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69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力传感器(100),其具有容纳于壳体(10)内的传感单元(20)、压力传输杆(80)和压力接收隔膜(13)。该壳体具有传感单元容纳部和从该传感单元容纳部以管的形式延伸的管部(10c)。该管部包括内管(11c)和外管(12c)。内管布置在外管的内部并固定在外管上。该管部具有与传感单元(20)相邻的第一端和远离传感单元(20)的第二端。内管在管部的第二端处从外管突出。压力接收隔膜(13)在管部的第二端处焊接在内管(11c)上,从而将内管(11c)的开口覆盖。压力传输杆(80)布置在壳体(10)的内部,从而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由压力接收隔膜(13)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80)传输到传感单元(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JP-A-5-34241中披露了一种压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均容纳于壳体内的传感单元(检测单元)和压力传输杆。传感单元例如应变仪将与压力水平对应的信号输出。壳体具有从传感单元容纳部处延伸的管部和位于该管部一端的开口。通过焊接将一压力接收隔膜(膜片)固定到管部的端部上,从而将开口覆盖。将压力传输杆布置成使得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上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传输到传感单元。通过将管部插入到位于物体内的安装孔中从而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到该物体上,例如发动机组上,直到管部的端部通过隔膜与该物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隔膜将管部的开口密封。管部和物体内表面之间的接触产生了压力,即,一作用力沿管部的纵向方向施加于其上并且将管部朝着传感单元方向推压。该压力也施加到压力传输杆上。因此,压力传输杆压靠在传感单元上,因而一异常信号从压力传感器中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当将其安装于物体上时,受一施加于其上的作用力的影响的可能性更小。本专利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接收隔膜、压力传输杆、传感单元和壳体。由压力接收隔膜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被输送到传感单元,然后传感单元将与压力水平对应的信号输出。壳体容纳传感单元和压力传输杆。压力传输杆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壳体中,以使得其第一端位于传感单元侧,并且其第二端位于压力接收隔膜侧。该壳体具有传感单元容纳部,它将传感单元和以管的形式从传感单元容纳部延伸的管部置于其内。管部具有与传感单元容纳部相邻的第一端以及远离传感单元容纳部的第二端。该管部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内管被布置在外管的内部并固定在外管上。管部的第二端具有开口,并且压力接收隔膜被焊接在管部的第二端,从而将所述开口覆盖。将管部插入到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其上的物体的安装孔内,所述物体例如为发动机组,直到使管部的第二端接触到物体的内表面。物体的内表面将外管的开口密封。当将管部插入到安装孔内时,沿纵向对外管施加力。然而,由于没有使得内管的端部在管部的第二端处接触到物体的内表面,因此该力施加到内管上的可能性较小。这样,容纳于内管内的压力传输杆受到该力影响的可能性也较小,并且当管部插入到安装孔内时,通过压力传输杆将力施加到传感单元上的可能性也较小。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将传感单元安装到第一壳体内,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到第二壳体上,将第一和第二壳体组装到一起,从而将压力传输杆置于到第一和第二壳体内。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到一起将壳体形成为一整体单元。在组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前,将传感单元固定到第一壳体上并且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到第二壳体上。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成一个单元,其中压力传输杆被容纳,从而压力传输杆的第一和第二端被分别压靠于传感单元和压力接收隔膜上。即,通过其第一和第二端由压力传输杆将负荷分别施加于传感单元和压力接收隔膜上。预先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件上。即,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到壳体上的过程以及将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上的过程是分别完成的。这样,由于负荷的施加发生在压力接收隔膜内,因此压力接收隔膜具有热稳定性并且不会发生热变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上的负荷,压力接收隔膜发生热变形的可能性较小。附图说明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安装到发动机组上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图3A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位于其管部周围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图3B为根据第一实施例包括在管部内的外管的剖视图;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的剖视图;以及图7为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解释。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部件和装置。图6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该压力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异常输出问题。将压力传感器200安装到发动机组300上,以用于检测发动机组300的燃烧室320的内压。压力传感器200包括壳体210、传感单元220、压力传输杆280和连接器400。壳体210由金属制成,并且呈可安装到发动机组300上的形式。壳体210具有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和管部210c,其中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容纳传感单元220,管部210c容纳压力传输杆280。传感单元220根据压力水平输出信号。压力传输杆80将压力输送到传感单元220。连接器400将从传感单元220输出的信号传输到一外部装置。管部210c从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延伸。压力接收隔膜213被焊接到壳体210的开口210d上,从而将开口210d覆盖,其中该开口位于管部210c远离传感单元220的第二端处。与传感单元220相邻的管部210c的第一端与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相连。管部210c被插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10内。管部210c的端部通过压力接收隔膜213被固定在发动机组300的内壁上并且被密封。管部210c的外周被攻以螺纹(螺纹部211)并被拧入到安装孔310内。将压力传输杆280布置于管部210c内,从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压力从燃烧室320输送到压力接收隔膜213处,然后通过压力传输杆280传送到传感单元220处。表示压力水平的信号从传感单元220输出。传感单元220可以通过将计量电阻器形成于半导体基底上而构成。由钢、例如碳钢制成的穹顶形部件220a被连接到传感单元220上。通过此穹顶形部件220a将负荷由压力传输杆80施加到传感单元220上。连接器400由连接器插塞410、端子420和板430构成。连接器插塞410由聚苯撑硫(PPS)制成。端子420和板430通过夹物模压与连接器插塞4形成一体。连接器400与一外部装置电连接,以用于将压力信号输入到该外部装置。传感单元220通过位于传感单元220和端子420的端部之间的金制接合线或铝制接合线与端子420电连接。连接器400通过将板430焊接到壳体210上或者通过将板430模锻在壳体210上而与壳体210相连。将压力传感器200拧入到发动机组300内。管部210c的端部连接到发动机300的内表面上并且被密封。当压力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213上时,压力传输杆280沿纵向被推压。通过压力传输杆280和穹顶形部件220a将压力施加到传感单元220上。传感单元220通过接合线220b和端子420将指示压力水平的信号输出。结果是,检测到燃烧室内的压力。由于管部210c已经通过压力接收隔膜213接触到发动机组300的内表面,因此力沿纵向施加到管部210上。该力也被施加到位于管部210c内的压力传输杆280上。因此,该力被传送到传感单元220,并且异常信号从传感单元220输出。即,不能准确地检测到燃烧室320内的压力。参照图1和图2,压力传感器100被拧入到发动机组300中,以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传感器(100),包括:接收压力的压力接收隔膜(13);根据压力水平输出信号的传感单元(20);将由压力接收隔膜(13)接收到的压力传输到传感单元(20)的压力传输杆(80);以及容纳传感单元(20) 和压力传输杆(80)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该压力传输杆(80)被布置在该壳体(10)的内部,从而其第一端位于传感单元侧,其第二端位于压力接收隔膜侧,该壳体(10)具有容纳该传感单元的传感单元容纳部和从该传感单元容纳部以 管的形式延伸的管部(10c),该管部(10c)具有与该传感单元容纳部相邻的第一端以及远离该传感单元容纳部的第二端,该管部(10c)的第二端具有开口(10d),该管部(10c)由内管(11c)和外管(12c)构成, 该内管(11c)布置在该外管(12c)的内部并且被固定在该外管(12c)上,以及该压力接收隔膜(13)在该管部(10c)的第二端处焊接在内管(11c)上,从而该压力接收隔膜(13)将内管(11c)的开口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辉夫柴田安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