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037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温度调节电路、调节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4:采集电池温度参数;步骤S5:将所述电池温度参数传送至控制装置;步骤S6:判断所述电池温度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步骤S7: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对电池制冷;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对电池制热;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调节装置不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系统自动调节电池的温度,使得电池长时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电池寿命,避免电池不正常关机,无法开机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和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移动终端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很容易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给用户带来不便。电池正常供电是移动终端正常工作的基础,可是,电池的工作温度为0~40℃,在外界环境温度很低时,电池的活性会下降,导致电池电量消耗非常快,严重时候,导致移动终端自动关机,不能满足终端的正常工作需求,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通过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电池在外界环境温度很低时候,处于一个正常状态。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S4:采集电池温度参数;步骤S5:将电池温度参数传送至控制装置;步骤S6:判断电池温度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步骤S7:若电池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对电池制冷;若电池温度参数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对电池制热;若电池温度参数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温度调节装置不运行。优选地,在采集电池温度参数之前,还包括步骤S3:控制装置调用用户行为信息;判断调用用户行为信息时间处于哪个用户行为时间段;若处于工作行为时间段,打开温度调节装置,电池温度参数采集装置处于准备阶段;若处于待机行为时间段,关闭温度调节装置,关闭电池温度参数采集装置。优选地,控制装置调用用户行为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S2:采集用户行为信息;分析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用户行为时间段;将分析结果信息存入存储设备。优选地,分析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用户行为时间段包括:在连续24小时内,对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处于哪个用户行为时间段;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工作行为时间段;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小于1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待机行为时间段。优选地,分析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用户行为时间段包括:在连续N个自然日内,对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分析,N为大于6自然数;判断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处于哪个用户行为时间段;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待定工作行为时间段;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小于1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待定待机行为时间段;统计N个自然日内同一时间间隔,被记入待定工作行为时间段次数,若重复次数大于N-4,将重复次数大于N-4时间间隔记入工作行为时间段,时间间隔为0.5小时;统计N个自然日内同一时间间隔,被记入待定待机行为时间段次数,若重复次数大于N-4,将重复次数大于N-4时间间隔记入待机行为时间段,时间间隔为0.5小时。优选地,在控制器调用用户行为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S1:控制装置调用电池第二计时时间;判断第二计时时间是否大于等于预定运行时间;若大于等于预定运行时间:S100:将存储设备内用户行为信息清零;S200:在电池第一计时时间内执行步骤S2;S300:待用户行为信息再次存入存储设备,执行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步骤S7;若小于预定预定运行时间:执行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步骤S7;电池第一计时时间,为连续24小时或连续N个自然日,该时间用于存储用户行为信息;电池第二计时时间,为电池第一计时时间结束至执行控制装置调用电池第二计时时间动作所用时间;预定运行时间,为规定清零存储设备内用户行为信息时间。一种调节系统,包括:电池;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池表面,用于感测电池表面温度;控制电路,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判断是否调用温度调节电路调节温度;制冷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电池制冷;制热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电池制热。优选地,调节系统包括:存储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存储用户行为信息。优选地,调节系统包括:行为采集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采集用户行为信息。优选地,调节系统包括:存储清零电路,与存储电路电性连接,用于对存储电路内信息清零;计时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累计电池运行时间;时间清零电路,与计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对计时电路清零。本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电池的温度,保证电池温度处于一个合理范围,使得电池长时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电池寿命,避免电池不正常关机,无法开机的情况发生。2、本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包括调用用户行为电路,通过采集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并将用户行为与温度调节电路结合起来,减少调节电池温度系统的长时间运行,降低零部件损耗,提高该系统的寿命。3、本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包括调用用户行为电路,通过采集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并将用户日常习惯与温度调节电路结合起来,减少用户等待时间,用户能够随时使用移动终端。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方法结构图;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调用电路结构图;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采集用户行为电路结构图;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分析电路结构图1;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分析电路结构图2;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清零电路结构图;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调节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基本思想是:通过调节系统在电池低温时候供热,保证电池足够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n步骤S4:采集电池温度参数;/n步骤S5:将所述电池温度参数传送至控制装置;/n步骤S6:判断所述电池温度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n步骤S7:/n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对电池制冷;/n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对电池制热;/n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调节装置不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步骤S4:采集电池温度参数;
步骤S5:将所述电池温度参数传送至控制装置;
步骤S6:判断所述电池温度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步骤S7:
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对电池制冷;
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对电池制热;
若所述电池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调节装置不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电池温度参数之前,还包括步骤S3:
所述控制装置调用用户行为信息;
判断调用用户行为信息时间处于哪个用户行为时间段;
若处于工作行为时间段,打开温度调节装置,电池温度参数采集装置处于准备阶段;
若处于待机行为时间段,关闭温度调节装置,关闭电池温度参数采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调用用户行为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S2:
采集用户行为信息;
分析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用户行为时间段;
将分析结果信息存入存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用户行为时间段包括:
在连续24小时内,对采集到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采集到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处于哪个用户行为时间段;
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工作行为时间段;
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小于1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待机行为时间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用户行为时间段包括:
在连续N个自然日内,对采集到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分析,N为大于6自然数;
判断采集到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处于哪个用户行为时间段;
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待定工作行为时间段;
若电池在0.5小时时间间隔内供电时间小于10分钟,将该0.5小时记入待定待机行为时间段;
统计N个自然日内同一时间间隔,被记入所述待定工作行为时间段次数,若重复次数大于N-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礼信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伊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