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07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通过设置可变换风向的通风装置,在外界温度过高时,可将温度控制罐内的热气快速排出到送水箱中,热风在送水箱中排出外界或者与冷却水接触降温;在外界温度过低时,通过加热管加热送水箱中的冷却水,变换通风装置的风向,将送水箱中的热气快速运送到温度控制罐中,通过热水以及热气的作用,使储存罐温度升高,加快了储存罐的散热及升温,减少需要大量冷却水进行降温,以及需要大量能源加热冷却水进行加热,降低热量的流失,节省能源;防止储存罐内甲醇因温度过高发生汽化导致爆炸的情况出现,提高甲醇燃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电联产甲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紧缺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人们不断寻求以及研究新型能源。甲醇具有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辛烷值高等优点。风电联产甲醇是通过对风电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生产甲醇,风电联产甲醇合理地利用多余的电力,减少了电能的浪费。甲醇生产后需要用储存罐进行储存,由于甲醇遇高温容易汽化,与空气混合后极易发生爆炸,在低温情况下,甲醇燃料的启动性能差,温度过低不易于点燃,现有的储存罐仅是在罐体顶部加装喷淋装置,喷淋装置需要大量冷却水进行降温或者升温,无法快速散去热量或者传递热量,特别是在冬天,热水传递过程中热量不断被消耗,无法将热气快速地传递到储存装置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进行水的加热,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加热效果不好,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加速储存罐散热或者升温的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罐以及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罐内的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上设有用于输送甲醇的输料管、用于检测所述储存罐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储存罐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罐一侧设有送水箱,所述送水箱与所述温度控制罐之间通过抽水管连接;所述送水箱内设有加热管;所述温度控制罐与所述送水箱之间设有可变换风向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罐及所述送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用于回收冷却水的水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温度控制罐远离所述抽水管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槽与所述送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罐内靠近所述储存罐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呈阶梯状交错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水槽与送水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相同的抽水泵。进一步地,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通过螺钉铰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风罩;所述风罩内设有扇叶安装架,所述扇叶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在所述扇叶安装架内的扇叶、以及固定在所述扇叶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扇叶出风向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扇叶中心及扇叶安装架。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罐靠近支撑架一侧设有第一通风接口,所述送水箱靠近支撑架一侧设有第二通风接口,所述风罩分别通过旋钮与第一通风接口及第二通风接口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送水箱远离风罩一侧壁上设有透风口,所述透风口上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两侧壁上设有凸轴,所述凸轴铰接在透风口侧壁上的转孔中。进一步地,所述送水箱与水槽之间的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位于靠近水槽处的抽水泵与送水箱之间,所述三通接头一侧设有用于外接水源的补水管。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罐与水槽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双向阀,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相同的双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可变换风向的通风装置,在外界温度过高时,可将温度控制罐内的热气快速排出到送水箱中,热风在送水箱中排出外界或者与冷却水接触降温;在外界温度过低时,通过加热管加热送水箱中的冷却水,变换通风装置的风向,将送水箱中的热气快速运送到温度控制罐中,通过热水以及热气的作用,使储存罐温度升高,加快了储存罐的散热及升温,减少需要大量冷却水进行降温,以及需要大量能源加热冷却水进行加热,降低热量的流失,节省能源;通过设置缓冲块,缓冲块呈阶梯状交错分布,使得冷却水或者热水能够更加充分地与储存罐表面接触,更好地对储存罐进行降温或者升温,防止储存罐内甲醇因温度过高发生汽化导致爆炸的情况出现,提高甲醇燃料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风罩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用于温度控制罐11以及设置在温度控制罐11内的储存罐12;储存罐12上设有用于输送甲醇的输料管121、用于检测储存罐1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3、以及用于检测储存罐12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4;温度控制罐11一侧设有送水箱3,送水箱3与温度控制罐11之间通过抽水管33连接;送水箱3内设有加热管34;温度控制罐11与送水箱3之间设有可变换风向的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分别与温度控制罐11及送水箱3通过管道连接;储存装置还包括用于回收冷却水的水槽4;水槽4与温度控制罐11远离抽水管33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水槽4与送水箱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储存罐12上的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电机24、加热管34以及抽水泵5均外接控制系统,当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储存罐12温度过高时,人工打开补水管71上的双向阀6进行送水箱3的补水,打开抽水管33上的抽水泵5,将送水箱3中的冷却水抽入温度控制罐11中,同时启动电机24,扇叶23启动吹出风,此时风罩22的出风风向为往送水箱3一侧出风,将温度控制罐11中的热风吹出至送水箱3中,热风一部分通过透风口31排出,另一部分与送水箱3中的冷却水接触后降温,散热后的水通过打开温度控制罐11与水槽4之间的双向阀5排入水槽4中,水槽4可埋在地下,以节省设备的空间,水槽4中的水放置后可打开水槽4与送水箱3之间的抽水泵5,将水槽4中的水抽至送水箱3中继续进行冷却,协助冷却水快速散去储存罐12上的热量;当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储存罐12的温度过低时,操作人员可松开风罩22与第一通风接口112及第二通风接口35接触的旋钮25,将旋钮25移至第一通风接口112及第二通风接口35一侧,将风罩22旋转180°,扇叶23的出风风向变为往温度控制罐11一侧送风,旋转后将旋钮25移至风罩22两端,螺旋固定,使得旋钮25一半位于第一通风接口112及第二通风接口35,另一半连接在风罩22两端;固定后启动加热管34及电机24,送水箱3内的水加热后,通过抽水管33运送至温度控制罐11中,而扇叶23把送水箱3里的热气吹入温度控制罐11中,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罐以及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罐内的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上设有用于输送甲醇的输料管、用于检测所述储存罐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储存罐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罐一侧设有送水箱,所述送水箱与所述温度控制罐之间通过抽水管连接;所述送水箱内设有加热管;所述温度控制罐与所述送水箱之间设有可变换风向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罐及所述送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用于回收冷却水的水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温度控制罐远离所述抽水管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槽与所述送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电联产甲醇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罐以及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罐内的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上设有用于输送甲醇的输料管、用于检测所述储存罐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储存罐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罐一侧设有送水箱,所述送水箱与所述温度控制罐之间通过抽水管连接;所述送水箱内设有加热管;所述温度控制罐与所述送水箱之间设有可变换风向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罐及所述送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用于回收冷却水的水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温度控制罐远离所述抽水管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槽与所述送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罐内靠近所述储存罐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呈阶梯状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水槽与送水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相同的抽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毕垦深圳先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