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以及应急处理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39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以及应急处理施工工艺,所述快速挡墙包括在隧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吨桶,所述吨桶与隧道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所述吨桶与吨桶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利用吨桶与吨桶以及吨桶与隧道内壁空隙处用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填充并挤压密实,从而形成一种快速挡墙,有效地解决塌渣体在隧道内流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以及应急处理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塌腔内应急处理的
,具体的是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以及应急处理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发展,在不良地质地区修建隧道工程日益增多。施工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塌方、突泥涌水、地表塌陷、洞身失稳等工程灾害,甚至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实际工程中,隧道塌腔事故一旦发生,塌腔的存在会使隧道部分悬空将极大的降低隧道的安全可靠度;塌腔内的堆积物易坍塌下沉,影响隧道的结构稳定;若塌腔内富含水分,塌腔内堆积物流动性较好,将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及安全。现有针对隧道塌腔处理的方法主要是混凝土回填加固及注浆,此方法需要对塌腔进行支护加固,然而对塌腔进行锚喷支护的施工过程中,钻锚杆孔眼的施工会扰动破碎的围岩,容易造成围岩继续塌方,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也需要对塌腔全部用混凝土回填,这种方法会改变隧道本身的围岩应力,同样不符合经济的要求;处理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清除塌渣体,防止塌渣体继续在隧道内流动,从而影响隧道施工及安全。这就是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以及应急处理施工工艺,利用吨桶与吨桶以及吨桶与隧道内壁空隙处用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填充并挤压密实,从而形成一种快速挡墙,有效地解决塌渣体在隧道内流动的问题。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包括在隧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吨桶,所述吨桶与隧道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所述吨桶与吨桶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优选的,所述填充材料包括膜袋,所述膜袋上设置有填充材料注入口,所述膜袋内设置有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优选的,所述吨桶直线设置,所述吨桶的长为1m,宽为1.15m。优选的,所述吨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吨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托盘,为吨桶的搬运、运输提供便利。一种隧道塌腔内应急处理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2)根据隧道的具体尺寸,选取合适数量的吨桶直线摆放,并使吨桶与隧道内壁以及吨桶与吨桶之间均留有间隙;(3)在所述间隙中均放置膜袋,所述膜袋上设有填充材料注入口,用于注入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4)将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从填充材料注入口注入膜袋内并挤压密实,在隧道内形成一个快速挡墙,从而防止塌渣体在隧道内继续流动。优选的,所述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由填充材料A液和填充材料B液在静态混合器内发泡而成。所述填充材料A液和填充材料B液的体积比是1:1,发泡倍率为20-35倍;发泡时最大放热温度小于70℃;生成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的密度为45kg/m3。优选的,所述填充材料A液设置在填充材料A液桶,所述填充材料B液设置在填充材料B液桶,所述填充材料A液桶、填充材料B液桶均通过管道与静态混合器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优选的,所述吨桶的长为1m,宽为1.15m;所述吨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托盘。优选的,所述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在移动抢修车上制备,所述移动抢修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设置有填充材料A液桶和填充材料B液桶,所述填充材料A液桶内设置有填充材料A液,所述填充材料B液桶内设置有填充材料B液,所述填充材料A液桶通过管道I与静态混合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管道I上设置有泵I,所述填充材料B液桶通过管道II与静态混合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管道II上设置有泵II,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口可通过输送管与膜袋的填充材料注入口连接;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膜袋的膜袋仓,所述泵I和泵II连接有同步控制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充填材料选取高膨胀硅酸盐材料,有以下优点:有水无水均稳定反应、反应迅速、可注性好、放热低,阻燃、耐久性比较好、而且材料本身无毒、无害;(2)快速挡墙由吨桶和被充填的膜袋组成,材料来源广泛,且快速挡墙的形成简便、速度快;(3)当隧道塌腔处理好之后,快速挡墙易于拆卸。(4)所述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在抢修车上制备,可以隧道塌腔时任何地方的抢修,方便、快捷、高效。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注入膜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快速挡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抢修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隧道内壁,2-吨桶,3-填充材料,4-膜袋,5-静态混合器,6-填充材料注入口,7-填充材料A液桶,8-填充材料B液桶,9-泵Ⅰ,10-泵Ⅱ,11-车体,12-管道Ⅰ,13-管道Ⅱ,14-管道Ⅲ,15-三通,16-输送管,17-膜袋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包括在隧道内壁1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吨桶2,所述吨桶2与隧道内壁1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3,所述吨桶2与吨桶2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3。所述填充材料3包括膜袋4,所述膜袋4上设置有填充材料注入口6,所述膜袋4内设置有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所述吨桶2直线设置,所述吨桶2的长为1m,宽为1.15m,高为1m。进一步地,所述吨桶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吨桶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托盘,为吨桶2的搬运、运输提供便利。实施例2如图1-2所述,一种隧道塌腔内应急处理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2)根据隧道的具体尺寸,选取合适数量的吨桶2直线摆放,并使吨桶2与隧道内壁1以及吨桶2与吨桶2之间均留有间隙;(3)在所述间隙中均放置膜袋4,所述膜袋4上设有填充材料注入口6,用于注入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4)将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从填充材料注入口6注入膜袋4内并挤压密实,在隧道内形成一个快速挡墙,从而防止塌渣体在隧道内继续流动。所述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由填充材料A液和填充材料B液在静态混合器内发泡而成。所述填充材料A液和填充材料B液的体积比是1:1,发泡倍率为20-35倍;发泡时最大放热温度小于70℃;生成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的密度为45kg/m3。所述填充材料A液和填充材料B液为现有技术中制备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常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其特征是:包括在隧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吨桶,所述吨桶与隧道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所述吨桶与吨桶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16 CN 20201054617391.一种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其特征是:包括在隧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吨桶,所述吨桶与隧道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所述吨桶与吨桶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材料包括膜袋,所述膜袋上设置有填充材料注入口,所述膜袋内设置有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其特征是:所述吨桶直线设置,所述吨桶的长为1m,宽为1.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腔内快速挡墙,其特征是:所述吨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托盘。


5.一种隧道塌腔内应急处理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
(2)根据隧道的具体尺寸,选取合适数量的吨桶直线摆放,并使吨桶与隧道内壁以及吨桶与吨桶之间均留有间隙;
(3)在所述间隙中均放置膜袋,所述膜袋上设有填充材料注入口,用于注入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
(4)将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从填充材料注入口注入膜袋内并挤压密实,在隧道内形成一个快速挡墙,从而防止塌渣体在隧道内继续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塌腔内应急处理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高膨胀硅酸盐填充材料由填充材料A液和填充材料B液在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占杨世锋袁超支斌康永炜熊斌张富明边栋涛王敬宾李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四川大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