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94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属于高速公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解决了减速路障造成正常通行车辆颠簸且无法对闯杆车辆造成实质影响的问题。它包括路障机构、气泵、控制系统和道闸,所述路障机构与气泵相连,所述气泵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与道闸相连,所述道闸后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路障机构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路障机构包括顶板、气缸、限位块和缓冲弹簧,所述限位块位于安装槽的底面中心,所述缓冲弹簧与限位块套接,所述气缸的缸体与安装槽底面固定连接,活塞杆与顶板固定连接,气孔与气泵相连。它主要用于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闯杆车辆的拦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我国进入高速公路车辆的增多,为逃避高速公路收费而出现的收费站冲卡闯杆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会造成高速公路设施的损坏,也会造成对财政收入的损失,同时也对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道闸后方放置一个减速路障,但这种减速路障会造成正常通行车辆的颠簸,而且对于闯杆车辆也无法造成实质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它包括路障机构、气泵、控制系统和道闸,所述路障机构与气泵相连,所述气泵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与道闸相连,所述道闸后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路障机构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路障机构包括顶板、气缸、限位块和缓冲弹簧,所述限位块位于安装槽的底面中心,并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所述缓冲弹簧与限位块套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顶板接触,另一端与安装槽底面接触,所述限位块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安装槽底面固定连接,活塞杆与顶板固定连接,气孔与气泵相连,所述道闸包括支座、拦杆和旋转轴,所述支座通过旋转轴与拦杆相连,所述支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拦杆围绕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与控制系统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顶面为圆弧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解决了减速路障造成正常通行车辆颠簸且无法对闯杆车辆造成实质影响的问题。本技术将路障机构与道闸联动,当车辆正常通行时,道闸的拦杆升起,路障机构中的气缸不工作,车辆通过路障机构时,路障机构中的顶板向下移动,减少车辆的颠簸,车辆通过后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当出现车辆闯杆时,道闸的拦杆不会升起,而是在闯杆车辆的冲撞下沿旋转轴转动,触发气缸工作将顶板升起对车辆进行阻拦。相应迅速,及时对闯杆车辆进行有效拦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通行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通行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拦截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拦截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路障机构结构示意图。1-路障机构,2-气泵,3-控制系统,4-道闸,5-顶板,6-气缸,7-安装槽,8-限位块,9-缓冲弹簧,10-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参见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它包括路障机构1、气泵2、控制系统3和道闸4,所述路障机构1与气泵2相连,所述气泵2与控制系统3相连,所述控制系统3与道闸4相连,所述道闸4后方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路障机构1设置在安装槽7内,所述路障机构1包括顶板5、气缸6、限位块8和缓冲弹簧9,所述限位块8位于安装槽7的底面中心,并沿安装槽7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所述缓冲弹簧9与限位块8套接,所述缓冲弹簧9一端与顶板5接触,另一端与安装槽7底面接触,所述限位块8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缸体与安装槽7底面固定连接,活塞杆与顶板5固定连接,气孔与气泵2相连,所述道闸4包括支座、拦杆和旋转轴10,所述支座通过旋转轴10与拦杆相连,所述支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拦杆围绕旋转轴10旋转,所述旋转轴10与控制系统3相连。本实施例当正常通行时,道闸4上的拦杆沿竖直方向升起,放行车辆,路障机构1为嵌入式的结构,起到减速带的作用,顶板5顶面为圆弧状结构,车辆在经过路障机构1时,顶板5向下运动,此时气缸6起到导向的作用,通过限位块8限定顶板5的最大下降高度,减少车辆的颠簸,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性;当有车辆闯杆时,道闸4不放行车辆,道闸4上的拦杆会随闯杆车辆的冲撞沿旋转轴10转动,当旋转角度大于设定的角度θ时,道闸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启动气泵2,通过气泵2使气体进入气缸6中,带动气缸6中的活塞杆伸出,使顶板5升起,从而实现对闯杆车辆的快速邮箱拦截,设定的角度θ为30°,防止外界环境导致的误触。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路障机构(1)、气泵(2)、控制系统(3)和道闸(4),所述路障机构(1)与气泵(2)相连,所述气泵(2)与控制系统(3)相连,所述控制系统(3)与道闸(4)相连,所述道闸(4)后方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路障机构(1)设置在安装槽(7)内,所述路障机构(1)包括顶板(5)、气缸(6)、限位块(8)和缓冲弹簧(9),所述限位块(8)位于安装槽(7)的底面中心,并沿安装槽(7)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所述缓冲弹簧(9)与限位块(8)套接,所述缓冲弹簧(9)一端与顶板(5)接触,另一端与安装槽(7)底面接触,所述限位块(8)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缸体与安装槽(7)底面固定连接,活塞杆与顶板(5)固定连接,气孔与气泵(2)相连,所述道闸(4)包括支座、拦杆和旋转轴(10),所述支座通过旋转轴(10)与拦杆相连,所述支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拦杆围绕旋转轴(10)旋转,所述旋转轴(10)与控制系统(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闯杆路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路障机构(1)、气泵(2)、控制系统(3)和道闸(4),所述路障机构(1)与气泵(2)相连,所述气泵(2)与控制系统(3)相连,所述控制系统(3)与道闸(4)相连,所述道闸(4)后方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路障机构(1)设置在安装槽(7)内,所述路障机构(1)包括顶板(5)、气缸(6)、限位块(8)和缓冲弹簧(9),所述限位块(8)位于安装槽(7)的底面中心,并沿安装槽(7)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所述缓冲弹簧(9)与限位块(8)套接,所述缓冲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武杨晶李鸿亮李昊东伍广亮刘海婷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北龙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