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处理中具有优异操作特性的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080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铜箔制造中以及在制造二次电池的后处理中具有优异的处理特性的电解铜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电解铜箔,其中电解铜箔的(220)面的织构系数为0.4‑1.32,电解铜箔的第一表面的Rz/Ra与第二表面的Rz/Ra之间的差(|Δ(Rz/Ra)|)为小于2.42,并且电解铜箔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峰密度(PD)之间的差(|ΔPD|)为96ea或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后处理中具有优异操作特性的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背景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解铜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制造铜箔的过程和随后的制造二次电池的过程中显示优异的操作特性的电解铜箔。相关现有技术描述随着诸如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增加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对锂二次电池的需求急剧增加。在锂二次电池中,电解铜箔主要用作负极集电体的材料。电解铜箔是通过使用电镀法的箔制造工艺制造的。在制造电解铜箔时没有严格控制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在制造薄膜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卷曲、起皱或撕裂。铜箔产品的这种缺陷是生产铜箔时制造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卷曲和起皱是使锂二次电池的质量劣化和总体质量控制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常规上,以可以减少这种铜箔产品的缺陷的方式控制铜箔的粗糙度范围是已知的。然而,为了增加锂二次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多地使用厚度为10μm或更小的铜箔作为锂二次电池的负极集电体,即使精确控制铜箔的粗糙度,但是仍然会发生卷曲、起皱或撕裂。相关技术文件1.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62228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电解铜箔,其中/n所述电解铜箔由以下式1定义的(220)面的织构系数为0.4至1.32,/n(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31 KR 10-2018-00121791.一种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电解铜箔,其中
所述电解铜箔由以下式1定义的(220)面的织构系数为0.4至1.32,
(式1)



所述电解铜箔的第一表面的Rz/Ra与电解铜箔的第二表面的Rz/Ra之间的差(|Δ(Rz/Ra)|)为小于2.42,并且
所述电解铜箔的第一表面的峰密度(PD)与电解铜箔的第二表面的峰密度(PD)之间的差(|ΔPD|)为96ea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
第二表面是M表面,并且
第二表面的Rz/Ra为4.2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
第一表面是S表面,并且
所述电解铜箔的S表面的Rz/Ra为5.1至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在室温下测量的拉伸强度为30至65kgf/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在室温下测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玟金善花
申请(专利权)人:KCF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