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91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一种烟气脱白装置,包括有锅炉、除尘器、脱硫塔以及烟囱,除尘器与脱硫塔之间设置有高温烟气段,脱硫塔与烟囱之间设置有脱白处理段。在所述高温烟气段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行降温的烟气冷却器,在所述脱白处理段设置有烟气冷凝器,在所述脱白处理段上、所述烟气冷凝器和所述烟囱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烟气进行升温的升温设备,所述升温设备与所述降温设备之间热交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高温烟气段中烟气的热量被吸收,并可直接用于后端低温烟气的加热,这样可以实现零能量浪费达到烟气脱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脱白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煤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烟气脱白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对于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而言,普遍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湿法脱硫工艺可以使烟温降低到45-55℃,烟囱排出的饱和湿烟气与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接触时,饱和湿烟气的温度会降低,在烟气降温过程中,烟气中所含的水蒸汽过饱和凝结,凝结水滴对光线产生折射、散射,从而使烟羽呈现出白色或者灰色,称其为“湿烟羽”(俗称“大白烟”)。随着环保标准日益严苛,对于燃煤电厂而言,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通过收集烟气中过饱和水蒸汽中水分,达到减少烟气中可溶性盐、硫酸雾、有机物等可凝结颗粒物排放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根据湿烟羽形成及消散的机理,对于湿烟羽的治理可归纳为烟气加热技术以及烟气冷凝技术,无论是上述哪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湿烟羽的消除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另外,对于加热消除湿烟羽的方案,需要额外提供热能,这样会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白装置,该装置即可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又具有使用寿命长、易安装、易清理等优异特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白装置,按工艺顺序,该烟气脱白装置包括有锅炉、除尘器、脱硫塔以及烟囱、烟气管道,所述除尘器与所述脱硫塔之间为高温烟气段,所述脱硫塔与所述烟囱之间为脱白处理段;在所述高温烟气段(6)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行降温的烟气冷却器,在所述脱白处理段设置有烟气冷凝器,在所述脱白处理段上、所述烟气冷凝器和所述烟囱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烟气进行升温的升温设备,所述烟气冷却器包括有烟气冷却器外壳,于所述烟气冷却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所述升温设备包括有升温设备外壳,于所述升温设备外壳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管通过管路连接并形成有用于载热介质循环流通的热传递管路系统;所述烟气冷凝器包括烟气冷凝器外壳,于所述烟气冷凝器外壳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冷凝管为氟塑料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或冷凝管均由多个模块化的换热单元构成,所述多个模块化的换热单元之间可相互拆卸。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白装置中,于所述热传递管路系统上设置有用于对载热介质提供循环流通动力的循环泵。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白装置中,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或冷凝管的外侧面为光滑表面。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白装置中,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或冷凝管为具有挠性的可换热管。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白装置中,所述烟气冷却器为水冷降温设备。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白装置中,于所述烟气冷凝器的后侧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连接有冷凝水箱。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白装置中,所述冷凝水箱与所述脱硫塔的用水系统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高温烟气段中烟气的热量被吸收,并可直接用于后端低温烟气的加热,这样可以实现零能量浪费达到烟气脱白的目的;(2)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冷凝管选用耐酸碱腐蚀的氟塑料材质,相对传统的采用不锈钢材质换热器化学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解决了金属换热器的低温腐蚀;(3)本技术可在260℃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使用寿命>20年;(4)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冷凝管的管壁表面光滑有适宜的挠性,使用时有震动现象,不易积灰,不易结垢,易清理;(5)本技术模块化安装,用于载热介质流通的管路采用细管薄壁管路,可以有效减小锅炉系统构成的体积,并且降低了辅助设备的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烟气脱白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锅炉1、除尘器2、脱硫塔3、烟囱4、烟气管道5、高温烟气段6、脱白处理段7、烟气冷却器8、烟气冷凝器9、升温设备10、冷凝水箱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烟气脱白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白装置,按工艺顺序包括有锅炉1、除尘器2、脱硫塔3、烟囱4以及烟气管道5,除尘器2与脱硫塔3之间设置有高温烟气段6,脱硫塔3与烟囱4之间设置有脱白处理段7。在上述设备中,锅炉1为传统的热电发电用装置,除尘器2为设置在烟道上的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除尘的设备,脱硫塔3为湿式脱硫设备,烟囱4用于排放烟气。煤粉在锅炉1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经过烟气管道5输送至除尘器2中进行除尘,除尘后的烟气保持较高的温度由高温烟气段6输送至脱硫塔3中,烟气经过脱硫塔3的湿式脱硫处理之后,经过脱白处理段7进入到烟囱4中进行排放。为了达到烟气脱白的目的,本技术基于上述设计,又提出了如下结构优化:于高温烟气段6设置有烟气冷却器8,于脱白处理段7、并位于脱硫塔3的出口后设置有用于对流出脱硫塔3的烟气进行冷凝的烟气冷凝器9,于脱白处理段7、并位于烟气冷凝器9以及烟囱4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烟气进行升温的升温设备10,升温设备10与烟气冷却器8之间热交换连接。具体地,烟气冷却器8包括有烟气冷却器外壳,于烟气冷却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升温设备10包括有升温设备外壳,于升温设备外壳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通过管路连接并形成有用于载热介质循环流通的热传递管路系统,通过热传递管路系统能够实现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n按工艺顺序包括有锅炉(1)、除尘器(2)、脱硫塔(3)、烟囱(4)和烟气管道(5),/n所述除尘器与所述脱硫塔之间为高温烟气段(6),所述脱硫塔与所述烟囱之间为脱白处理段(7);/n在所述高温烟气段(6)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行降温的烟气冷却器(8),在所述脱白处理段设置有烟气冷凝器(9),在所述脱白处理段上、所述烟气冷凝器和所述烟囱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烟气进行升温的升温设备(10);所述烟气冷却器包括有烟气冷却器外壳,于所述烟气冷却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n所述升温设备包括有升温设备外壳,于所述升温设备外壳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管通过管路连接并形成有用于载热介质循环流通的热传递管路系统;/n所述烟气冷凝器包括烟气冷凝器外壳,于所述烟气冷凝器外壳内设置有冷凝管;/n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以及所述冷凝管均为氟塑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工艺顺序包括有锅炉(1)、除尘器(2)、脱硫塔(3)、烟囱(4)和烟气管道(5),
所述除尘器与所述脱硫塔之间为高温烟气段(6),所述脱硫塔与所述烟囱之间为脱白处理段(7);
在所述高温烟气段(6)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行降温的烟气冷却器(8),在所述脱白处理段设置有烟气冷凝器(9),在所述脱白处理段上、所述烟气冷凝器和所述烟囱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烟气进行升温的升温设备(10);所述烟气冷却器包括有烟气冷却器外壳,于所述烟气冷却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
所述升温设备包括有升温设备外壳,于所述升温设备外壳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管通过管路连接并形成有用于载热介质循环流通的热传递管路系统;
所述烟气冷凝器包括烟气冷凝器外壳,于所述烟气冷凝器外壳内设置有冷凝管;
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以及所述冷凝管均为氟塑料管。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福春陆涛任育杰王启张新谢添卉杨立新刘双林于志军苏广通胡健张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