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7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成型腔、凹槽、移动块、复位弹簧、传动杆、握柄和气泡消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不易防止气泡产生,降低了良品率的问题,通过在模具本体底部设置了气泡消除机构,通过加热器通电进行工作,使加热器通过加热口对靠近加热器一端的模具本体进行充分预干燥,防止在注塑时在成型腔内侧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良品率;通过在驱动杆左端顶部设置了滑块,使驱动杆通过滑块带动转盘转动,同时卡盘随驱动杆同步转动,使转盘角度固定,使转盘带动模具本体移动,利于转盘对四个模具本体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其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但现有的注塑模具外表面温度较低,高度的树脂突然接触到低温的注塑模具,使树脂边收缩边向表面扩张,导致容易产生气泡,降低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不易防止气泡产生,降低了良品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成型腔、凹槽、移动块、复位弹簧、传动杆、握柄和气泡消除机构,所述模具本体顶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右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移动块沿成型腔内侧底部滑动,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并且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右端通过转轴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左端顶部与移动块相贴合,并且传动杆右端焊接有握柄,所述气泡消除机构设置于模具本体底部,所述气泡消除机构包括工作台、电源导线、支撑轴、转盘、滑槽、限位槽、加热器、电机框体、电机、驱动杆、滑块和卡盘,所述工作台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工作台与支撑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顶部与转盘转动配合,所述转盘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滑槽,所述转盘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限位槽,所述加热器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锁紧固定,所述电机框体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锁紧固定,所述电机顶部通过螺栓与电机框体锁紧固定,所述电机输出端与驱动杆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前侧顶部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滑槽内侧滑动,所述驱动杆后侧顶部与卡盘固定连接,所述卡盘外表面与限位槽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加热器和电机均与电源导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共设置有四个,且模具本体沿转盘顶部四端等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的角度为0-360度,且卡盘随驱动杆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加热口与模具本体高度相等,且模具本体高度为十八厘米。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与支撑轴高度相等,且驱动杆长度为十五厘米。进一步的,所述卡盘前侧设置有滑槽,且卡盘前侧设置的滑槽沿转盘右侧表面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框体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电机框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滑槽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滑块表面光滑无毛刺。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为DRM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使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优点一:为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不易防止气泡产生,降低了良品率的问题,通过在模具本体底部设置了气泡消除机构,通过加热器通电进行工作,使加热器通过加热口对靠近加热器一端的模具本体进行充分预干燥,防止在注塑时在成型腔内侧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良品率;优点二:通过在驱动杆左端顶部设置了滑块,使驱动杆通过滑块带动转盘转动,同时卡盘随驱动杆同步转动,使转盘角度固定,使转盘带动模具本体移动,利于转盘对四个模具本体进行切换。优点三:通过在支撑轴顶部设置了转盘,使注塑设备对模具本体注塑完毕后转盘带动模具本体移动至另一侧进行冷却,同时转盘带动新的模具本体进行注塑,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具本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气泡消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气泡消除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本体-1、成型腔-2、凹槽-3、移动块-4、复位弹簧-5、传动杆-6、握柄-7、气泡消除机构-8、工作台-81、电源导线-82、支撑轴-83、转盘-84、滑槽-85、限位槽-86、加热器-87、电机框体-88、电机-89、驱动杆-810、滑块-811、卡盘-8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成型腔2、凹槽3、移动块4、复位弹簧5、传动杆6、握柄7和气泡消除机构8,模具本体1顶部设置有成型腔2,模具本体1底部右端设置有凹槽3,移动块4沿成型腔2内侧底部滑动,复位弹簧5一端与移动块4固定连接,并且复位弹簧5另一端与凹槽3固定连接,传动杆6右端通过转轴与凹槽3转动连接,传动杆6左端顶部与移动块4相贴合,并且传动杆6右端焊接有握柄7,气泡消除机构8设置于模具本体1底部,气泡消除机构8包括工作台81、电源导线82、支撑轴83、转盘84、滑槽85、限位槽86、加热器87、电机框体88、电机89、驱动杆810、滑块811和卡盘812,工作台81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82,工作台81与支撑轴83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轴83顶部与转盘84转动配合,转盘84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滑槽85,转盘84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限位槽86,利于转盘84继续等距转动,加热器87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81锁紧固定,电机框体88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81锁紧固定,电机89顶部通过螺栓与电机框体88锁紧固定,电机89输出端与驱动杆810后侧底部固定连接,驱动杆810前侧顶部焊接有滑块811,利于驱动杆81通过滑块811带动转盘84进行转动,滑块811沿滑槽85内侧滑动,驱动杆810后侧顶部与卡盘812固定连接,卡盘812外表面与限位槽86内侧滑动连接,利于卡盘812通过限位槽86对转盘84进行旋转角度固定,加热器87和电机89均与电源导线82电连接。其中,所述模具本体1共设置有四个,且模具本体1沿转盘84顶部四端等距分布,利于预热、注塑、冷却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所述电机89带动驱动杆810转动的角度为0-360度,且卡盘812随驱动杆810同步转动,利于驱动杆810更好的带动转盘84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加热器87加热口与模具本体1高度相等,且模具本体1高度为十八厘米,利于加热器87更好的对模具本体1进行预热。其中,所述驱动杆810与支撑轴83高度相等,且驱动杆810长度为十五厘米,利于驱动杆810更好的带动转盘84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卡盘812前侧设置有滑槽,且卡盘812前侧设置的滑槽沿转盘84右侧表面滑动,利于卡盘8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成型腔(2)、凹槽(3)、移动块(4)、复位弹簧(5)、传动杆(6)和握柄(7),所述模具本体(1)顶部设置有成型腔(2),所述模具本体(1)底部右端设置有凹槽(3),所述移动块(4)沿成型腔(2)内侧底部滑动,所述复位弹簧(5)一端与移动块(4)固定连接,并且复位弹簧(5)另一端与凹槽(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6)右端通过转轴与凹槽(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6)左端顶部与移动块(4)相贴合,并且传动杆(6)右端焊接有握柄(7);/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泡消除机构(8),所述气泡消除机构(8)设置于模具本体(1)底部,所述气泡消除机构(8)包括工作台(81)、电源导线(82)、支撑轴(83)、转盘(84)、滑槽(85)、限位槽(86)、加热器(87)、电机框体(88)、电机(89)、驱动杆(810)、滑块(811)和卡盘(812),所述工作台(81)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82),所述工作台(81)与支撑轴(8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83)顶部与转盘(84)转动配合,所述转盘(84)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滑槽(85),所述转盘(84)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限位槽(86),所述加热器(87)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81)锁紧固定,所述电机框体(88)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81)锁紧固定,所述电机(89)顶部通过螺栓与电机框体(88)锁紧固定,所述电机(89)输出端与驱动杆(810)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810)前侧顶部焊接有滑块(811),所述滑块(811)沿滑槽(85)内侧滑动,所述驱动杆(810)后侧顶部与卡盘(812)固定连接,所述卡盘(812)外表面与限位槽(86)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加热器(87)和电机(89)均与电源导线(8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机箱脚垫专用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成型腔(2)、凹槽(3)、移动块(4)、复位弹簧(5)、传动杆(6)和握柄(7),所述模具本体(1)顶部设置有成型腔(2),所述模具本体(1)底部右端设置有凹槽(3),所述移动块(4)沿成型腔(2)内侧底部滑动,所述复位弹簧(5)一端与移动块(4)固定连接,并且复位弹簧(5)另一端与凹槽(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6)右端通过转轴与凹槽(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6)左端顶部与移动块(4)相贴合,并且传动杆(6)右端焊接有握柄(7);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泡消除机构(8),所述气泡消除机构(8)设置于模具本体(1)底部,所述气泡消除机构(8)包括工作台(81)、电源导线(82)、支撑轴(83)、转盘(84)、滑槽(85)、限位槽(86)、加热器(87)、电机框体(88)、电机(89)、驱动杆(810)、滑块(811)和卡盘(812),所述工作台(81)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82),所述工作台(81)与支撑轴(8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83)顶部与转盘(84)转动配合,所述转盘(84)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滑槽(85),所述转盘(84)顶部等距分布有四个限位槽(86),所述加热器(87)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81)锁紧固定,所述电机框体(88)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81)锁紧固定,所述电机(89)顶部通过螺栓与电机框体(88)锁紧固定,所述电机(89)输出端与驱动杆(810)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810)前侧顶部焊接有滑块(811),所述滑块(811)沿滑槽(85)内侧滑动,所述驱动杆(810)后侧顶部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国郭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