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42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汽收集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座机构、冷凝板机构、存储箱机构,设备能够进行冷凝水汽,设备能够提高水汽收集效率,设备能够保证电机的安全,设备能够对水汽进行收集,所述的收集座机构与冷凝板机构相连,收集座机构与存储箱机构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汽收集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流体热交换工作中,传统的热交换装置没有很好的将水汽进行收集处理,这样会导致水汽会造成生锈、老化等现象,所以设计了这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设备能够进行冷凝水汽,设备能够提高水汽收集效率,设备能够保证电机的安全,设备能够对水汽进行收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汽收集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座机构、冷凝板机构、存储箱机构,设备能够进行冷凝水汽,设备能够提高水汽收集效率,设备能够保证电机的安全,设备能够对水汽进行收集。所述的收集座机构与冷凝板机构相连,收集座机构与存储箱机构相连。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所述的收集座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座、出水孔、防泄漏壳、进入口、轴承座、轴承座A、出水口,连接板与固定座相连,固定座上设有出水孔,连接板与防泄漏壳相连,防泄漏壳与固定座相连,防泄漏壳上设有进入口,防泄漏壳上设有轴承座,轴承座A设置在固定座上,出水口设置在防泄漏壳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所述的冷凝板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滑动支撑、带丝杠轴、过滤轮、冷凝板、出管、连接管、风轮壳、S型管、风箱、出风口、铰接臂、铰接座、挡水板、扩容槽、风轮I、连接管、嵌入槽、转轴A、风轮II、联轴器A、电机I、阶梯滑块、螺纹孔、透水孔、阶梯滑槽A、开水孔,伺服电机与联轴器相连,联轴器与带丝杠轴相连,滑动支撑与连接板相连,带丝杠轴与轴承座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带丝杠轴与轴承座A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带丝杠轴与过滤轮相连,过滤轮设置在防泄漏壳内,冷凝板与固定座相铰接,冷凝板与出管相连,出管与连接管相连且相连通,连接管与风轮壳相连,风轮壳与风箱相连,风箱上设有出风口,S型管与连接管相连且相连通,连接管与风箱相连且相连通,冷凝板与铰接臂相铰接,铰接臂与铰接座相铰接,铰接座上设有挡水板,扩容槽设置在冷凝板上,风轮I设置在嵌入槽内,嵌入槽设置在冷凝板上,风轮I与转轴A相连,转轴A与风轮壳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转轴A与风轮II相连,转轴A与电机I通过联轴器A相连,阶梯滑块与铰接座相连,阶梯滑块上设有螺纹孔,阶梯滑块与阶梯滑槽A滑动连接,阶梯滑槽A设置在滑动支撑上,螺纹孔与带丝杠轴螺纹连接,透水孔设置在风轮壳上,透水孔与连接管相连通,开水孔设置在冷凝板上并与出管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所述的存储箱机构包括螺纹塞、二级储存箱、连接管A、夹紧座、储存箱A、手轮、皮带、皮带轮、水箱进入口、螺纹塞I、阶梯槽、限位板、开孔、滑柱、浮力板、单向阀、轴承座III、双向丝杠、阶梯座A、螺纹孔B,螺纹塞与二级储存箱螺纹连接,二级储存箱与连接管A相连,连接管A与储存箱A相连,手轮与皮带摩擦连接,皮带与皮带轮摩擦连接,水箱进入口设置在储存箱A上,螺纹塞I与储存箱A螺纹连接,阶梯槽设置在储存箱A上,限位板与滑柱相连,滑柱与开孔滑动连接,开孔设置在二级储存箱上,滑柱与浮力板相连,浮力板与二级储存箱滑动连接,单向阀设置在连接管A内,轴承座III与储存箱A相连,双向丝杠与轴承座III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双向丝杠分别与手轮、皮带轮相连,双向丝杠与螺纹孔B螺纹连接,螺纹孔B设置在阶梯座A上,阶梯座A与阶梯槽滑动连接,阶梯座A与夹紧座相连。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所述的储存箱A内的水存满时,水的压力达到单向阀的阀值。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设备能够进行冷凝水汽,设备能够提高水汽收集效率,设备能够保证电机的安全,设备能够对水汽进行收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收集座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收集座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收集座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冷凝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冷凝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冷凝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冷凝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冷凝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五。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冷凝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六。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存储箱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存储箱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存储箱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的存储箱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四。图中:收集座机构1;连接板1-1;固定座1-2;出水孔1-3;防泄漏壳1-4;进入口1-5;轴承座1-6;轴承座A1-7;出水口1-8;冷凝板机构2;伺服电机2-1;联轴器2-2;滑动支撑2-3;带丝杠轴2-4;过滤轮2-5;冷凝板2-6;出管2-7;连接管2-8;风轮壳2-9;S型管2-10;风箱2-11;出风口2-12;铰接臂2-13;铰接座2-14;挡水板2-15;扩容槽2-16;风轮I2-17;连接管2-18;嵌入槽2-19;转轴A2-20;风轮II2-21;联轴器A2-22;电机I2-23;阶梯滑块2-24;螺纹孔2-25;透水孔2-26;阶梯滑槽A2-27;开水孔2-28;存储箱机构3;螺纹塞3-1;二级储存箱3-2;连接管A3-3;夹紧座3-4;储存箱A3-5;手轮3-6;皮带3-7;皮带轮3-8;水箱进入口3-9;螺纹塞I3-10;阶梯槽3-11;限位板3-12;开孔3-13;滑柱3-14;浮力板3-15;单向阀3-16;轴承座III3-17;双向丝杠3-18;阶梯座A3-19;螺纹孔B3-20。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汽收集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座机构1、冷凝板机构2、存储箱机构3,设备能够进行冷凝水汽,设备能够提高水汽收集效率,设备能够保证电机的安全,设备能够对水汽进行收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座机构(1)、冷凝板机构(2)、存储箱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座机构(1)与冷凝板机构(2)相连,收集座机构(1)与存储箱机构(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座机构(1)、冷凝板机构(2)、存储箱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座机构(1)与冷凝板机构(2)相连,收集座机构(1)与存储箱机构(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座机构(1)包括连接板(1-1)、固定座(1-2)、出水孔(1-3)、防泄漏壳(1-4)、进入口(1-5)、轴承座(1-6)、轴承座A(1-7)、出水口(1-8),连接板(1-1)与固定座(1-2)相连,固定座(1-2)上设有出水孔(1-3),连接板(1-1)与防泄漏壳(1-4)相连,防泄漏壳(1-4)与固定座(1-2)相连,防泄漏壳(1-4)上设有进入口(1-5),防泄漏壳(1-4)上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A(1-7)设置在固定座(1-2)上,出水口(1-8)设置在防泄漏壳(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水汽收集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板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1)、联轴器(2-2)、滑动支撑(2-3)、带丝杠轴(2-4)、过滤轮(2-5)、冷凝板(2-6)、出管(2-7)、连接管(2-8)、风轮壳(2-9)、S型管(2-10)、风箱(2-11)、出风口(2-12)、铰接臂(2-13)、铰接座(2-14)、挡水板(2-15)、扩容槽(2-16)、风轮I(2-17)、连接管(2-18)、嵌入槽(2-19)、转轴A(2-20)、风轮II(2-21)、联轴器A(2-22)、电机I(2-23)、阶梯滑块(2-24)、螺纹孔(2-25)、透水孔(2-26)、阶梯滑槽A(2-27)、开水孔(2-28),伺服电机(2-1)与联轴器(2-2)相连,联轴器(2-2)与带丝杠轴(2-4)相连,滑动支撑(2-3)与连接板(1-1)相连,带丝杠轴(2-4)与轴承座(1-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带丝杠轴(2-4)与轴承座A(1-7)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带丝杠轴(2-4)与过滤轮(2-5)相连,过滤轮(2-5)设置在防泄漏壳(1-4)内,冷凝板(2-6)与固定座(1-2)相铰接,冷凝板(2-6)与出管(2-7)相连,出管(2-7)与连接管(2-8)相连且相连通,连接管(2-8)与风轮壳(2-9)相连,风轮壳(2-9)与风箱(2-11)相连,风箱(2-11)上设有出风口(2-12),S型管(2-10)与连接管(2-18)相连且相连通,连接管(2-18)与风箱(2-11)相连且相连通,冷凝板(2-6)与铰接臂(2-13)相铰接,铰接臂(2-13)与铰接座(2-14)相铰接,铰接座(2-14)上设有挡水板(2-15),扩容槽(2-16)设置在冷凝板(2-6)上,风轮I(2-17)设置在嵌入槽(2-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梓申仁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棁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