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30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包括有地基,所述地基的基面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的内壁开设有台阶槽,所述基坑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缓冲机构,所述台阶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缓冲机构,所述水平缓冲机构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水平缓冲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基面固定连接有房屋建筑,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地面建筑不具有耗能减震结构,当发生地震时,会对建筑产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现有技术中,地面建筑不具有耗能减震结构,当发生地震时,会对建筑产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地面建筑不具有耗能减震结构,当发生地震时,会对建筑产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包括有地基,所述地基的基面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的内壁开设有台阶槽,所述基坑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缓冲机构,所述台阶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缓冲机构,所述水平缓冲机构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水平缓冲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基面固定连接有房屋建筑;所述竖直缓冲机构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基坑底部的基墩,所述基墩的基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有与基墩基面为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以及内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柱位于套筒内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滚动设置有滚球,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柱底部挡接的弹簧;所述水平缓冲机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以及一侧为开口设置,以及三个内壁均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以及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以及安装有与台阶槽底部为滚动连接的滚轮。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从其侧部的开口处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以及位于壳体外部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个第一凹槽的内壁通过销轴与连接板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通过销轴与与连接板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条位于导向槽的内壁,且互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滚球与支撑板的底部为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结构与第一缓冲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缓冲件上的套筒与台阶槽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上的滚球与活动板的侧壁为滚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弹簧对活动柱的底部施加弹力,使得第一缓冲件均有竖直方向上的缓冲作用,第二缓冲件对平方向对活动板施加缓冲力,使得水平缓冲机构具有水平方向的缓冲作用,支撑板可以在第一缓冲件中的滚球上滚动,使得支撑板可以在滚球任意方向移动,由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板和活动板通过销轴为活动连接,当发生地震时,房屋建筑可能会发生上下波动,或者水平移动,在竖直缓冲机构和水平缓冲机构的缓冲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地震对房屋建筑的影响。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俯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基、2-基坑、3-台阶槽、4-竖直缓冲机构、5-水平缓冲机构、6-连接板、7-支撑板、8-房屋建筑、9-基墩、10-第一缓冲件、11-套筒、12-活动柱、13-导向槽、14-导向条、15-弧形槽、16-滚球、17-壳体、18-第二缓冲件、19-活动板、20-滚轮、21-第二凹槽、22-弹簧、23-第一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包括有地基1,所述地基1的基面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的内壁开设有台阶槽3,所述基坑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缓冲机构4,所述台阶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缓冲机构5,所述水平缓冲机构5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远离水平缓冲机构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基面固定连接有房屋建筑8;所述竖直缓冲机构4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基坑2底部的基墩9,所述基墩9的基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件10,所述第一缓冲件10包括有与基墩9基面为固定连接的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12,以及内壁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活动柱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4,所述活动柱12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15,所述弧形槽15的内壁滚动设置有滚球16,所述套筒11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柱12底部挡接的弹簧22;所述水平缓冲机构5包括有壳体17,所述壳体17的底部以及一侧为开口设置,以及三个内壁均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18,以及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9,以及安装有与台阶槽3底部为滚动连接的滚轮20。所述活动板19的一侧从其侧部的开口处延伸至壳体17的外部,以及位于壳体17外部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23,所述个第一凹槽23的内壁通过销轴与连接板6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7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的内壁通过销轴与与连接板6为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条14位于导向槽13的内壁,且互为滑动连接。所述滚球16与支撑板7的底部为滚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18的结构与第一缓冲件1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缓冲件18上的套筒11与台阶槽3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18上的滚球16与活动板19的侧壁为滚动连接。使用时,弹簧22对活动柱12的底部施加弹力,使得第一缓冲件10均有竖直方向上的缓冲作用,第二缓冲件18对平方向对活动板19施加缓冲力,使得水平缓冲机构5具有水平方向的缓冲作用,支撑板7可以在第一缓冲件10中的滚球16上滚动,使得支撑板7可以在滚球16任意方向移动,由于连接板6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板7和活动板19通过销轴为活动连接,当发生地震时,房屋建筑8可能会发生上下波动,或者水平移动,在竖直缓冲机构4和水平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包括有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基面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的内壁开设有台阶槽(3),所述基坑(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缓冲机构(4),所述台阶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缓冲机构(5),所述水平缓冲机构(5)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远离水平缓冲机构(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基面固定连接有房屋建筑(8);/n所述竖直缓冲机构(4)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基坑(2)底部的基墩(9),所述基墩(9)的基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件(10),所述第一缓冲件(10)包括有与基墩(9)基面为固定连接的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12),以及内壁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活动柱(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4),所述活动柱(12)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15),所述弧形槽(15)的内壁滚动设置有滚球(16),所述套筒(11)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柱(12)底部挡接的弹簧(22);/n所述水平缓冲机构(5)包括有壳体(17),所述壳体(17)的底部以及一侧为开口设置,以及三个内壁均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18),以及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9),以及安装有与台阶槽(3)底部为滚动连接的滚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耗能减震结构,包括有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基面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的内壁开设有台阶槽(3),所述基坑(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缓冲机构(4),所述台阶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缓冲机构(5),所述水平缓冲机构(5)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远离水平缓冲机构(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基面固定连接有房屋建筑(8);
所述竖直缓冲机构(4)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基坑(2)底部的基墩(9),所述基墩(9)的基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件(10),所述第一缓冲件(10)包括有与基墩(9)基面为固定连接的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12),以及内壁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活动柱(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4),所述活动柱(12)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15),所述弧形槽(15)的内壁滚动设置有滚球(16),所述套筒(11)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柱(12)底部挡接的弹簧(22);
所述水平缓冲机构(5)包括有壳体(17),所述壳体(17)的底部以及一侧为开口设置,以及三个内壁均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18),以及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静张庆钗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洛强装修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