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4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包括和混凝土地基一体浇筑且呈竖直的支撑立柱、设于支撑立柱靠近上端处的钢结构框架、连接于钢结构框架和支撑立柱的顶棚、设于顶棚且固定顶棚的钢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棚包括顶棚膜、和顶棚膜相密封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同轴滑动连接于支撑立柱的立柱滑筒、设于立柱滑筒且对立柱滑筒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机构,拥有不需要在较高的高度对顶棚膜进行固定安装,直接在地面可先将顶棚膜和立柱滑筒完成固定,较为便捷且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棚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膜结构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顶棚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收费站会建造大跨度的顶棚来改善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便于来往车辆在雨天等较差天气进行相关缴费,现有较多的收费站开始采用膜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阳光板顶棚相比,不仅仅增加了美观性,且因为膜结构自重较轻,在极端天气或者地震情况下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的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例如,一种体育场膜结构看台,授权公告号为CN206785004U,包括铰接点、栏杆、钢丝绳、后桁架、顶棚、连接器、固定锚栓、横杆、前桁架、弦杆和主席台,所述铰接点与弦杆相连接,所述探照灯与前桁架相连接。该体育场膜结构看台,本体育场膜结构看台突破传统的PVC膜结构设计采用氟碳纤维膜,且其通过桁架和弦杆相互配合来支撑,并且在支撑柱的作用下使得整个顶棚的支撑更加的简单,采用支柱配合钢丝绳的方式来固定顶棚,使得顶棚的固定不需要很多的支撑结构,还采用可伸缩折叠的座椅,利于体育场地进行各种赛事场地的变换。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顶棚进行固定时,通过在设于支柱顶端处的固定锚栓和弦杆之间设置钢丝绳为顶棚固定提供拉力,但是,固定时要将顶棚安装到支柱上后再设置钢丝,整个钢丝安装过程具备一定高度,需要人工在较高高度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安装,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其具有不需要工人在较高的高度对顶棚进行较长时间进行安装固定,较为便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包括和混凝土地基一体浇筑且呈竖直的支撑立柱、设于支撑立柱靠近上端处的钢结构框架、连接于钢结构框架和支撑立柱的顶棚、设于顶棚且用于固定顶棚的钢索机构,所述顶棚包括侧边连接于钢索机构的顶棚膜、和顶棚膜相密封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同轴滑动连接于支撑立柱的立柱滑筒、设于立柱滑筒且对立柱滑筒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机构,钢索机构连接固定顶棚膜和立柱滑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索机构连接到立柱滑筒,使得在对顶棚膜进行拉伸固定时,在地面即可完成安装固定,使得操作人员不必承受高空作业的高风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安装完成后,通过吊机吊起,由立柱滑筒对应支撑立柱插接进入,方便地完成对顶棚的定位安装,整个安装固定过程简单,且不易出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柱滑筒且呈竖直的筒块、开设于立柱滑筒侧壁且呈竖直的插槽、插接于插槽且固定连接于支撑立柱且和筒块相贴合的柱块、插接于筒块和柱块且固定筒块和柱块的滑筒螺栓,插槽贯穿至立柱滑筒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柱块插接到插槽之中时,就可确保筒块和柱块相贴合对应,然后即可将滑筒螺栓进行相固定安装,较为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立柱包括连接于混凝土地基的立柱下体、同轴固定连接于立柱下体上端平面且直径小于立柱下体的立柱上体,立柱下体上表面和立柱滑筒下表面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滑筒由立柱下体进行承接使得顶棚的重量不会完全由滑筒螺栓和插槽进行承接,避免滑筒螺栓极易发生断裂破损,进一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一体浇筑于混凝土地基且以支撑立柱为中心点呈矩形设置的四根框架立柱、固定连接于相邻两根框架立柱上端且呈圆弧形的上横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支撑立柱为中心点设置四根支撑立柱,保证受力分布均衡,提升整个架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杆下方平行设有固定连接于框架立柱的下横杆,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数根且相邻两根呈三角形设置的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以及下横杆的设置可提升上横杆靠近上横杆中心点处的承受竖直力的强度,减小上横杆中心点处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可能性,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索机构包括四根呈矩形且和四根上横杆相一一对应的膜板、可拆卸连接于立柱滑筒上部的锚环、可拆卸连接于模板和锚环的钢丝绳,顶棚膜四周侧边连接于膜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将模板的部分重量传递给锚环进行承受,避免模板的全部重量由钢结构框架进行承担,减轻钢结构框架的所受外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膜板均匀插接有数个螺纹连接于上横杆的固定螺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丝可确保模板和上横杆之间紧固连接,同时旋下固定螺丝可取下整个顶棚以及钢索结构进行检查维修或是更换,不需要连通钢结构框架一同进行更换,以节约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膜靠近立柱滑筒的部分高于顶棚膜靠近膜板的部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或是雪天时,落至顶棚膜表面的雨水或是雪会在自身的重力下顺应着顶棚膜的斜面下滑,避免雨水或是雪在顶棚膜表面大量堆积,破坏整体结构的受力平衡状态,造成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钢索机构连接到立柱滑筒,使得在对顶棚膜进行拉伸固定时,在地面即可完成安装固定,使得操作人员不必承受高空作业的高风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安装完成后,通过吊机吊起,由立柱滑筒对应支撑立柱插接进入,方便地完成对顶棚的定位安装,整个安装固定过程简单,且不易出错;在雨天或是雪天时,落至顶棚膜表面的雨水或是雪会在自身的重力下顺应着顶棚膜的斜面下滑,避免雨水或是雪在顶棚膜表面大量堆积,破坏整体结构的受力平衡状态,造成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中,1、支撑立柱;11、立柱下体;12、立柱上体;2、顶棚;21、顶棚膜;22、立柱滑筒;23、筒块;24、插槽;25、柱块;26、滑筒螺栓;3、钢结构框架;31、框架立柱;32、上横杆;33、下横杆;34、加强杆;4、钢索机构;41、膜板;42、锚环;43、钢丝绳;44、固定螺丝;45、吊环;46、绳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和混凝土地基相一体浇筑且呈竖直的支撑立柱1,混凝土路面安装有以支撑立柱1为中心进行设置的钢结构框架3,钢结构框架3上方安装有顶棚2,顶棚2安装有对自身起到支撑的钢索机构4,钢索机构4的安装在地面即可完成不需要先将顶棚2安装到支撑立柱1以及钢结构框架3,再由工人到较高高度的顶棚2上进行钢索机构4的安装,较为方便同时免去工人可能承受的较大的危险性。参照图2和图3,支撑立柱1包括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地基的立柱下体11,立柱下体11上端水平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立柱下体11的立柱上体12,顶棚2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立柱上体12且下表面可抵接于立柱下体11上表面的立柱滑筒22,立柱滑筒22竖直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棚膜21,顶棚膜21为PTEE材质,即在极细的玻璃纤维编织成的基布上涂上聚四氟乙烯树脂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立柱滑筒22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包括和混凝土地基一体浇筑且呈竖直的支撑立柱(1)、设于支撑立柱(1)靠近上端处的钢结构框架(3)、连接于钢结构框架(3)和支撑立柱(1)的顶棚(2)、设于顶棚(2)且用于固定顶棚(2)的钢索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包括侧边连接于钢索机构(4)的顶棚膜(21)、和顶棚膜(21)相密封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同轴滑动连接于支撑立柱(1)的立柱滑筒(22)、设于立柱滑筒(22)且对立柱滑筒(22)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机构,钢索机构(4)连接固定顶棚膜(21)和立柱滑筒(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包括和混凝土地基一体浇筑且呈竖直的支撑立柱(1)、设于支撑立柱(1)靠近上端处的钢结构框架(3)、连接于钢结构框架(3)和支撑立柱(1)的顶棚(2)、设于顶棚(2)且用于固定顶棚(2)的钢索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包括侧边连接于钢索机构(4)的顶棚膜(21)、和顶棚膜(21)相密封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同轴滑动连接于支撑立柱(1)的立柱滑筒(22)、设于立柱滑筒(22)且对立柱滑筒(22)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机构,钢索机构(4)连接固定顶棚膜(21)和立柱滑筒(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柱滑筒(22)且呈竖直的筒块(23)、开设于立柱滑筒(22)侧壁且呈竖直的插槽(24)、插接于插槽(24)且固定连接于支撑立柱(1)且和筒块(23)相贴合的柱块(25)、插接于筒块(23)和柱块(25)且固定筒块(23)和柱块(25)的滑筒螺栓(26),插槽(24)贯穿至立柱滑筒(22)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1)包括连接于混凝土地基的立柱下体(11)、同轴固定连接于立柱下体(11)上端平面且直径小于立柱下体(11)的立柱上体(12),立柱下体(11)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帅李贯华刘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国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