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16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通过设置车辆端组件和墙端组件两部分,墙端组件进一步包括对位充电组件,对位充电组件通过深度对位机构、横向对位机构、竖向对位机构的协同配合,实现对无线充电板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车辆。具体的,深度对位机构用于实现深度方向上的推进,从而在车辆本体接触到墙面后由深度对位机构实现深度方向的对位操作;横向对位机构用于实现横向的推进,从而在横向实现对位操作;竖向对位机构用于实现竖直方向的推进,从而在竖直方向实现对位操作。通过该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车辆做到自主调节无线充电板的位置,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行业充电方式有三种,传统电源线连接充电和金属触点接触式充电,以及最新的车辆无线充电。触点式充电需要车辆与充电位触点完全贴合,对充电位置的选择有一定局限。特别是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接触式充电容易致使电源线或触点损伤,可能导致漏电并产生火花,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前者类似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充电线,插拔不便且过长的引线容易发生绊倒人和机器的情况。这两种充电方式都存在不同形式的繁琐与安全隐患。而无线充电因为其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已经逐步成为车辆充电的最佳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通常采用一端固定在墙面上、一端固定在车辆本体上,由车辆寻找墙面上的充电座实现充电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局限性:由于墙面上的充电座是固定的,所以只能适配特定尺寸的车辆,而无线充电在行业内早已形成充电标准协议,如果墙面上的充电座不能做到自主调节的话,无疑不利于无线充电的普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电动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车辆端组件,包括车辆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一侧的无线充电接收端;/n墙端组件,包括固定在墙体上预定高度处的基础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组件内部的对位充电组件;/n所述基础组件包括以墙面为基准面向内挖出形成的适配区域,垫设在所述适配区域底面的下底板,固定在所述下底板四角的支撑柱,以及架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的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与墙面平齐;/n所述对位充电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的深度对位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深度对位机构一端的横向对位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对位机构上的竖向对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竖向对位机构上的无线充电板,以及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车辆端组件,包括车辆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一侧的无线充电接收端;
墙端组件,包括固定在墙体上预定高度处的基础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组件内部的对位充电组件;
所述基础组件包括以墙面为基准面向内挖出形成的适配区域,垫设在所述适配区域底面的下底板,固定在所述下底板四角的支撑柱,以及架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的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与墙面平齐;
所述对位充电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的深度对位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深度对位机构一端的横向对位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对位机构上的竖向对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竖向对位机构上的无线充电板,以及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板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对位机构包括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下底板表面两侧的第一滑轨,分别固定在所述下底板表面、且距离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预定距离、并与所述滑轨位于同一延长线上的第一铰支座,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支座上、且相互交叉铰接形成的连杆组,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的至少四个直线导杆,以及滑动套设在所述直线导杆上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底板的对应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轨和第二铰支座,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接触、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无线自主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对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板上的一组横向导轨,套设在所述横向导轨上、可沿其横向滑动的横向滑块,以及垫设并固定在所述横向滑块上的上层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润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