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及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84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及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接收采集指令然后发送至第一采集模块;第一采集模块接收到采集指令后采集第一脑电信号;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后,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一指令然后发送至第一刺激模块,第一刺激模块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向第一脑区释放第一电刺激;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二指令然后发送至第二刺激模块,第二刺激模块接收到第二指令后,向第二脑区释放第二电刺激。本申请副作用极小,治疗效果明显,设置多个刺激模块,可以同时对多个脑区进行治疗,效率比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及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电路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及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大脑是一个由成千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器官,这些神经元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之间通过神经元的膜电位发放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整合,因此,神经环路的异常也可以认为是大脑神经网络电活动的紊乱。为了对电活动紊乱的神经环路进行调控,科学家们研发出了神经调控技术,即利用一种有创或者无创的手段,调控大脑的电活动,从而实现调节大脑状态的目的。目前,可以用于神经环路调控的技术包括自然刺激、药物干预、电、磁、力刺激等,本质上都是改变神经网络的电活动。在这之中,自然刺激最容易使患者接受,极少副作用,但效果甚微;药物干预使用最为广泛,但其影响神经环路的方式是间接的,并伴随副作用较大。电、磁、力刺激作用较为直接,尤其是通过外部非侵入式的施加刺激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无创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ElectricalStimulation,tES)因其无创性、方便性而广泛运用于神经调控领域中,成为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并且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脑磁图等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调控。然而,在实际应用电、磁和力刺激时,目前的治疗系统的疗效不明显,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急需一种治疗效果明显,效率较高的治疗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调控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利用两个刺激模块直接对头皮释放电刺激,副作用极小,但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并且设置多个刺激模块,可以同时对多个脑区进行治疗,效率比较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包括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采集指令,将所述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接收到所述采集指令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第一脑电信号;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向第一脑区释放第一电刺激;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向第二脑区释放第二电刺激。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数字隔离单元,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刺激模块之间;所述数字隔离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数字隔离单元;所述数字隔离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对所述第二指令进行电流干扰隔离处理,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指令后,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后,将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主供电单元;所述主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供电。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辅供电单元和电源隔离单元;所述辅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隔离单元连接在所述主供电单元和所述辅供电单元之间;所述主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辅供电单元提供电能源,所述辅供电单元用于向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提供电能源;所述主供电单元将电能源传输至所述电源隔离单元;所述电源隔离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能源后,对所述电能源进行电流干扰隔离处理,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传输至所述辅供电单元;所述辅供电单元接收到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后,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后,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传输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三刺激模块,所述第三刺激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三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三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三刺激模块,所述第三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三指令后,向第三脑区释放第三电刺激。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采集第二脑电信号;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和第二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向第一脑区释放第一电刺激;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向第二脑区释放第二电刺激;或者,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所述第二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向第一脑区释放第一电刺激;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向第二脑区释放第二电刺激。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刺激和第二电刺激为直流刺激、正弦波刺激、方波刺激或者随机噪声刺激中任意一种;所述第一电刺激和第二电刺激的最大幅度为1.6mA;所述正弦波刺激和方波刺激的频率为0至1000Hz,且调节精度为1Hz。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脑电采集电极和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脑电采集电极和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电连接;所述脑电采集电极用于采集第一脑电信号,用于采集第一脑电信号,将第一脑电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接收到第一脑电信号后,将第一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所述脑电采集电极包括脑电电极、参考电极和地电极。如上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中安装有应用程序APP;所述APP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脑电信号后,将第一脑电信号显示在所述APP上;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包括可穿戴支架和本申请中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神经调节系统;所述神经调节系统设置在所述可穿戴支架上。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其中,所述可穿戴支架包括环形头箍带、连接带和延伸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与所述环形头箍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延伸带与所述环形头箍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电连接的脑电采集电极和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第一刺激模块和所述第二刺激模块均包括电连接的刺激电路和刺激电极;所述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n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n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采集指令,将所述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接收到所述采集指令后,采集第一脑电信号;/n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n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向第一脑区释放第一电刺激;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向第二脑区释放第二电刺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
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采集指令,将所述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接收到所述采集指令后,采集第一脑电信号;
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向第一脑区释放第一电刺激;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所述第二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向第二脑区释放第二电刺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数字隔离单元,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刺激模块之间;所述数字隔离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之间;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数字隔离单元;所述数字隔离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对所述第二指令进行电流干扰隔离处理,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指令后,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后,将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供电单元;所述主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第一刺激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供电单元和电源隔离单元;所述辅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隔离单元连接在所述主供电单元和所述辅供电单元之间;
所述主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辅供电单元提供电能源,所述辅供电单元用于向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刺激模块提供电能源;
所述主供电单元将电能源传输至所述电源隔离单元;所述电源隔离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能源后,对所述电能源进行电流干扰隔离处理,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传输至所述辅供电单元;所述辅供电单元接收到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后,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后,将隔离处理后的所述电能源传输至所述第二刺激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刺激模块,所述第三刺激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被诊断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三指令;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三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三刺激模块,所述第三刺激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三指令后,向第三脑区释放第三电刺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余蔚鹏飞王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