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踏步的油箱及油箱与车架的装配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3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踏步的油箱及油箱与车架的装配总成结构,包括油箱壳体,油箱壳体上固定有踏步平台,踏步平台包括固定于油箱壳体侧部的侧踏步平台和固定于油箱壳体顶部的上踏步平台,油箱壳体内部固定有内支撑板,内支撑板上开设有通油孔。基于油箱本身功能和结构的基础,通过增设踏步功能便于司机或操作人员上下车操作,将踏步与油箱进行了集成化设计,有效利用了车辆布置空间,降低了整车重量及成本。踏步板采用折弯翻边结构,增强了其承载能力,踏步板上设置中空的球形凸起结构或铁花板结构,以起到防滑和排水作用。油箱壳体内部设有内支撑板,内支撑板设置在油箱装配箍带处,可有效防止油箱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踏步的油箱及油箱与车架的装配总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系统布置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带踏步的油箱及油箱与车架的装配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商用车市场,特别是牵引车或特殊作业用车的燃油箱通常用途单一,仅用于燃油储存,与车架的连接及布置形式也相对简单。另外为了便于司机或其他操作人员上下车辆,有时会在车架上设置上下踏步,但油箱与上下踏步的布置相对独立,没有统筹考虑,故不仅占用空间大,总量及成本也随之增大,不利于改善车辆的使用空间和整车收益。在集成化、轻量化设计趋势下,有必要将整车上的车架与油箱,车架与上下踏步统筹考虑,集成化设计,并提供合理的装配结构。专利号为CN209008392U,名称为《一种复合型燃油箱》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油箱与踏步集成的结构,但并未考虑油箱与踏步集成后给油箱结构强度带来的影响,且并未将车架与油箱进行装配集成化设计,不利于整车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踏步功能的油箱以及油箱与车架的集成化装配总成结构。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带踏步的油箱,包括油箱壳体,所述油箱壳体上固定有踏步平台,所述踏步平台包括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侧部的侧踏步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顶部的上踏步平台,所述油箱壳体内部固定有内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上开设有通油孔。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壳体的侧表面设置有侧踏步安装槽,所述侧踏步安装槽内固定有侧踏步安装框架,所述侧踏步安装框架内固定有所述侧踏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侧踏步平台包括侧踏步板,所述侧踏步板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侧踏步焊接翻边,所述侧踏步焊接翻边焊接固定于所述侧踏步安装框架的侧壁内表面上;所述侧踏步板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踏步加强翻边。进一步的,所述侧踏步板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壳体的顶部固定有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所述上踏步平台固定于所述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上踏步平台包括上踏步板,所述上踏步板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踏步加强翻边。进一步的,所述上踏步板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壳体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一块所述内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的周向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板连接翻边,所述内支撑板连接翻边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的内表面上。一种油箱与车架的装配总成结构,包括车架和上述所述的带踏步的油箱,所述车架的侧表面上固定有油箱安装支架,所述带踏步的油箱固定于所述油箱安装支架上,所述车架顶部固定有车架踏步平台,所述车架踏步平台与所述上踏步平台为一体结构,所述车架踏步平台的顶面与所述上踏步平台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安装支架包括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过渡支架和固定于所述过渡支架上、L型的油箱托架,所述油箱壳体设置于所述油箱托架上,所述油箱托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连接有用于绑扎固定所述油箱壳体的油箱箍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油箱本身功能和结构的基础,通过增设踏步功能便于司机或操作人员上下车操作,将踏步与油箱进行了集成化设计,有效利用了车辆布置空间,降低了整车重量及成本。踏步板采用折弯翻边结构,增强了其承载能力,踏步板上设置中空的球形凸起结构或铁花板结构,以起到防滑和排水作用。油箱壳体内部设有内支撑板,内支撑板设置在油箱装配箍带处,可有效防止油箱变形。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车架与油箱总成,通过可选择的上踏步平台结构设计,满足了整车布置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油箱与车架装配的总成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油箱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油箱壳体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侧踏步平台的轴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侧踏步板的轴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支撑板的轴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未安装上踏步板的油箱与车架装配的总成结构轴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油箱安装支架的轴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仅油箱上安装上踏步板的油箱与车架装配的总成结构轴测图;其中,1—油箱壳体,2—内支撑板,3—通油孔,4—侧踏步安装槽,5—侧踏步安装框架,6—侧踏步板,7—侧踏步焊接翻边,8—侧踏步加强翻边,9—防滑凸起,10—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11—上踏步板,12—上踏步加强翻边,13—内支撑板连接翻边,14—车架,15—过渡支架,16—油箱托架,17—油箱箍带,18—加强筋,19—油箱加油口,20—油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9所示的带踏步的油箱,包括油箱壳体1,油箱壳体1上固定有踏步平台,踏步平台包括固定于油箱壳体1侧部的侧踏步平台和固定于油箱壳体1顶部的上踏步平台:油箱壳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侧踏步安装槽4,侧踏步安装槽4内固定有侧踏步安装框架5,侧踏步安装框架5内固定有侧踏步平台,侧踏步平台包括侧踏步板6,侧踏步板6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侧踏步焊接翻边7,侧踏步焊接翻边7焊接固定于侧踏步安装框架5的侧壁内表面上;侧踏步板6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踏步加强翻边8,侧踏步板6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9。油箱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10,上踏步平台固定于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10上,上踏步平台包括上踏步板11,上踏步板11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踏步加强翻边12,上踏步板11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9。油箱壳体1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内支撑板2,内支撑板2的周向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板连接翻边13,内支撑板连接翻边13固定于油箱壳体1的内表面上,内支撑板2上开设有通油孔3并设置有加强筋18。基于上述的油箱结构,如图1和图7—8所示,油箱与车架的装配总成结构,包括车架14,车架14的侧表面上固定有油箱安装支架,油箱安装支架包括沿车架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过渡支架15和固定于过渡支架15上、L型的油箱托架16,油箱壳体1设置于油箱托架16上,油箱托架16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连接有用于绑扎固定油箱壳体1的油箱箍带17(内支撑板2设置在油箱箍带17处,可有效防止油箱壳体1变形)。上踏步平台有两种结构布置形式:一、如图1所示,车架4顶部固定有车架踏步平台,车架踏步平台与上踏步平台为一体结构,车架踏步平台的顶面与上踏步平台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踏步平台形成一大面积的台面,除方便司机或操作人员上下外,还可作为车身其他零部件的安装支撑基础。二、如图9所示,仅在油箱壳体1上布置上踏步平台,不影响车架14本身的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油箱集成有侧踏步平台和上踏步平台,便于司机或其他操作人员上下车辆,油箱总成的集成化设计有效利用了车辆布置空间,降低了整车重量及成本。同时,基于集成化的油箱结构设计,车架14与油箱的装配总成结构既可形成大面积的上踏步平台又可在不影响车架装配空间的基础上使油箱具备上踏步功能,便于整车的结构布置。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踏步的油箱,包括油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壳体(1)上固定有踏步平台,所述踏步平台包括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1)侧部的侧踏步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1)顶部的上踏步平台,所述油箱壳体(1)内部固定有内支撑板(2),所述内支撑板(2)上开设有通油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踏步的油箱,包括油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壳体(1)上固定有踏步平台,所述踏步平台包括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1)侧部的侧踏步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油箱壳体(1)顶部的上踏步平台,所述油箱壳体(1)内部固定有内支撑板(2),所述内支撑板(2)上开设有通油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踏步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壳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侧踏步安装槽(4),所述侧踏步安装槽(4)内固定有侧踏步安装框架(5),所述侧踏步安装框架(5)内固定有所述侧踏步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踏步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踏步平台包括侧踏步板(6),所述侧踏步板(6)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侧踏步焊接翻边(7),所述侧踏步焊接翻边(7)焊接固定于所述侧踏步安装框架(5)的侧壁内表面上;所述侧踏步板(6)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踏步加强翻边(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踏步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踏步板(6)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踏步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10),所述上踏步平台固定于所述上踏步平台安装支架(10)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踏步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踏步平台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忠翼杨小见杨胜张文胜陶述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