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38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及控制系统;制冷系统的输出端与箱体的输入端连接;制冷系统包括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冷剂循环系统与原料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换热器连接,以进行热交换;换热器的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均与冷剂循环系统连接;换热器的第二入口与原料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箱体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冷剂循环系统产生冷量与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箱体内的温度;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实现集装箱内温度分区和多梯度换热;根据每种果蔬的呼吸作用特点,实时监测箱体的保鲜环境,智能调节,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能够大幅提高蔬果保鲜期,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气调保鲜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智能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气调保鲜是人为控制调节室(箱、库)内气体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成分比例、湿度、温度(冰冻临界点以上)及气压,监测和调节果品蔬菜储藏室的环境变量,达到满足不同品种生存需要的最低氧气含量,通过抑制储藏物细胞的呼吸量来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使之处于近休眠状态,而不是细胞死亡状态,保持果蔬品种营养,从而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被储藏物的质地、色泽、口感、营养等,即使被保鲜储藏物脱离开气调保鲜环境后,因果蔬有一段时间的唤醒期,果蔬出库的摆架期可延长到21~28天。但气调保鲜多为简陋的陆地气调冷库,箱体气调保鲜较少,在对蔬果进行海运或者汽运时,无法对蔬果进行全程保鲜,容易使蔬果熟透甚至是烂在集装箱中,影响了蔬果的质量,加大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全程保鲜的智能制冷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所述冷剂循环系统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换热器连接,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均与所述冷剂循环系统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入口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冷剂循环系统产生冷量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箱体内的温度;所述冷剂循环系统及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剂循环系统包括风机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风机及所述压缩机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包括乙烯脱除机、脱氧机及二氧化碳调控装置;所述乙烯脱除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箱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乙烯脱除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脱氧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脱氧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氧化碳调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调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乙烯脱除机、脱氧机及所述二氧化碳调控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有安装区;所述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原料循环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及所述换热器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区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若干分区;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分区的输入端连接;多个所述分区的输出端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包括若干个所述箱体;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安装在多个所述分区中;或者,所述加湿器安装在多个所述箱体中;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显示屏及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及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冷剂循环系统及所述原料循环系统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冷剂循环系统内的冷量与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使得箱体内气体的温度达到果蔬的保鲜温度,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箱体的气体的温度,实现箱体内温度分区以及多梯度换热;根据每种果蔬的呼吸作用特点,通过原料循环装置调节箱体内自动进行调节箱体内环境,使高档水果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降低腐败率,提高收益;大幅提高水果保鲜期,可使远距离大批量蔬果生鲜的运输不依赖于高成本空运,降低运输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制冷设备内各装置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制冷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如图1至图3所示,提供一种智能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制冷系统及控制系统;制冷系统的输出端与箱体1的输入端连接;制冷系统包括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冷剂循环系统与原料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换热器24连接,以进行热交换;换热器24的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均与冷剂循环系统连接;换热器24的第二入口与原料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换热器24的第二出口与箱体1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冷剂循环系统产生冷量与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箱体1内的温度;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冷剂循环系统用于产生冷量,与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通过换热器24进行热交换,使得箱体1内气体的温度达到果蔬的保鲜温度,控制系统实时检测箱体1内各类气体的含量、温度、湿度以及压力,并作出反馈,自动调节箱体1内的环境,并且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用户可实时监测箱体1内的环境,实现箱体1内温度分区以及进行多梯度换热,综合利用能源,保证运输过程中蔬果得到长时间的保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冷剂循环系统包括风机21及压缩机22;压缩机22的输出端与风机21的输入端连接;风机21的输出端与换热器24的第一入口连接;压缩机22的输入端与换热器24的第一出口连接;风机21及压缩机22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风机21与压缩机22提供冷量,与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通过换热器24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箱体1内的温度;配合控制系统的控制,对箱体1内温度进行处理;使高档水果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降低腐败率,提高收益;大幅提高水果保鲜期,可使远距离大批量蔬果生鲜的运输不依赖于高成本空运,降低运输成本。上述实施例中,冷剂循环系统还包括节流阀23,节流阀23安装在风机21与换热器24之间,起到节流吸热的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原料循环系统包括乙烯脱除机26、脱氧机25及二氧化碳调控装置27;乙烯脱除机26的输入端与箱体1的输出端连接;乙烯脱除机26的输出端与脱氧机25的输入端连接;脱氧机25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调控装置27的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调控装置27的输出端与换热器24的第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所述冷剂循环系统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换热器连接,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均与所述冷剂循环系统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入口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冷剂循环系统产生冷量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箱体内的温度;所述冷剂循环系统及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剂循环系统及原料循环系统;所述冷剂循环系统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换热器连接,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均与所述冷剂循环系统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入口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箱体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冷剂循环系统产生冷量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箱体内的温度;所述冷剂循环系统及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剂循环系统包括风机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风机及所述压缩机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循环系统包括乙烯脱除机、脱氧机及二氧化碳调控装置;所述乙烯脱除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箱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乙烯脱除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脱氧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脱氧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氧化碳调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调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乙烯脱除机、脱氧机及所述二氧化碳调控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毕垦深圳先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