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5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包括连接于电机转轴上的主轴、依次套接于主轴上的切刀座和切割刀片,切刀座上还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口、环形腔Ⅰ、倾斜通道和环形腔Ⅱ,切刀座与主轴之间还形成了连通环形腔Ⅱ和料缸的间隙,间隙侧壁上还开设有气体槽。通过对制粒机切割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加强了制粒机切割机构的密封性,避免出现物料进入主轴间隙中造成主轴的卡死和残余物料对料缸中物料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粒机
,具体涉及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
技术介绍
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其结构一般包括基座、料缸、搅拌机构和制粒机构,制粒机构由制粒传动装置和安装在料缸侧壁上、由制粒传动装置带动旋转的制粒刀组成;料缸中的物料在制粒刀高速旋转切割并配合搅拌机构的搅拌桨的作用下形成颗粒,达到混合、制粒一步完成。制粒传动装置与料缸之间一般设有密封结构,但现有制粒机构的密封结构密封性能较差,物料仍然容易进入制粒刀传动装置中,出现磨损和泄露现象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申请号201621015106.X中公开了一种湿法制粒机切割密封结构,包括料缸,料缸侧壁上设有切刀座,切刀座内设有位于靠近料缸一端的安装座和位于远离料缸一端的密封环,安装座内设有切割轴,切割轴一端连接电机,切割轴另一端深入料缸内并连接有切刀组件,切刀组件和密封环之间设有气环,气环、密封环和切割轴之间形成与料缸相通的密封腔,密封环上设有与密封腔相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进气端设有密封气接头,气环和密封环其中一个的密封腔侧壁上设有凸起结构,另一个的密封腔侧壁上设有与凸起结构相匹配的凹槽,凸起结构和凹槽之间留有缝隙。上述湿法制粒机切割密封结构采用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在密封腔中增设了一段弯道,在系统密封气体没有开启的情况下,粉状物料也不易进入到系统中;同时在进气通道中形成的折弯段较多,因此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系统内弯道过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物料的进入,但同时也易造成物料残留于折弯段中,在系统密封气体重启后,残留于折弯段中的物料将随着气流进入缸体内;并且上述湿法制粒机切割密封结构的折弯段会减小气体的流速,而与料缸相通的密封腔中设有的凸起又将进一步减缓吹入料缸内气体的流速,最终导致吹出物料的效果不佳。此外,进气通道相对于圆心的不对称设计在切割轴转动时,容易导致大多数气体由靠近进气口的间隙中吹出,从而密封效果的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制粒机的切割机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包括连接于电机转轴上的主轴以及依次套接于主轴上的切刀座和切割刀片;切刀座上还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口、环形腔Ⅰ、倾斜通道和环形腔Ⅱ,切刀座与主轴之间还形成了连通环形腔Ⅱ和料缸的间隙,间隙侧壁上还开设有气体槽。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轴与电机转轴连接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套接于电机转轴上,主轴两侧再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优选为开槽平端紧定螺钉。主轴整体呈棱柱形结构,切刀座和1个以上的切割刀片依次套接于主轴上并且切割刀片随主轴旋转。切割刀片为中间宽、两头窄的中心对称形状,中央开设有与主轴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粘接、焊接、铆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主轴上;并且,切割刀片刀刃背面厚度大于刀刃厚度,增加切割刀片的强度,提高切割刀片的切割性能,减小切割刀片遇到物料时的冲击和崩刃的可能。在本专利技术中,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环形腔Ⅰ后,再经倾斜通道进入环形腔Ⅱ,于环形腔Ⅱ内形成旋涡状气流,最后从环形腔Ⅱ吹出间隙进入料缸内。旋涡状气流的压强较高且气流分布也更均匀,因此进入环形腔Ⅱ内的气体能够较为均匀的进入切刀座和主轴之间的间隙内,防止物料进入间隙或吹出已进入间隙的物料,从而避免出现制粒物料与残留物料相互污染的现象。而切刀座和/或主轴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气体槽作为气体储存槽起着缓冲的作用,能够保证间隙内始终存储有气体以及吹出间隙的气体量。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制粒机切割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加强了制粒机切割机构的密封性,避免出现物料进入主轴间隙中造成主轴的卡死和残余物料对料缸中物料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主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封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A-A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密封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的A-A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7的B-B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封环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切割刀片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脱落刀片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垫块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垫块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轴、2进气口、3气封座、4环形腔Ⅰ、5倾斜通道、6密封座、7环形腔Ⅱ、8气封环、801气体槽、901切割刀片,902防脱落刀片、10垫块、11电机、12料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包括连接于电机11转轴上的主轴1以及依次套接于主轴1上的切刀座和切割刀片901;切刀座上还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口2、环形腔Ⅰ4、倾斜通道5和环形腔Ⅱ7,切刀座与主轴1之间还形成了连通环形腔Ⅱ7和料缸12的间隙,间隙侧壁上还开设有气体槽801。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轴1与电机11转轴连接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套接于电机11转轴上,主轴1两侧再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优选为开槽平端紧定螺钉。主轴1整体呈棱柱形结构,切刀座和1个以上的切割刀片901依次套接于主轴1上且切割刀片901随主轴1旋转。如图11所示,切割刀片901为中间宽、两头窄的中心对称形状,中央开设有与主轴1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粘接、焊接、铆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主轴1上;并且,切割刀片901刀刃背面厚度大于刀刃厚度,能够增加切割刀片901的强度,提高切割刀片901的切割性能,减小切割刀片901遇到物料时的冲击和崩刃的可能,有效防止制粒刀长时间运转切割刀片901受力脱落变形,延长制粒刀的使用寿命。并且,当切割刀片901数量为2个以上时,切割刀片901均匀分布于主轴1上,能够保证切割刀片901粉碎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气体从进气口2进入环形腔Ⅰ4后,再经倾斜通道5进入环形腔Ⅱ7,于环形腔Ⅱ7内形成旋涡状气流,最后从环形腔Ⅱ7吹出间隙进入料缸12内。旋涡状气流的压强较高且气流分布也更均匀,因此进入环形腔Ⅱ7内的气体能够较为均匀的进入切刀座和主轴1之间的间隙内,防止物料进入间隙或吹出已进入间隙的物料,从而避免出现制粒物料与残留物料相互污染的现象。而切刀座和/或主轴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气体槽9作为气体储存槽起着缓冲的作用,能够保证间隙内始终存储有气体以及吹出间隙的气体量。在本实施例中,环形腔Ⅰ4的体积大于倾斜通道5的体积,环形腔Ⅱ7的体积大于气封环8与主轴1之间的间隙的体积。因此,气体由环形腔Ⅰ4经倾斜通道5进入环形腔Ⅱ7的过程中气体经过压缩获得加速,而由间隙吹入料缸12内的气体又将获得进一步的压缩加速,加大了吹出物料的气体气流强度,从而加强了装置的气密性。进一步地,切刀座包括气封座3、密封座6和气封环8,密封座6分别与气封座3和气封环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电机(11)转轴上的主轴(1)以及依次套接于主轴(1)上的切刀座和切割刀片(901);切刀座上还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口(2)、环形腔Ⅰ(4)、倾斜通道(5)和环形腔Ⅱ(7),切刀座与主轴(1)之间还形成了连通环形腔Ⅱ(7)和料缸(12)的间隙,间隙侧壁上还开设有气体槽(8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电机(11)转轴上的主轴(1)以及依次套接于主轴(1)上的切刀座和切割刀片(901);切刀座上还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口(2)、环形腔Ⅰ(4)、倾斜通道(5)和环形腔Ⅱ(7),切刀座与主轴(1)之间还形成了连通环形腔Ⅱ(7)和料缸(12)的间隙,间隙侧壁上还开设有气体槽(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切刀座包括气封座(3)、密封座(6)和气封环(8),密封座(6)分别与气封座(3)和气封环(8)连接,进气口(2)和环形腔Ⅰ(4)开设于气封座(3)上,环形腔Ⅱ(7)由气封环(8)、密封座(6)和主轴(1)之间形成;间隙形成于气封环(8)与主轴(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轴(1)上还套接有用于分隔切割刀片(901)的垫块(10),间隙形成于气封环(8)和垫块(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的切割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杰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