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6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包括数组且每组连接于两根混凝土立柱上端的桁架机构、设于桁架机构且对桁架机构起到稳定作用的拉绳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根所述混凝土立柱上端均设有分别连接于桁架机构两端部的侧端钢丝绳,拥有侧端钢丝绳的底端连接于混凝土立柱上端,使得侧端钢丝绳不会占用到地面的空间,避免侧端钢丝绳影响到地面空间的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桁架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
技术介绍
收费站会建造大跨度的顶棚来改善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便于来往车辆在雨天等较差天气进行相关缴费,现有较多的收费站不再使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天棚结构,而是改用在钢桁架机构上方铺设铝膜板的方案,使得天棚的整体结构重量更加轻,具备更好的强度以及便于安装拆除。例如,一种大跨度悬索管桁结构煤棚,授权公告号为CN203594257U,包括混凝土柱、钢管桁架、钢悬索、钢腹索、A型钢柱、背拉索、销轴,钢管桁架的两端支承在混凝土柱上,并通过钢悬索及钢腹索悬挂,A型钢柱支撑于混凝土柱上,钢悬索固定在A型钢柱的节点板上,A型钢柱的与钢悬索对应的另外一侧设置背拉索以平衡钢悬索传来的拉力。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管桁架支撑在混凝土柱顶端,混凝土柱顶端设置A型钢柱,钢悬索连接在两根A型钢柱之间,再通过在钢悬索上设置数根钢腹索连接于钢管桁架,A型钢柱连接有连接于混凝土柱靠近底面一端的背拉索,以便于进一步稳定A型钢柱,但是,背拉索连接在地面会占用一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其具有钢丝绳不会占用地面空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包括连接于两根混凝土立柱上端的桁架机构、设于桁架机构且对桁架机构起到稳定作用的拉绳锁定机构,两根所述混凝土立柱上端均设有分别连接于桁架机构两端部的侧端钢丝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端钢丝绳可将桁架结构传受到的水平分力进行分担,进一步保证柱铰接块的稳定性,同时侧端钢丝绳的底端连接于混凝土立柱上端,使得侧端钢丝绳不会占用到地面的空间,避免侧端钢丝绳影响到地面空间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绳锁定机构包括连接于混凝土立柱上端竖直外壁且以混凝土立柱中心轴线进行对称设置的两根绳杆、两根分别连接于两根绳杆和桁架机构上部宽度方向两侧的侧边钢丝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边钢丝绳连接至绳杆和桁架机构,使得钢丝绳只承受轴向的拉力,不会对钢丝绳的侧壁造成局部荷载压力,使得钢丝绳不易断裂,两根侧边钢丝绳以混凝土立柱的中心轴线进行对称设置,使得桁架机构所可能承受的力可以较为均衡的分担到位于桁架机构两侧钢丝绳上,避免某一侧的钢丝绳承受过大的拉力,而相对地容易损坏,避免需要频繁地对钢丝绳进行维修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桁架机构包括连接于两根混凝土立柱上端的下弦杆、端部固定连接于下弦杆上部的数根腹杆、固定连接于数根腹杆上端部的上弦杆,侧边钢丝绳连接于上弦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腹杆可以将上弦杆所受到的部分力传递给下弦杆,避免天棚以及其他荷载全部传递给上弦杆,上弦杆易受损坏,可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同时侧边钢丝绳连接上弦杆使得上弦杆和腹杆的连接点处所受到的荷载不会过大,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弦杆两端均设有块杆,块杆连接于混凝体立柱顶部的柱铰接块,柱铰接块包括固定连接于块杆的块铰接分块、铰接于块铰接分块且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混凝土立柱上端的铰接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弦杆和混凝土立柱之间的连接不会承受较大的弯矩,只承受压力,使得下弦杆和混凝土立柱的连接点不易断裂,优化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延长整体结构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铰接块靠近混凝土立柱上端的一体成型有底面截面积大于柱铰接块的底面截面积的安装片,安装片插接有螺纹连接于混凝土立柱上端平面的安装螺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螺丝安装铰接块使得可以先浇筑两根混凝土立柱,在将桁架机构安装到混凝土立柱上不需要和混凝土立柱进行一体浇筑,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可方便地对有损坏的桁架机构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边钢丝绳包括绳体、两块设于绳体两端且分别连接于上弦杆和绳杆的绳铰接块,绳铰接块和柱铰接块的结构相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绳体和绳杆以及上弦杆的连接角度并非固定不变,所以绳体和绳杆以及上弦杆的连接点处容易发生弯曲,使得钢丝绳并非完全承受轴向拉力,绳体容易损坏,绳铰接块的存在使得绳体两端均不易出现弯曲的情况,使得绳体始终是承受着轴向的拉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相平行且同高度的设置两根,两根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数根水平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桁架机构的强度更加高,安全系数更加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上弦杆相背两侧均设有上部连杆,上部连杆与下弦杆之间设有连接有上部钢丝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弦杆承受的部分压力可以通过上部钢丝绳分担给上部连杆和上弦杆的连接点处,减小下弦杆所承受的压力,避免下弦杆承受过大的压力,提升整体结构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侧端钢丝绳的底端连接于混凝土立柱上端,使得侧端钢丝绳不会占用到地面的空间,避免侧端钢丝绳影响到地面空间的使用;呈正三角形设置的腹杆以及水平加强杆拥有更好的受力结构,稳定性更加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混凝土立柱;2、桁架机构;21、下弦杆;211、块杆;22、腹杆;23、上弦杆;25、水平加强杆;26、上部连杆;27、上部钢丝绳;28、侧端钢丝绳;29、柱铰接块;291、安装片;292、安装螺丝;293、块铰接分块;294、铰接定块;3、拉绳锁定机构;31、绳杆;32、侧边钢丝绳;33、绳体;34、绳铰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参照图1,包括和混凝土地基相固定连接且呈竖直的两根混凝土立柱1,混凝土立柱1截面呈圆形,两根混凝土立柱1上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固定收费站天棚的桁架机构2,桁架机构2安装有可对桁架机构2进行稳定的拉绳锁定机构3。参照图1和图2,桁架机构2包括两端分别位于两根混凝土立柱1上端且呈圆弧形的下弦杆21,下弦杆21的中间部分高于下弦杆21的两端,下弦杆21设置相平行的两根,两根下弦杆21上部均固定连接数根且相邻两根呈正三角形设置的腹杆22,腹杆22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弦杆21正上方且呈圆弧形的上弦杆23,上弦杆23对应于两根下弦杆21同样设置两根,两根上弦杆23以及下弦杆21之间固定连均匀接有数根垂直于上弦杆23所形成平面的水平加强杆25,两根下弦杆2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块杆211,块杆2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且可进行铰接转动的柱铰接块29,柱铰接块29的转动平面平行于下弦杆21的长度方向平面,两块柱铰接块29的上端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两块柱铰接块29下端之间的距离,使得位于两块柱铰接块29上端的下弦杆21拥有更好的稳定性,柱铰接块29包括固定连接于块杆211底部的块铰接分块293、铰接于块铰接分块293且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混凝土立柱1上端的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包括连接于两根混凝土立柱(1)上端的桁架机构(2)、设于桁架机构(2)且对桁架机构(2)起到稳定作用的拉绳锁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混凝土立柱(1)上端均设有分别连接于桁架机构(2)两端部的侧端钢丝绳(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包括连接于两根混凝土立柱(1)上端的桁架机构(2)、设于桁架机构(2)且对桁架机构(2)起到稳定作用的拉绳锁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混凝土立柱(1)上端均设有分别连接于桁架机构(2)两端部的侧端钢丝绳(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锁定机构(3)包括连接于混凝土立柱(1)上端竖直外壁且以混凝土立柱(1)中心轴线进行对称设置的两根绳杆(31)、两根分别连接于两根绳杆(31)和桁架机构(2)上部宽度方向两侧的侧边钢丝绳(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机构(2)包括连接于两根混凝土立柱(1)上端的下弦杆(21)、端部固定连接于下弦杆(21)上部的数根腹杆(22)、固定连接于数根腹杆(22)上端部的上弦杆(23),侧边钢丝绳(32)连接于上弦杆(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棚桁架连杆拉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21)两端均设有块杆(211),块杆(211)连接于混凝土立柱(1)顶部的柱铰接块(29),柱铰接块(29)包括固定连接于块杆(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倩毕文涛蒋燎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国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