱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延伸至塔壳内的第一喷淋管及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末端位于第一填料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末端位于第二填料组件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头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除雾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水平设置在第二隔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离板上阵列设置有指向上方的锥形气嘴,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部内凹设置有位于锥形气嘴上方的锥形盲孔,所述第一隔离板上设置有避开锥形盲孔的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忠平褚海峰褚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瑞德顺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