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的减振装置及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的减振装置及具备该减振装置的电梯,特别涉及用于减轻从电梯轿厢的底部传递给轿厢的振动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的轿厢经由卷架在卷扬机上的绳索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动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振动类型分为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和水平方向上的振动这两种。其中,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通常是因为电梯曳引机、曳引钢丝绳以及导靴引起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动通常是因为导向系统引起的,例如,导向系统中的导轨出现异常情况、支架出现松动情况或者使用的导轮存在缺陷,都会直接导致电梯轿厢出现水平方向上的振动,特别是有偏载现象存在的情况下,轿厢中会出现不平衡力,更容易造成导轨的变形,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出现。以往,电梯轿厢的底部由减振橡胶构成,配置于轿厢架上方,通过该减振橡胶来减轻振动。然而,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振动,仅如以往那样设置减振橡胶是无法充分地吸收掉振动的。尤其是,随着建筑物高层化,电梯也高速化,而如果电梯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则横向振动越明显,乘客的不适感会更加强烈。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能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的减振装置,/n电梯具备轿厢(1)、以及具有载置所述轿厢(1)的下梁(20)的轿厢框(2),/n所述减振装置(3)设置在所述轿厢(1)的底部(10)与所述轿厢框(2)的下梁(20)之间,吸收向所述轿厢(1)传递的振动,其中,/n所述减振装置(3)包括上下重叠配置的两层的橡胶单体(30a、30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的减振装置,
电梯具备轿厢(1)、以及具有载置所述轿厢(1)的下梁(20)的轿厢框(2),
所述减振装置(3)设置在所述轿厢(1)的底部(10)与所述轿厢框(2)的下梁(20)之间,吸收向所述轿厢(1)传递的振动,其中,
所述减振装置(3)包括上下重叠配置的两层的橡胶单体(30a、30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减振装置,其中,
所述减振装置中,针对每层橡胶单体(30a、30b),以夹着该橡胶单体的方式设置有上层金属板(31a、33b)和下层金属板(32a、34b),
上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a)的上层金属板(31a)与所述轿厢(1)的底部(10)以上下重叠的方式结合,
上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a)的下层金属板(32a)与下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b)的上层金属板(33b)以上下重叠的方式结合,
下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b)的下层金属板(34b)与所述轿厢框(2)的下梁(20)以上下重叠的方式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减振装置,其中,
上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a)的上层金属板(31a)具有比该橡胶单体(30a)向外侧伸出的第1伸出部(311a),
上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a)的下层金属板(32a)具有比所述第1伸出部(311a)向外侧伸出的第2伸出部(321a),
下层的所述橡胶单体(30b)的下层金属板(3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巍,李剑,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