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17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蒜机,其包括立设在地面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用以盛放蒜瓣的打蒜环,所述打蒜环内开设有蒜泥槽,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伸入蒜泥槽内的打蒜机构,所述打蒜环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自身转动的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自动加工蒜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蒜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蒜机。
技术介绍
目前,蒜头作为食品佐料的历史已很长远,除了用于食品外,在其它领域内已开拓了新的用途,比如保健品,不仅可以有一般的杀菌功效,而且利用蒜头内富含的微量元素硒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蒜头的需要量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日益增加。其货大量涌入居民的菜篮子或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加工打蒜需要将大蒜去皮捣碎成泥状制成蒜泥使用,但是现有的捣蒜器一般为手工操作,使用时,将蒜瓣放入碗状容器中,用捣蒜锤根据需要将蒜瓣捣成不同程度的泥状。如公开号为CN20444529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捣蒜器,它包括捣蒜罐、捣蒜棒和蒜罐顶盖,蒜罐顶盖中间开有与捣蒜棒相配合的捣蒜孔,蒜罐顶盖与捣蒜罐可以严密扣合和分离,捣蒜时能有效防止蒜瓣飞出,平时放置时又能有效防止灰尘和蚊虫进入捣蒜罐内。但是人工捣蒜费时费力,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打蒜机,其优点是:可自动加工蒜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打蒜机,包括立设在地面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用以盛放蒜瓣的打蒜环,所述打蒜环内开设有蒜泥槽,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伸入蒜泥槽内的打蒜机构,所述打蒜环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自身转动的第一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打蒜机时,可以将剥好的蒜瓣放置在打蒜环的蒜泥槽内,随后同时开启蒜泥槽内的打蒜机构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会带动蒜泥槽转动,继而将蒜泥槽内的蒜瓣输送至打蒜机构处,在蒜瓣经过打蒜机构后被自动打成蒜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打蒜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端部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转动轴端部的若干刀片,所述刀片可通过转动轴深入蒜泥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蒜机构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会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的旋转会带动其端部的若干刀片转动,由于若干刀片通过转动轴深入蒜泥槽内,故而刀片的转动回将经过刀片的蒜瓣打成蒜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用以覆盖第二电机的保护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的设置,会减少外界环境对第二电机的影响,延长第二电机的寿命,同时增强打蒜机的安全性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刀片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刀片,而且方便工作人员在刀片损害时更换刀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轴端部的第一夹板、设置在第一夹板中部的连接轴、与第一夹板相互配合的第二夹板,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夹板的中部开设有配合外螺纹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连接组件将刀片安装在转动轴端部时,可先将刀片贴放在第一夹板的侧壁上,随后通过第二夹板中部的内螺纹与连接轴上外螺纹的相互配合,进而将刀片加设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夹板背离第一夹板的侧壁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旋拧第二夹板的螺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块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二夹板旋拧上第一夹板的连接轴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母块的端部设置有封闭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块的设置,将连接轴的端部封闭在第二夹板的螺母块中,进而减少蒜泥进入第二夹板与连接轴的之间使得连接轴的端部生锈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的侧壁皆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在增加了刀片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摩擦力的同时,减少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刀片的硬性接触,进而降低了刀片夹损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打蒜机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的第一电机会带动蒜泥槽转动,继而将蒜泥槽内的蒜瓣输送至打蒜机构处,在蒜瓣经过打蒜机构后被自动打成蒜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2.连接组件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刀片,而且方便工作人员在刀片损害时更换刀片;3.橡胶垫的设置,在增加了刀片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摩擦力的同时,减少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刀片的硬性接触,进而降低了刀片夹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打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第一电机与顶柱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连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工作平台;12、保护壳;13、控制面板;131、控制按钮;3、打蒜环;31、蒜泥槽;32、顶柱;321、橡胶板;33、第一电机;4、打蒜机构;41、第二电机;42、转动轴;43、刀片;431、安装孔;5、顶盖;51、翻边;511、让位孔;512、让位槽;513、密封垫;514、把手;6、连接组件;61、第一夹板;62、连接轴;63、第二夹板;631、螺母块;632、封闭块;64、橡胶垫;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打蒜机,包括立设在地面的机架1,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工作平台11。工作平台11上的一侧设置有用以盛放蒜瓣的打蒜环3,工作平台11的另一侧有以打蒜的打蒜机构4,打蒜环3的上侧壁设置有顶盖5。顶盖5的一侧与工作平台11的侧壁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耳板111铰接,耳板111的底壁与工作台的侧壁垂直固接;顶盖5为一半圆,且顶盖5的周径与打蒜环3的外周径相同,顶盖5的四周边侧朝向打蒜环3的方向延伸有翻边51,翻边51盖设在打蒜环3与打蒜机构4配合部位的上方。如图2和图3所示,打蒜环3内开设有蒜泥槽31,蒜泥槽31的截面为U形设置,打蒜环3的中部固定连接可顶持顶盖5翻边51的顶柱32,顶柱32与工作平台11垂直设置,且在顶柱32的下侧设置有可驱动顶柱32转动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的底壁与机架1固定连接并位于机架1内,顶柱32的底部穿过工作平台11的侧壁并与工作平台11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一电机33的输出轴端部与顶柱32的底壁同轴固接;顶柱32朝向翻边51的侧壁粘接有橡胶板321,橡胶板321的尺寸与顶柱32端部尺寸相同,从而减少因顶柱32的转动而对翻边51造成的磨损。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打蒜机时,可以将剥好的蒜瓣放置在打蒜环3的蒜泥槽31内,随后同时开启蒜泥槽31内的打蒜机构4和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会带动蒜泥槽31转动,继而将蒜泥槽31内的蒜瓣输送至打蒜机构4处,在蒜瓣经过打蒜机构4后被自动打成蒜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如图3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蒜机,包括立设在地面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工作平台(11),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用以盛放蒜瓣的打蒜环(3),所述打蒜环(3)内开设有蒜泥槽(31),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伸入蒜泥槽(31)内的打蒜机构(4),所述打蒜环(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自身转动的第一电机(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蒜机,包括立设在地面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工作平台(11),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用以盛放蒜瓣的打蒜环(3),所述打蒜环(3)内开设有蒜泥槽(31),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伸入蒜泥槽(31)内的打蒜机构(4),所述打蒜环(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自身转动的第一电机(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蒜机构(4)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11)上的第二电机(41)、设置在第一电机(33)端部的转动轴(42)以及设置在转动轴(42)端部的若干刀片(43),所述刀片(43)可通过转动轴(42)深入蒜泥槽(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用以覆盖第二电机(41)的保护壳(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蒜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龙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穆堂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