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895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本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单元;所述排污系统包括自复位水泵单元和污水循环处理单元,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水管,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通。本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不仅能实现水循环功能,还能高效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功能全面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
技术介绍
水资源耗费最多的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用水量较大的项目主要有洗衣服、洗手、清洗蔬菜水果等,因此急需要对家用产生废水进行及时处理。当处理这些污水时,就需要用到家用水循环装置。但是现有的家用水循环装置的对水处理效果有限,需要提高过滤效果,对废水处理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不仅能实现水循环功能,还能高效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功能全面且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单元;所述排污系统包括自复位水泵单元和污水循环处理单元,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水管,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水循环单元、自复位水泵单元以及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相结合,形成水循环及排污处理的家用水处理系统,其中水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自可分开单独对水处理,也可以组合一起进行多次处理,适用性广;(2)通过水循环单元,解决了现有的家用节水水循环装置过滤效果差的问题,该家用节水水循环装置,具备过滤效果好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非常便捷,提高了家用节水水循环装置的实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水循环单元包括底板、过滤箱、水池和蓄水箱,所述底板上设有垫块,所述过滤箱固定设在所述垫块上,所述水池连接在所述过滤箱的顶端,所述水池上设有盖板,所述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水池通过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所述蓄水箱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箱一侧,所述蓄水箱与所述过滤箱的底侧壁连通,所述蓄水箱一侧壁设有输水管,所述蓄水箱通过所述输水管与马桶抽水箱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而生活污水能够经水池进入到过滤箱,通过过滤箱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效果好。进一步,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PP棉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以及超滤膜滤芯,所述过滤箱的底侧壁设有漏水管,所述过滤箱通过所述漏水管与所述蓄水箱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级过滤,能够有效过滤废水中不同粒径大小的杂质。进一步,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有紫外线杀菌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杀菌。进一步,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水池内底部固定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盖设在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过滤网对处理后的水进行第一次过滤,从而过滤掉大的杂质,能够防止排水管堵塞。进一步,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包括泵体、泵出水管、泵进水管、活塞、活动杆、活动架和第一电机,所述泵体的一侧壁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与所述泵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水管,两个所述第一通水管之间设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通水管连通,所述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管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所述泵体的另一侧壁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有所述泵体内部连通的第二通水管,两个所述第二通水管之间设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通水管连通,所述泵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管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所述活塞活动连接在所述泵体的内,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滑动穿入所述泵体内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顶端设有支撑块,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置于所述活动架内,并固定设有半齿轮,所述活动架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半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半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带动所述活动架靠近或远离所述泵体。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动杆能够带动活塞循环移动,使水不停的流动,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活塞移动,机械效率高,同时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进一步,所述泵体与两根所述第一通水管连接处均设有第一通水口,所述第一通水口内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水口置于所述泵体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通水口的挡块,所述挡块滑动所述第一通水管内;所述泵体与两根所述第二通水管连接处均设有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二通水口内设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一端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通水口的顶板,所述顶板滑动设在所述第二通水口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挡块与第一通水口的配合能够便于泵体内的水从泵出水管排出,通过第二通水口与顶板的配合能够便于泵进水管内的水进入到泵体内,通过弹性柱能够使顶板自动复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源源不断的抽取废水。进一步,所述泵体靠近所述活动架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动杆滑动穿过所述密封圈,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与所述密封圈的内环壁紧密接触;所述泵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耐磨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圈提高活动杆与泵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通过耐磨层提高泵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包括箱体、循环水泵、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二电机,所述循环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转动穿入所述箱体内,所述旋转轴置于所述箱体内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过滤网层,所述第一过滤网层位于旋转轴的竖直下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一端与所述箱体顶端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底端的侧壁连通,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过滤网层,所述第二过滤网层盖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进水管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循环水泵带动活性炭吸附板能够吸取废水中的废气或杂质,再经过第一过滤网层和第二过滤网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好,另外通过设置的循环水泵,能够增加处理效果,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该工业污水循环设备的实用性,值得推广。进一步,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上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箱体底端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箱体的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均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控制阀。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随转动不断的处理废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循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水泵单元的正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n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单元;/n所述排污系统包括自复位水泵单元和污水循环处理单元,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水管,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单元;
所述排污系统包括自复位水泵单元和污水循环处理单元,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水管,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单元包括底板(11)、过滤箱(10)、水池(13)和蓄水箱(18),所述底板(11)上设有垫块(12),所述过滤箱(10)固定设在所述垫块(12)上,所述水池(13)连接在所述过滤箱(10)的顶端,所述水池(13)上设有盖板(14),所述水池(1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5),所述水池(13)通过所述排水管(15)与所述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所述蓄水箱(18)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箱(10)一侧,所述蓄水箱(18)与所述过滤箱(10)的底侧壁连通,所述蓄水箱(18)一侧壁设有输水管(111),所述蓄水箱(18)通过所述输水管(111)与马桶抽水箱(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PP棉滤芯(101)、压缩活性炭滤芯(102)以及超滤膜滤芯(103),所述过滤箱(10)的底侧壁设有漏水管(17),所述过滤箱(10)通过所述漏水管(17)与所述蓄水箱(1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8)的底部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4)的顶部设有把手(140),所述把手(140)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水池(13)内底部固定设有第一过滤网(113),所述第一过滤网(113)盖设在所述排水管(15)的进水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水循环与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水泵单元包括泵体(20)、泵出水管(23)、泵进水管(27)、活塞(203)、活动杆(210)、活动架(211)和第一电机(208),所述泵体(20)的一侧壁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与所述泵体(20)内部连通的第一通水管(21),两个所述第一通水管(21)之间设有第一连管(22),所述第一连管(2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通水管(21)连通,所述泵出水管(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管(22)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所述泵体(20)的另一侧壁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有所述泵体(20)内部连通的第二通水管(26),两个所述第二通水管(26)之间设有第二连管(260),所述第二连管(26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通水管(26)连通,所述泵进水管(2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管(260)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所述活塞(203)活动连接在所述泵体(20)的内,所述活动杆(210)的一端滑动穿入所述泵体(20)内与所述活塞(203)连接,所述活动杆(210)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架(211)固定连接,所述泵体(20)的顶端设有支撑块(209),所述第一电机(208)安装在所述支撑块(209)上,所述第一电机(208)的输出端转动设有转轴(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怡逸周小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