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015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在蓝光照射下的滴有荧光素钠的角膜图像;对角膜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来去除过亮和过暗区域,并分割出具有蓝、绿色的潜在区域;通过blob分析获取潜在区域的位置信息;对潜在区域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分割出绿色的潜在区域,并作为受损区域;对各个受损区域利用blob形状分析,以获得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基于步骤S6所获得的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来筛选出角膜受损区,并输出角膜受损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精确定位角膜受损位置及量化受损程度,给与医生精确、客观、量化的角膜受损信息,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角膜是位于眼睛最外面的透明、无血管的结构,直接暴露于环境。它既是主要的屈光间质,又是重要的保护屏障。虽然在解剖结构上角膜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但由于角膜组织结构的脆弱和免疫缺陷的特点,使得角膜容易被化学烧伤、热灼伤、机械损伤、感染、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等因素造成损伤。很多看似轻微的角膜损伤往往造成严重的角膜感染,损害视功能恢复,甚至导致眼球摘除,给患者造成重大的身体伤害。角膜荧光素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检查角膜损害的方法,有助于准确判断角膜损伤的信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法是用1%~2%荧光素钠滴于下穹窿结膜囊内,1~2分钟后用裂隙灯蓝光照射病眼进行观察,角膜正常部位显示蓝色,上皮有缺损的部位呈现黄绿色。该方法虽然能给医生直观上显示角膜受损部位,但无法具体定位受损位置及量化受损程度,完全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对后续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不了精确的信息。因此,开发一个可精确定位角膜受损位置及量化受损程度的诊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采集在蓝光照射下的滴有荧光素钠的角膜图像;/n步骤S2、对角膜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来去除过亮和过暗区域,并分割出具有蓝、绿色的潜在区域;/n步骤S3、通过blob分析获取潜在区域的位置信息;/n步骤S4、对潜在区域进行颜色空间转换;/n步骤S5、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分割出绿色的潜在区域,并作为受损区域;/n步骤S6、对各个受损区域利用blob形状分析,以获得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n步骤S7、基于步骤S6所获得的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来筛选出角膜受损区,并输出角膜受损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在蓝光照射下的滴有荧光素钠的角膜图像;
步骤S2、对角膜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来去除过亮和过暗区域,并分割出具有蓝、绿色的潜在区域;
步骤S3、通过blob分析获取潜在区域的位置信息;
步骤S4、对潜在区域进行颜色空间转换;
步骤S5、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分割出绿色的潜在区域,并作为受损区域;
步骤S6、对各个受损区域利用blob形状分析,以获得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
步骤S7、基于步骤S6所获得的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来筛选出角膜受损区,并输出角膜受损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所采集到的角膜图像为RGB彩色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的图像预处理具体为:
G>R,且G>Tmin,且Min(R,G,B)<Tmax(1)
在式(1)中,R表示红色分量,G表示绿色分量,B表示蓝色分量,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海王勤美李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