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07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横梁位于竖梁的前侧,所述竖梁的外侧边缘套设有方管,所述方管位于横梁的后侧,所述方管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梁相互匹配的固定机构,所述方管的内腔前侧设有与竖梁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所述方管的内腔后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前侧与竖梁的后侧相互贴合,所述活动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后侧设有螺纹杆,所述方管的后侧壁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相互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螺纹杆的前端插接在轴承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后端贯穿第二螺母,并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具有费时费力、安装便捷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
技术介绍
屋顶位于建筑物的最顶部,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承重作用,承受作用于屋顶上的风、雨、雪、及其他物体;二使围护作用,防御自然界的风、雨、雪、太阳辐射热和冬季低温等的影响;三是装饰建筑立面,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立面和整体造型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装配式建筑屋顶在生产前需要安装支撑架来进行支撑固定。然而在对横梁和竖梁交叉连接处进行固定时,现有操作方式是通过多个螺钉来进行固定,上述操作方式在工作时需要多人扶住横梁和竖梁来进行安装,这种操作方式的操作难度较大,进而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费时费力、安装不便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具有费时费力、安装便捷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横梁位于竖梁的前侧,所述竖梁的外侧边缘套设有方管,所述方管位于横梁的后侧,所述方管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梁相互匹配的固定机构,所述方管的内腔前侧设有与竖梁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所述方管的内腔后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前侧与竖梁的后侧相互贴合,所述活动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后侧设有螺纹杆,所述方管的后侧壁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相互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螺纹杆的前端插接在轴承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后端贯穿第二螺母,并固定连接有操作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U形杆和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为上下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方管的侧壁上,所述U形杆卡接在横梁的前侧,且所述U形杆的后端贯穿两个穿孔,并套设有第一螺母,且所述第一螺母与固定板的后侧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插杆,所述插杆固定连接在方管内腔前侧壁上,两个所述插杆为左右设置,所述竖梁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与插杆相互匹配的盲孔,所述插杆的后端插接在相邻的盲孔内腔。优选的,所述插杆后端与竖梁前侧之间距离小于轴承后侧与方管的内腔后侧之间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与U形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U形杆的外侧边缘设有与第一螺母相互匹配的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对方管的高度调节,使得组装横梁和竖梁时能更便捷的调节横梁的安装高度,确定好横梁的安装高度之后,将U形杆卡接在横梁的前侧,并穿过方管两侧固定板上的穿孔,同时套上第一螺母拧紧至与固定板后侧相互贴合,以上完成了横梁和竖梁之间交叉连接处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安装便捷、省时省力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图。图中标号:1、横梁;2、竖梁;3、方管;4、固定机构;5、U形杆;6、固定板;7、穿孔;8、第一螺母;9、限位机构;10、插杆;11、盲孔;12、活动板;13、轴承;14、螺纹杆;15、第二螺母;16、操作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包括横梁1和竖梁2,横梁1位于竖梁2的前侧,竖梁2的外侧边缘套设有方管3,方管3位于横梁1的后侧,方管3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梁1相互匹配的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U形杆5和两个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为上下设置,且两个固定板6固定连接在方管3的侧壁上,U形杆5卡接在横梁1的前侧,且U形杆5的后端贯穿两个穿孔7,并套设有第一螺母8,且第一螺母8与固定板6的后侧相互贴合,第一螺母8与U形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U形杆5的外侧边缘设有与第一螺母8相互匹配的外螺纹,方管3的内腔前侧设有与竖梁2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两个插杆10,插杆10固定连接在方管3内腔前侧壁上,两个插杆10为左右设置,竖梁2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与插杆10相互匹配的盲孔11,插杆10的后端插接在相邻的盲孔11内腔,方管3的内腔后侧设有活动板12,活动板12的前侧与竖梁2的后侧相互贴合,活动板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3,轴承13的后侧设有螺纹杆14,方管3的后侧壁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相互匹配的第二螺母15,螺纹杆14的前端插接在轴承13的内腔,螺纹杆14的后端贯穿第二螺母15,并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6,插杆10后端与竖梁2前侧之间距离小于轴承13后侧与方管3的内腔后侧之间距离。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先调整好方管3内腔活动板12的位置,这一过程中通过操作杆16来带动螺纹杆14在第二螺母15和第二轴承13的内腔旋转,螺纹杆14带动活动板12相对第二螺母15移动,待活动板12调节至轴承13的后侧与方管3的内腔后侧相互贴合时即可,之后将方管3套设在竖梁2上的适宜位置,之后再向后侧移动方管3,使得方管3内腔前侧的插杆10插接在竖梁2上的对应的盲孔11内腔,再反向转动操作杆16来调节活动板12的位置,直至活动板12移动至与竖梁2的后侧相互贴合后即可,以上完成好方管3的安装,通过对方管3的高度调节,使得组装横梁1和竖梁2时能更便捷的调节横梁1的安装高度,确定好横梁1的安装高度之后,之后将横梁1放置在方管3的前侧,再将两个U形杆5卡接在横梁1的前侧,并穿过方管3两侧固定板6上的穿孔7,同时套上第一螺母8拧紧至与固定板6后侧相互贴合,以上完成了横梁1和竖梁2之间交叉连接处的固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包括横梁(1)和竖梁(2),所述横梁(1)位于竖梁(2)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2)的外侧边缘套设有方管(3),所述方管(3)位于横梁(1)的后侧,所述方管(3)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梁(1)相互匹配的固定机构(4),所述方管(3)的内腔前侧设有与竖梁(2)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9),所述方管(3)的内腔后侧设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前侧与竖梁(2)的后侧相互贴合,所述活动板(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后侧设有螺纹杆(14),所述方管(3)的后侧壁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相互匹配的第二螺母(15),所述螺纹杆(14)的前端插接在轴承(13)的内腔,所述螺纹杆(14)的后端贯穿第二螺母(15),并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包括横梁(1)和竖梁(2),所述横梁(1)位于竖梁(2)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2)的外侧边缘套设有方管(3),所述方管(3)位于横梁(1)的后侧,所述方管(3)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梁(1)相互匹配的固定机构(4),所述方管(3)的内腔前侧设有与竖梁(2)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9),所述方管(3)的内腔后侧设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前侧与竖梁(2)的后侧相互贴合,所述活动板(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后侧设有螺纹杆(14),所述方管(3)的后侧壁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相互匹配的第二螺母(15),所述螺纹杆(14)的前端插接在轴承(13)的内腔,所述螺纹杆(14)的后端贯穿第二螺母(15),并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U形杆(5)和两个固定板(6),两个所述固定板(6)为上下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板(6)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维水赵旭谢绍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硕尔邦新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