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59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和轿壁,所述轿顶包括顶板,顶板的上表面设有流道管,所述流道管包括整体呈正方形布置的外管,外管的两对正方形对角之间设有两根内管,内管的两端与外管相接通,两根内管在中点处相连通且在连通部位的正上方开设有豁口,豁口向上连接有换气风机;所述外管和内管对应顶板上设有换气孔,换气孔连通流道管与轿厢内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换气效率高、通风效果好、通风时产生的噪音量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特别是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电梯是目前人们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项公用设备,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梯市场,电梯在满足国家硬性指标外,还需要优化一些细节,使乘客在乘梯时可以拥有更为舒适的体验感,电梯轿厢的通风透气性能直接关系到乘客乘梯时的舒适度,尤其当处于上下班高峰,电梯内挤满乘客时,电梯的通风透气性能会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的电梯轿厢在轿厢顶部普遍会安装换气风扇,对轿厢内部进行气体交换,但换气的效率和最终的换气效果始终参差不齐,不少电梯在换气时还会发出较大的噪音,从而影响乘客乘梯的舒适度。因此,电梯轿厢如何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换气仍是目前电梯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它具有换气效率高、通风效果好、通风时产生的噪音量小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和轿壁,所述轿顶包括顶板,顶板的上表面设有流道管,所述流道管包括整体呈正方形布置的外管,外管的两对正方形对角之间设有两根内管,内管的两端与外管相接通,两根内管在中点处相连通且在连通部位的正上方开设有豁口,豁口向上连接有换气风机;所述外管和内管对应顶板上设有换气孔,换气孔连通流道管与轿厢内的空间。前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中,所述换气孔为长圆孔,长圆孔内安装有过滤罩。前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中,所述过滤罩包括滤网,滤网上方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前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中,所述外管的每条正方形边所对应的顶板上均设有三个换气孔。前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中,所述内管对应的顶板上设有两个换气孔,两个换气孔位于两根内管连通部位的两侧。前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中,所述流道管的上方设有若干根交错分布的连接梁。前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中,所述顶板上设有照明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轿顶的顶板上表面设置有流道管,流道管与轿厢内部多点连通,使轿厢内的空气能朝向多个换气孔流动,从而实现高效、全面地换气,具体地,流道管包括整体呈正方形布置的外管,外管的两对正方形对角之间设有两根内管,内管的两端与外管相接通,使得流道管在其内部形成多条流道,两根内管在中点处相连通且在连通部位的正上方开设有豁口,豁口向上连接有换气风机,外管和内管对应顶板上均设有换气孔,当换气风机启动换气时,轿厢内的空气从多个不同的换气孔吸入,最终从豁口排放,这种多管路对应多个分散的换气孔的设置,使得轿厢内的空气可以从多点吸入提高了换气效率,也使得换气更为全面化,轿厢的通风效果好,这种多孔位分散吸气,最终从一个豁口排气的方式,相比于常规轿厢的换气,在同等换气量条件下,吸气时空气通过各个换气孔的流速得以降低,最终通风时产生的噪音量也较小。进一步地,换气孔为长圆孔,长圆孔内安装有过滤罩,在换气时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也可以防止异物从换气孔落入到轿厢内;更进一步的,过滤罩包括滤网,滤网上方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吸附空气中的异味,使轿厢内的空气更加清新,活性炭吸附层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不会影响通风。另外,外管的每条正方形边所对应的顶板上均设有三个换气孔,内管对应的顶板上设有两个换气孔,换气孔数量多且均匀地分散在顶板上,使得换气更为均匀稳定。综上,本技术具有换气效率高、通风效果好、通风时产生的噪音量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轿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轿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过滤罩的剖视图;图4是活性炭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板,2-流道管,4-换气风机,5-换气孔,6-过滤罩,7-连接梁,8-照明灯具,21-外管,22-内管,23-豁口,61-滤网,62-活性炭吸附层,621-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轿顶、轿底和轿壁,所述轿顶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上表面设有流道管2,所述流道管2包括整体呈正方形布置的外管21,外管21的两对正方形对角之间设有两根内管22,内管22的两端与外管21相接通,使得流道管2在其内部形成多条流道,两根内管22在中点处相连通且在连通部位的正上方开设有豁口23,豁口23向上连接有换气风机4;所述外管21和内管22对应顶板1上设有换气孔5,换气孔5连通流道管2与轿厢内的空间,在换气风机4启动换气时,轿厢内的空气从多个不同的换气孔5吸入。所述换气孔5为长圆孔,较为美观,长圆孔内安装有过滤罩6,在换气时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也防止异物从换气孔5落入到轿厢内。所述过滤罩6包括滤网61,滤网61上方设有活性炭吸附层62,吸附空气中的异味,使轿厢内的空气更加清新,活性炭吸附层62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621,透气孔621的形状为圆形,不会影响通风。所述外管21的每条正方形边所对应的顶板1上均设有三个换气孔5,三个换气孔5等间隔布置;所述内管22对应的顶板1上设有两个换气孔5,两个换气孔5位于两根内管22连通部位的两侧,换气孔5数量多且均匀地分散在顶板1上,使得换气更为均匀稳定。所述流道管2的上方设有若干根交错分布的连接梁7,提高轿顶结构强度;所述顶板1上设有照明灯具8,实现对轿厢内的照明;所述过滤罩6与长圆孔的孔口经胶水胶合连接,每隔2-3个月可对过滤罩6拆下进行更换。本技术在进行通风换气时,换气风机4启动,轿厢内的空气从顶板1的多个换气孔5吸入,经流道管2管路最终从两根内管22连通部位正上方的豁口23排出,实现通风换气,空气从换气孔5吸入时,换气孔5的过滤罩6对空气进行净化,同时过滤罩6也预防了异物从换气孔5落入到轿厢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和轿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上表面设有流道管(2),所述流道管(2)包括整体呈正方形布置的外管(21),外管(21)的两对正方形对角之间设有两根内管(22),内管(22)的两端与外管(21)相接通,两根内管(22)在中点处相连通且在连通部位的正上方开设有豁口(23),豁口(23)向上连接有换气风机(4);所述外管(21)和内管(22)对应顶板(1)上设有换气孔(5),换气孔(5)连通流道管(2)与轿厢内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和轿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上表面设有流道管(2),所述流道管(2)包括整体呈正方形布置的外管(21),外管(21)的两对正方形对角之间设有两根内管(22),内管(22)的两端与外管(21)相接通,两根内管(22)在中点处相连通且在连通部位的正上方开设有豁口(23),豁口(23)向上连接有换气风机(4);所述外管(21)和内管(22)对应顶板(1)上设有换气孔(5),换气孔(5)连通流道管(2)与轿厢内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孔(5)为长圆孔,长圆孔内安装有过滤罩(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金李严岚穆友芳鲍党黄仕卫
申请(专利权)人:快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