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92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对污水的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的外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框架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过滤箱焊接连接,所述过滤箱的上端安装有箱盖,且箱盖与过滤框架焊接连接,所述箱盖上端的中间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过滤箱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箱,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沉淀箱,所述第一沉淀箱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结构,所述第一沉淀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沉淀箱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过流堰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将废水中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的过程。但是,现有的对污水的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对污水的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的外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框架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过滤箱焊接连接,所述过滤箱的上端安装有箱盖,且箱盖与过滤框架焊接连接,所述箱盖上端的中间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过滤箱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箱,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沉淀箱。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箱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结构,所述第一沉淀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沉淀箱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过流堰口。优选的,所述第二沉淀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集污槽,且集污槽设置有四个,所述集污槽的上方安装有蜂窝斜板,所述蜂窝斜板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清液出口。优选的,所述集污槽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排污管。优选的,所述第二沉淀箱的上端设置有絮凝剂添加口。优选的,所述箱盖与过滤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箱盖胶接连接,所述箱盖上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吊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过滤箱、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设置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沉淀过滤装置,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利于维修;2、本技术通过提起吊扣即可将过滤框架以及箱盖抽出,便于使用者对过滤框架内部过滤出的垃圾进行及时处理,操作方便快捷;3、本技术通过曝气管曝气,进行曝气搅动,利用气泡的搅动促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作用,产生自然絮凝,提高第一沉淀箱内部污水的沉淀效率,沉淀后的污物经第一排污管排出,且第一沉淀箱的底部为倾斜结构,进一步提高污水的沉淀效率;4、本技术通过蜂窝斜板对污水进行第二次沉淀,可通过絮凝剂添加口添加絮凝剂,从而提高沉淀效率,污水沿蜂窝斜板上升流动,并分离出泥渣,泥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蜂窝斜板向下滑至集污槽内部,再通过第二排污管集中排出,上层清液通过清液出口排出即可,整体装置多采用物理处理,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蜂窝斜板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过滤箱;2、过滤框架;3、滤网;4、支撑板;5、箱盖;6、污水进口;7、第一沉淀箱;8、第二沉淀箱;9、曝气管;10、第一排污管;11、过流堰口;12、集污槽;13、蜂窝斜板;14、清液出口;15、第二排污管;16、絮凝剂添加口;17、密封圈;18、吊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框架2,过滤框架2的外部设置有滤网3,过滤框架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与过滤箱1焊接连接,过滤箱1的上端安装有箱盖5,且箱盖5与过滤框架2焊接连接,箱盖5上端的中间设置有污水进口6,过滤箱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箱7,第一沉淀箱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沉淀箱8,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进口6进入过滤箱1的内部,经过滤网3进行过滤,内部杂质被截留在过滤框架2的内部,将过滤箱1、第一沉淀箱7和第二沉淀箱8设置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沉淀过滤装置,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利于维修。进一步,第一沉淀箱7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结构,第一沉淀箱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曝气管9,曝气管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污管10,第一沉淀箱7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过流堰口11,在曝气风机的作用下曝气管9工作,对污水进行曝气,进行曝气搅动,利用气泡的搅动促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作用,产生自然絮凝,提高第一沉淀箱7内部污水的沉淀效率。进一步,第二沉淀箱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集污槽12,且集污槽12设置有四个,集污槽12的上方安装有蜂窝斜板13,蜂窝斜板13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清液出口14,污水沿蜂窝斜板13上升流动,并分离出泥渣,泥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蜂窝斜板13向下滑至集污槽12内部。进一步,集污槽12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排污管15,污泥通过第二排污管15集中排出。进一步,第二沉淀箱8的上端设置有絮凝剂添加口16,可通过絮凝剂添加口16添加絮凝剂,从而提高沉淀效率。进一步,箱盖5与过滤箱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7,且密封圈17与箱盖5胶接连接,箱盖5上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吊扣18,密封圈17防止泄漏,通过吊扣18可将箱盖5和过滤框架2一起抽出,便于对内部的残渣进行处理。工作原理:使用时,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进口6进入过滤箱1的内部,经过滤网3进行过滤,内部杂质被截留在过滤框架2的内部,污水经过第一沉淀箱7底部的斜板进行初步沉淀,在曝气风机的作用下曝气管9工作,对污水进行曝气,进行曝气搅动,利用气泡的搅动促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作用,产生自然絮凝,提高第一沉淀箱7内部污水的沉淀效率,沉淀后的污物经第一排污管10排出,上层清液通过过流堰口11进入第二沉淀箱8的内部,可通过絮凝剂添加口16添加絮凝剂,从而提高沉淀效率,污水沿蜂窝斜板13上升流动,并分离出泥渣,泥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蜂窝斜板13向下滑至集污槽12内部,再通过第二排污管15集中排出,上层清液通过清液出口14排出即可,通过吊扣18可将箱盖5和过滤框架2一起抽出,便于对内部的残渣进行处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框架(2),所述过滤框架(2)的外部设置有滤网(3),所述过滤框架(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与过滤箱(1)焊接连接,所述过滤箱(1)的上端安装有箱盖(5),且箱盖(5)与过滤框架(2)焊接连接,所述箱盖(5)上端的中间设置有污水进口(6),所述过滤箱(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箱(7),所述第一沉淀箱(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沉淀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框架(2),所述过滤框架(2)的外部设置有滤网(3),所述过滤框架(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与过滤箱(1)焊接连接,所述过滤箱(1)的上端安装有箱盖(5),且箱盖(5)与过滤框架(2)焊接连接,所述箱盖(5)上端的中间设置有污水进口(6),所述过滤箱(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箱(7),所述第一沉淀箱(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沉淀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箱(7)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结构,所述第一沉淀箱(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污管(10),所述第一沉淀箱(7)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过流堰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绿信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